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境内地势平坦,江河纵横,共有大小江河300余条、湖泊70余处,因域内扎龙湿地栖息着世界珍禽丹顶鹤而得名"鹤城"。近年,齐齐哈尔市委和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治标与治本统筹谋划、岸上与岸下齐抓共管、上游与下游一体推进、河道与湖库共同治理,有力推动全市水环境持续向好、河湖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2.
吉林查干湖对生态景观水域建设进行了科学定位,利用大型水利工程引水和补水维持生态水量,保持陆地-水域生态系统的联通,形成和保留水-岸过渡带,实行水量-水位-水质调控、拦截入湖污染物,控制湖内局部污染源,开辟和开发沿湖第四系潜水上游地质天窗湖泡,采用了多项生态友好型工程材料和技术来保护和恢复水岸生态系统,获得了预期效果,也为水域生态景观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悠悠泗水,发源于山东,由北向南,浩荡逶迤,交汇淮泗,入淮达江。泗阳,因泗水河而得名,水是泗阳之魂,她因水而闻名,因水而兴起,因水而灵、秀、美,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座新兴滨水城市。泗水河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泗阳城内,占地总面积1.2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35平方公里。以南北走向的泗水河为主轴,以五里湖湿地公园、奥林匹克生态公园和城市森林公园为景观环,利用自然资源,通过整治水环境,挖掘水文化,营造水景观,构筑水清、岸绿、古韵、新姿的风貌。景区内的泗水古城、骡马商业街、福华塔、揽胜阁、泗水美食街、湿地公园、奥林匹克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4.
我的蠡湖     
正蠡湖,是三万六千公顷太湖水域伸向无锡的内湖,因范蠡、西施携手泛舟隐居于此而得名。无锡人总喜欢说"倷伲蠡湖",吴侬软语中透出几份自足和自豪,大概是因为有如此美好的传说吧。我也曾一次次沿着蠡湖奔走,从正午走至日落,从日落到子夜,把整个蠡湖都翻遍,都没有翻出一段熟悉的故事……彼时,我仿佛站在一座不属于自己的水岸,听着湖水轻轻的吟唱,迷失在这古典与现代紊乱无章的水域,没有来路,也找不到去路。我只知晓,是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的农村河道水域中,目前许多存在河道岸坡坍塌、河道淤积、水质恶化、岸线被占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建设生态湖南、美丽中国极不相适应。文章主要分析当前农村河道水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生态理念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富营养化现状及其正态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使用尼梅罗指数评价数据,以正态分布法表征鄱阳湖湖区3种典型水域(河道水域、过渡水域、滞留水域)整体富营养化程度及分布特征,对湖泊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营养状态因区域不同而呈现不同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河道水域富营养化状态最严重,过渡水域次之,滞留水域最小。就平均状态而言,鄱阳湖水体整体营养状态丰水期处于贫营养状态,枯水期处于中营养状态,富营养状况呈现各入湖河流高于湖区,湖区小于出湖河段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引水工程对增强瓜渚湖水体流动的影响,以引水工程和瓜渚湖及其周围河网为研究范围,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现状条件下湖泊及其周围河网的流速和水位等水力要素,研究了瓜渚湖水域的水动力特征,发现瓜渚湖水域存在3个低流速区域。利用工程导流、分离流和旋涡控制理论,根据低流速区域的流动特性,设计了3种流线型水流控导工程,计算了在布设3个控导工程条件下瓜渚湖水域的水动力,结果表明:在控导工程的导流作用下水流被引导向了低流速区域,低流速区域流速增大,范围减小,同时,由于控导工程呈流线型,因此绕流后尾部没有明显涡流,减少了水流阻力和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8.
(1)可扩大水域面积,减少河滩沙地裸露面积,抑制市区扬沙现象的发生,改善区域小气候。建坝也将增加水体在市区江段的滞留时间,从而加强了河流的光照作用,延长河水净化时间,从而改善城区江段的水环境。劳动湖是位于齐齐哈尔市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的综合性基础设施,修建橡胶坝抬高水位后可利用原有的进水闸对劳动湖进行  相似文献   

9.
大庆市地表水域主要由北引、中引、南引引嫩干渠、4条排干、安肇新河、双阳河及4个水源地和208个湖泡组成。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对上述地表水域开展水功能区划。二级区定为8类,共划出236个不同功能区。  相似文献   

10.
浅谈经济发展与城市水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华 《水利天地》2008,(11):30-30
生存和发展,使人类择水而居,很多城市或其周边都有江、河、湖等水域。城市的发展对水环境有着严格要求,洪水经常泛滥、河流经常改道的地方,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就不能发展为城市。  相似文献   

11.
长荡湖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湖泊,也是金坛市和溧阳市区域供水、生态调节的重要水域。针对长荡湖目前因大量围垦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调蓄能力下降和水体富营养化等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退田还湖的工程总体方案、移民安置计划、资金筹措等,并分析了退田还湖后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2.
齐齐哈尔市内劳动湖经过十几年的运行淤积严重,致使湖水流动性降低。近几年夏季,由于湖水流动不畅,各种水生植物疯长,严重影响湖内水质,对劳动湖景区水域环境的观赏性造成了极大地影响。现阶段每年均需人工打捞水草、维护费用逐年增加,湖内水质、环境无法适应城市发展和防内涝要求,需要对劳动湖水系进行湖底清淤、加固和完善工程措施,从而改善劳动湖水环境现状。文章主要对劳动湖水系湖底清淤施工方案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3.
太浦河是黄浦江上游重要水源地之一,水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本文调查分析了太浦河水质、浮游生物、水生植物沿程分布特征,并结合岸边土地利用对河段进行了水生态分区,针对性地提出了水生态环境改善措施,为太浦河综合治理提供依据。因受周边湖荡水质影响,太浦河TP、TN超标较为严重;浮游生物特征显示河段处于中等以上污染程度,存在富营养化现象;调查数据及岸边带土地利用均呈现分区特点。河道滨岸带工业和城镇生活点源排放、湖荡支流带入和航运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除流域内陆上环境综合治理外,可考虑清理沿岸排污企业、严格控制周边污染物排放、恢复岸边植被隔离带、保护及重建水生植物群落等综合措施来改善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8-2011年大连长兴岛海域近岸表层沉积物取样结果,分析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并利用GSTA模型分析了该海域的表层泥沙运移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海域的沉积物类型集中于砂、黏土质粉砂和砂质粉砂三种,砂主要分布在长兴岛的北侧和西侧以及葫芦山湾外湾-10m以浅水域,黏土质粉砂主要分布于高脑子角东侧近岸、葫芦山湾外湾-10m以深水域、葫芦山湾内湾以及西中岛西南侧近岸,砂质粉砂主要分布在董家口湾水域。研究海域的沉积物类型和粒度参数特征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均呈现不连续的分布特征,深水区以及较为隐蔽水域的分选程度都属中常或较差,而近岸开敞水域的分选程度则很好。GSTA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研究海域沿岸泥沙向岸横向输移趋势较明显,顺岸纵向输移趋势不明显,冬季波浪作用加潮流作用是研究海域泥沙输运的主要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5.
摘要:长荡湖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湖泊,也是金坛市和溧阳市区域供水、生态调节的重要水域。针对长荡湖目前因大量围垦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调蓄能力下降和水体富营养化等主要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退田还湖的工程总体方案、移民安置计划、资金筹措等,并分析了退田还湖后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水安全的制度创新,需要河湖治理、管理与保护等相关技术的有力支撑。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和科研院所,围绕河长制湖长制的推进,面向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需求,开发了一系列新技术,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期资讯特别刊出一组河长制湖长制技术,介绍河湖管理保护领域的部分先进技术。期待相关企业以更加积极的作为参与到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行动中,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7.
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水安全的制度创新,需要河湖治理、管理与保护等相关技术的有力支撑。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和科研院所,围绕河长制湖长制的推进,面向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执法监管等六大任务需求,开发了ー系列新技术,取得了一些新进展。本期资讯特别刊发河长制湖长制部分技术集萃,介绍了10项相关先进技术。期待相关企业以更加积极的作为参与到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行动中,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湖北水域环境发生了重大变迁,即平原湖区湖泊水面面积和水体容积由于围湖造地而大为减少,而山丘区特别是山区与丘陵区的交界地带由于水库建设使水面面积和水体容积增加。笔者试图通过水域环境的这一变迁,把水库建设与围湖造地这二者有机的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在湖北水利建设的总体格局中,力求客观公正地认识平原湖区的围湖造地和山丘区的水库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企业商机。目前,一些企业抢占先机,已参与到河湖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与水域岸线管理、水生态修复、河长制信息化建设中。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是现代水管理的重要手段,需要更多的企业积极参与进来,为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共同努力。本期资讯刊出"河长制湖长制市场十大技术需求剖析"一文,介绍了一些领域的相关需求。希望本文抛砖引玉,引领相关企业利用本刊资讯平台,介绍河湖治理管理与保护等方面的相关适用新技术,以企业积极行动服务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测算不同水文水质条件下东洞庭湖动态纳污能力,利用2003—2016年MODIS遥感数据和实测水文数据建立水位-面积-湖容关系模型,提取不同水位、入湖流量、入湖水质条件下的纳污能力计算参数,参照《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测算出不同水文水质条件下的东洞庭湖动态纳污能力系数以及COD、氨氮的动态纳污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东洞庭湖纳污能力随着水位、流量、水质而动态变化,COD最小纳污能力为14 200 g/s,大于2016年年均排放强度1 837 g/s,不存在水质超标风险;氨氮最小纳污能力43 g/s,小于2016年年均排放强度275 g/s,水质超标风险大;明确了导致氨氮超标的水文、水质条件,认为氨氮入湖浓度<0.95 mg/L时,湖泊氨氮不超标。主要结论为:①水位-面积-湖容关系模型可为测算湖泊动态纳污能力提供支撑;②建议根据动态水域纳污能力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科学利用水环境容量;③东洞庭湖入湖氨氮浓度应控制在0.95 mg/L以下,以保证水质达标。研究成果对维护和改善洞庭湖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