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正全球气候变化将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产生影响,然而全球变暖条件下的干旱风险并未明确量化。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全球变暖,欧洲干旱灾害损失将显著增加,并造成干旱影响在地区间的不平衡。如果不针对气候变暖采取应对措施(即2100年气温上升4℃且不采取应对措施),欧盟和英国的干旱损失将从每年90亿欧元增加至每年650亿欧元,经济损失增加在2倍以上。欧洲西部和南部的干旱损失增加最为显著,当气温上升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暖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影响。然而,人们并没有对由此给一些与水相关的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展开全面的研究,如对水资源和流域生态的影响。本研究应用分布式水文环境模型来评估全球变暖对日本长良川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的影响。利用1979~2000年和2079~2100年两个时段的大气环流模式输出结果,通过模型模拟,主要揭示了全球变暖对以下4个方面产生的影响:①夏季降水径流量增加;②气温和水温升高;③除夏季外,鱼类生境将得到改善;④农作物和植被分布边界向更高海拔地区迁移。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利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100年地球表面气温上升了0.74℃,全球气候呈现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近50年全球气温线性增暖速率为0.13℃/10a,几乎是近100年的2倍,而  相似文献   

4.
1951年以来黄河流域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统计分析了1951年以来黄河流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黄河流域的气温比较稳定,80年代以后各区间气温均呈上升趋势,90年代升温明显加快,2000年以后的年平均气温比20世纪50年代普遍升高1 ℃以上;②冬季是黄河流域气温升幅最大的季节,2000年以后的冬季平均气温比20世纪60年代普遍升高2 ℃以上;③黄河流域降水没有统一的年代际变化规律,各区间特点不尽相同;④黄河流域各区间汛期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规律与年降水总量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⑤未来两年黄河下游地区可能处在降水较多的时段,兰州-托克托区间降水仍然偏少,兰州以上和黄河中游地区降水大体接近常年.  相似文献   

5.
正气候变化是一个热门话题,因为它与地球环境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科学观测,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一百多年内,地球气温一直朝变暖方向发展,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确定性的事实,目前气候变化与气候变暖基本属于同义词,相互可以替换。说起气候变暖的原因,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很多年了,IPCC报告(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与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近50年海河流域气候、水资源、多模式预估数据等资料,分析了海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对地表水资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海河流域年降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减少21mm,年气温呈明显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3℃。海河流域气候暖干化趋势造成地袁水资源大量减少,平均每10年减少18%。地表水资源量变化与降水量、气温有很好的复相关关系。如果降水量保持不变,气温每升高1℃,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将减少7%;如果气温值保持不变,降水每增多10%,地表水资源量将增加约22%。多模式预估,未来50年海河流域降水量将比1961-1990年增加3%~10%,年气温将升高0.4~2.3℃。参考多模式预估结果,在未来降水量比1961-1990年增加5%的情况下,如果气温比1960-1990年平均值升高0℃(1.0℃,2.0℃),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变化为+20%(+13%,+6%)。未来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会随着降水量的增多而增加,随气温的升高而减少,总体结果未来地表水资源量是增加的。由于对未来降水预估结果不确定性较大,对气温预估结果可信度较高,所以未来海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号增加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CMIP5中6种气候模式对长江源区降水和气温进行提取,利用最近距离法提取与实测气象站最接近点的降水气温数据。通过4种方法对6种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进行集成,对比选出最优集成方法来预测源区未来气候变化。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法集成效果最好,其次是多元回归法,算术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效果相当但效果相对最差。玉树站2020年~2100年降水持续增加,气温虽然也持续升高,但升温速率较历史记录变弱并将在2100年之前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8.
《海河水利》2004,(3):12-12
最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美国专家经研究指出,全球变暖将影响地球大气层,进而影响蒸发和降雨,使地球上处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大多数河流流量减少,危及全球大部分城市水源。报道说,由于人类毫不节制地燃烧石油、煤和天然气,地球上二氧化碳污染日益严重,这不仅引起地面及海水温度升高,还使地球大气层最低层的对流层温度升高。气温升高影响到水汽、云层、太阳辐射及臭氧的水平,从而对蒸发和降雨产生影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人员综合考虑这些变化因素,在计算机模拟实验中发现,在未来3个世纪中,全球降雨量将增加,淡水供应将增长近15%。但…  相似文献   

9.
为诊断地球工程对全球陆地气候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的影响,采用 BNU-ESM 模式的地球工程和非地球工程情景日值气温和降水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种情景下整个研究时段( 2010—2099 年) 、地球工程实施期间( 2020—2069 年) 和地球工程实施结束后( 2070—2099 年) 的全球陆地气候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 ( 1) 两种情景下全球陆地气温变化趋势空间格局的一致性优于降雨量变化趋势空间格局。3 个时段全球陆地气温主要以增加趋势为主,2070—2099 年两种情景下开始出现减少趋势。地球工程在不同时段改变了不同区域和次区域降雨量变化趋势的方向。( 2) 地球工程在 3 个时段对全球陆地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地球工程在 2010—2099 年对气温增减趋势影响最小,多介于-0. 2 ~ 0. 2 ℃ /( 10 a) 之间; 在 2020—2069 年对气温增加趋势的抑制作用最大,多数地区抑制幅度超过了 0. 4 ℃ /( 10 a) ; 在 2070—2099 年对气温增加趋势的促进作用最大,多数地区促进幅度超过了 0. 4℃ /( 10 a) 。地球工程实施前后全球陆地降雨量变化趋势差异增大,尤其是在中低纬度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与次区域特征。( 3) 地球工程未对全球气候的波动性产生根本改变。两种情景下的全球陆地气温和降雨量的波动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4) 地球工程对北半球陆地气温波动的影响大于南半球陆地。地球工程情景下实施结束后的气温波动特征明显小于实施期间。地球工程对全球陆地降雨量波动特征的影响具有异质性。2020—2069 年地球工程对南( 北) 半球陆地的降雨量波动特征的影响以促进( 抑制) 作用为主; 地球工程对 2070—2099 年及地球工程实施前后降雨量波动特征的影响恰好与 2020—2069 年相反。  相似文献   

10.
为诊断地球工程对全球陆地气候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的影响,采用BNU-ESM模式的地球工程和非地球工程情景日值气温和降水数据,对比分析了两种情景下整个研究时段(2010—2099年)、地球工程实施期间(2020—2069年)和地球工程实施结束后(2070—2099年)的全球陆地气候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两种情景下全球陆地气温变化趋势空间格局的一致性优于降雨量变化趋势空间格局。3个时段全球陆地气温主要以增加趋势为主,2070—2099年两种情景下开始出现减少趋势。地球工程在不同时段改变了不同区域和次区域降雨量变化趋势的方向。(2)地球工程在3个时段对全球陆地气温变化趋势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地球工程在2010—2099年对气温增减趋势影响最小,多介于-0.2~0.2℃/(10 a)之间;在2020—2069年对气温增加趋势的抑制作用最大,多数地区抑制幅度超过了0.4℃/(10 a);在2070—2099年对气温增加趋势的促进作用最大,多数地区促进幅度超过了0.4℃/(10 a)。地球工程实施前后全球陆地降雨量变化趋势差异增大,尤其是在中低纬度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与次区域特征。(3)地球工程未对全球气候的波动性产生根本改变。两种情景下的全球陆地气温和降雨量的波动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4)地球工程对北半球陆地气温波动的影响大于南半球陆地。地球工程情景下实施结束后的气温波动特征明显小于实施期间。地球工程对全球陆地降雨量波动特征的影响具有异质性。2020—2069年地球工程对南(北)半球陆地的降雨量波动特征的影响以促进(抑制)作用为主;地球工程对2070—2099年及地球工程实施前后降雨量波动特征的影响恰好与2020—2069年相反。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暖对水面蒸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气候的变暖,全球气温逐年升高,通过长系列代表站分析表明,气温上升不但没有使水面蒸发量增加,反而使其呈减小的趋势,特别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以后,减小趋势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杜懿 《人民珠江》2023,(3):40-50
为提高东江流域未来气候预估结果的可靠性,采用多种方法对CanESM2全球气候模式输出的气温和降水进行了统计降尺度处理。研究发现:SDSM模型和Delta方法分别对东江流域的气温和降水有着较好的降尺度模拟效果。气温上,相较于基准期(1961—2005年),至21世纪末期(2081—2100年),东江流域的日最低气温将升高2.26℃(RCP4.5)和3.65℃(RCP8.5),日平均气温将升高2.70℃(RCP4.5)和4.69℃(RCP8.5),日最高气温将升高2.79℃(RCP4.5)和4.95℃(RCP8.5),其中以夏季和冬季的增幅最为明显;降水上,未来东江流域的年降水量将保持着增加趋势,增速分别为16.4 mm/10a(RCP2.6)、8.7 mm/10a(RCP4.5)和25.4 mm/10a(RCP8.5),且以夏、秋两季增加最为显著。整体来看,未来东江流域在汛期出现极端高温和暴雨洪灾的风险将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近52a黄河源区降水量和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7):16-21
利用黄河源区8个气象台站的降水量和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值法、累计距平法和回归分析法,系统研究了黄河源区1960—2012年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了黄河源区不同区域降水量和气温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黄河源区降水量和气温呈增加趋势,增长率分别为1.92 mm/10 a和0.29℃/10 a,黄河源区降水量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一致,降水增加速率低于青藏高原的,升温幅度高于青藏高原的,为全国异常变暖区之一;2从5 a滑动平均曲线可以看出,黄河源区降水和气温变化趋势不同,降水量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显著偏高,1986年之后迅速减少,直到2004年又开始增加,气温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显著偏低,1986年之后迅速回升,进入显著高温期;3黄河源区降水量在春、夏季和冬季呈升高趋势,秋季呈减小趋势,气温在全年都呈升高趋势,降水量的增加主要发生在春季,而气温的升高主要发生在冬季;4黄河源区降水量空间变化差异显著,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气温从西部向东部、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升高,表现出以西部地区为中心,呈同心圆向四周升高的空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温室效应”与“阳伞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地球气温变化的干预能力虽然极其渺小,但因地球表面温度的平衡是以十分微妙的力学关系来维持的,只要对它施以较少的能量,就有打破热平衡的可能。换而言之,只要使地球外围大气层的成分稍加变化,就可能使地球温度升降2℃。若地球平均温度升高2℃,就可使冰川全部融化;相反,地球平均温度下降2℃,便会导致冰川遍地,重新进入冰河期。人类的活动可使大气中的CO_2、尘埃、水气等增加,改变大气的成分,也能影响大气的透明度和热能辐射,从而导致地球气温发生变化。而地球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相似文献   

15.
艾比湖流域气温变化基本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艾比湖流域近40a来气温资料,分析了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艾比湖流域气温有着明显上升的总趋势,尤其以20世纪90年代最为明显;艾比湖流域的气温升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表现为冬季变暖明显,而春季变暖的趋势较为缓慢。新疆近40a气温同样呈上升趋势,而且变暖主要在冬季,艾比湖流域年气温的演变特点与新疆的基本一致。艾比湖流域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变化普遍存在不对称性。即最低气温明显上升,而最高气温上升不明显或呈下降趋势,并导致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小。此种现象尤以夏、秋、冬3季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黄河源水沙变化及与气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河源4个水文站黄河沿、吉迈、玛曲和唐乃亥的长系列水文资料和10个代表性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分析源区近56年来年径流量、年输沙量、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以及探讨水沙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水文站1955-1990年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均呈增加的趋势,但唐乃亥站1991-2011年的年径流和年输沙量相对于1956-1990年分别减少15.9%和28.5%。除河南和同德之外,其他8个气象站1953-2011年的气温呈现持续明显上升的趋势,上升线性速率为0.31~0.41℃/(10a)。黄河源区气温升高具有一致性趋势,但降水量变化没有一致性规律。降雨量与气温的关系在1953-1990年较弱,1991-2011年这种相关关系逐步增强。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与气温升高的关系是气温降低或升高对应于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增加或减少。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东营市1956—2019年64年的历史实测气温和降水数据资料,利用距平法、滑动平均法、线性回归法、M-K趋势及突变检验等方法对其气温和降水的历史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参考CMIP5全球气候耦合模式模拟地表温度数据,对东营市未来2020—2100年的气温和降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东营市在过去64年内存在气温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8.
热水井     
前几年,天津、北京等城市,在开采地下水源时,打出了几口热水井,从热水井里喷涌出来的水,一年四季都是热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地球内部就象一台大锅炉,越往地球深处,它的温度越高。据测定,除了接近地面的常温层,经常保持和当地年平均气温相近的温度外,大约每深入地下100米,温度就要升高3°—4℃。照此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黑河流域水资源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选取水资源紧缺的黑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统计方法分析了黑河产流区气温、降雨、蒸发、径流变化规律。得出的结论是:黑河流域气温升高同全球变暖趋势相一致,且升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值,从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黑河流域平均气温升高了1cc左右:产流区降水量围绕多年均值波动,有增加趋势;产流区蒸发量自20世纪80年代至目前呈下降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蒸发量下降较多;径流围绕多年均值波动,有增加趋势;随着气温升高,极端气候事件洪水、干旱灾害发生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20.
根据石羊河流域47年的气温、降水量、干旱指数等资料,分析该流域暖湿化变化特征。研究表明:①近47年来,石羊河流域每10年的年际平均增温达到0.32℃,20世纪60—80年代期间,各季节平均气温变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大多处在负距平。90年代末期到21世纪初期,各季节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冬季增温显著,气温距平从-1.04℃上升到1.87℃。②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趋势不显著,降水量每10年增长7.1 mm,与西北地区降水增加趋势一致。③年平均干旱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趋势不明显,其干旱指数每10年下降0.98。④通过Mann-Kendall方法验证,1994年为增温突变年,降水没有达到突变水平,1992和1993年为干旱指数下降突变年。研究发现,石羊河流域气候正趋于暖湿化,这将有利于该区绿洲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