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6,(8):7-12
采用高速剪切分散的方法,以苯乙烯/丙烯酸酯乳液为基体,改性滑石粉为填料,改性玻璃纤维粉为增强体制备了水性阻尼涂料。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研究了宽温域(-10~80℃)、宽频(1 Hz、100 Hz、500 Hz、900 Hz)条件下的阻尼性能,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力学测试后断面微观形貌等。结果表明:加入偶联剂KH570改性的滑石粉,涂料"损耗因子-温度"曲线峰值增至0.7~0.9,阻尼性能相对改性前大幅提升。当改性滑石粉与改性玻璃纤维粉质量比为10∶1时,不锈钢涂层附着力和拉伸剪切强度最大,分别为0.45 MPa和0.55 MPa,观察断面微观形貌,改性玻璃纤维粉作为增强体在一定范围内与连续相基体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
选择适宜的复合乳化体系,合成了性能优良的St/BA/AN水性涂料乳液,并分析了乳化剂的种类、配比与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相同的配方条件下,采用乳液聚合合成了St/BA/AN水性涂料乳液,考察了单体加料方式对乳液性能、乳胶粒子大小及分布、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批量法和全滴加法不能制得性能优良的水性乳液,而半连续法制得的水性乳液性能优良,单体的转化率高达95%,涂膜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EH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以自制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衣康酸单酯磺酸二钠盐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St/BA/EHA三元共聚乳液。系统考察了乳化剂、引发剂、反应温度和单体滴加方式对乳液聚合影响。确定了乳液合成的较佳条件:乳化剂质量分数2.1%~2.7%,引发剂质量分数0.6%,反应温度80~85℃及采用连续性滴加单体的方式。借助于激光粒度分布仪、FT-IR、DSC和GPC对共聚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00~180nm,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7.7℃,共聚物的重均摩尔质量为1.94×105 g·mol-1。衣康酸单酯钠盐乳化剂的乳化性能良好,能够应用于苯丙乳液的制备过程。并与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制备的共聚乳液在施胶性能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衣康酸单酯钠盐为乳化剂制备的乳液纸张抗水性较强,Cobb值可达42.6g·m-2。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乳化剂、助剂DZ-1及丙烯酸对苯丙乳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用量为1.0%.DZ-1用量为4.5%.酸用量为3.0%时合成的苯丙乳液粘度和触变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6.
水玻璃苯丙乳液复合内墙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玻璃苯丙乳液复合乳液复合内墙涂料的制备工艺及产品性能。以水玻璃为主成膜物质,苯丙乳液为次成膜物质,丙二醇丁醚为助成膜剂,地稠剂为浓度10%的高分子的水溶液,有助于颜料的悬浮和防止涂料在涂刷时出现流挂现象。采用无机复合生产工艺,在高速搅拌机中,无需加热与颜料、体质颜料和其它助剂搅拌合成,经研磨,即得产品。该产品白色无光可作为中高档内墙涂料使用,可采用刷涂、辊涂、喷涂施工方法,各项性能指标均符 相似文献
7.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作为主要单体,甲基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必要成分,采用过硫酸盐作引发剂,在乳化剂作用下进行聚合制得苯丙乳液。通过正交实验和综合评分的方法,研究了多元苯丙乳液体系的聚合方式、共聚单体、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苯丙乳液的最佳工艺参数,由其配制的水性防锈涂料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
采用预乳化种子微乳液聚合方法制备环保型水性苯丙微乳液涂料,并对聚合方法、温度、软/硬单体的配比以及乳化剂用量和配比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SDS/OP-10复合乳化剂,采用预乳化种子聚合方法制得固含量为47.2%的微乳液,而乳化剂与其它方法相比降低了近一半;综合微乳液性能考虑,软/硬单体配比mMMA∶mSt∶mBA=35∶20∶26较合适;乳液合成的两个阶段的乳化剂用量:mA-102∶mDNS-86=2.5:1,合成的微乳液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涂膜有较好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9.
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聚醚,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制备水性聚氨酯乳液胶粘剂.研究了DMPA用量的改变及在DMPA用量不变的情况下,R值(即n(NCO)/n(OH)值)的改变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值的改变对胶膜的吸水率、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等均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酯多元醇、2,2-二羟甲基丁酸(DMBA)为主要原料,经自乳化法制备出高固含量的IPDI型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乳化温度、小分子二元醇、扩链剂等不同因素对乳液黏度和胶粒粒径、胶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MBA质量分数为5.5%、乳化温度为2℃时,制备的乳液固含量高达45%,乳液黏度较低,稳定性好;加入乙基丁基丙二醇(BEPD)或扩链剂异佛尔酮二胺(IPDA)有利于调节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而使粒径变小,乳液黏度变低;利用非离子型亲水扩链剂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单甲醚(TMPEG)与DMBA的协同效应有利于乳液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用超声波引发PMMA/BA/AA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三元共聚物乳胶粒。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功能性单体(AA)用量、超声时间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TEM照片表明乳胶粒直径大约在340~450nm左右,呈典型的核壳结构。FTIR及DSC-TGA分析显示产物为三元共聚物,而不是PMMA、PBA和PAA的共混物。 相似文献
12.
水性化技术是消除传统溶剂型涂料中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有效手段,但现有水性涂料的耐腐蚀性与溶剂型产品相差较大。本文以二元醇、异氰酸酯、环氧树脂等为基本原料,合成一种自乳化型耐腐蚀水乳液并制备相应涂料,对乳液进行红外表征,优化乳液固化条件,并对固化后涂料的耐热性及其基本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乳液分子中各原料发生了预设的反应;二元醇分子量对产物耐腐蚀性能有一定影响,当分子量为4 000时,产物耐腐蚀性最优;乳液与固化剂质量比为8:1时达到最优配比;该涂料的耐中性盐雾试验时间可达1 100 h以上;其他各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3.
超声辐照下BA/AM体系的无皂乳液聚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丙烯酸丁酯(BA)与丙烯酰胺(AM)超声无皂乳液共聚合,在不加入引发剂的情况下,合成了BA/AM乳液共聚物。研究了超声波强度,无机盐浓度,环境温度等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以及不同超声波强度下乳液粒径的分布。同时还作了乳液粒子的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在450W超声强度时,所得乳液粒径最小,可达160nm。透射电镜分析表明,乳液粒子具有核壳结构,壳层为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酰胺的共聚物,核层为丙烯酸丁酯的均聚物。 相似文献
14.
印钞废水制备水性内墙涂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印钞擦板废水为原料,加入成膜物质(苯丙乳液和硅溶胶)与颜填料(钛白粉、高岭土、碳酸钙、滑石粉)制备低成本水性内墙涂料;考察了硅溶胶用量、废水用量、颜料用量对涂料性能的影响,制备出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性内墙涂料。与同类产品相比较,硬度更好,且降低了涂料的成本及处理印钞废水所需要的高昂费用,避免了焚烧废油墨渣的二次污染。其基本配方(质量分数)为:苯丙乳液18%,硅溶胶12%,印钞废水30%,钛白粉15%,填料21.6%,SD-505成膜助剂2%,DA-208消泡剂0.3%,5040分散剂0.2%,SD-200水性润湿剂0.1%,防冻剂0.5%,TT-935流平增稠剂0.3%。 相似文献
15.
陈平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1997,10(3):9-11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将Fe2O3超微粒包覆在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St/AA/BA)核-壳型复合共聚物中,形成具有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并利用热失重实验法研究其热分解行为。结果表明,加入Fe2O3后,复合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降低。对各种配比的复合共聚物热重(TG)曲线采用Freeman-Carrol微商法处理,研究其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求得热分解反应级数n=0.5~1,分解反应活化能E=181~252kJ/mol,为研究这种核-壳型复合共聚物稳定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丙烯酸丁酯(BA)进行聚合制备丙烯酸酯乳液,研究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过程中乳化剂浓度c(E)、引发剂浓度c(I)、反应温度T及MMA的摩尔分率f(MMA)对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PSD)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中,当c(E)增大、c(I)减小和f(MMA)增大时,整个聚合过程中同一反应时间的乳胶粒径分布变窄;而反应温度T对PSD的影响是非单向的,当T从70 ℃上升到85℃时,PSD逐渐变窄,而在90℃时,PSD在成核阶段迅速增大,粒子分散度Fmax已超过85℃时的值,且在后期也一直保持较窄的分布.聚合过程的PSD测试表明在种子半连续乳液聚合过程中,乳胶粒子的粒径一直呈增长趋势,而粒径分布则是在成核阶段由窄变宽,待成核结束一段时间后反应稳定进行,乳胶粒子的分布又开始变窄,最终保持一个较低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以明胶为稳定剂分散聚合制备的聚丙烯酰胺“水包水”(W/W型PAM)乳液的絮凝性能,首先,采用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hacrylatoeth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DMC)对钠基蒙脱土(sodium-montmorillonite, Na-MMT)进行插层改性制备有机蒙脱土(organic montmorillonite, OMMT),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测试得到插层改性后蒙脱土的层间距由1.25 nm增加至1.43 nm,说明DMC单体已经成功插层进入蒙脱土片层。然后,将OMMT引入以明胶为稳定剂的W/W型PAM乳液的体系中,以制备W/W型PAM-MMT乳液。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乳液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得到乳液结构是由以蒙脱土颗粒为“交联点”的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网络和W/W型PAM乳液的混合体。研究了OMMT用量、明胶浓度、体系pH值以及阳离子单体DMC添加比例对合成W/W型PAM-MMT乳液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在适宜条件下合成的乳液均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和在水中的再分散性。乳液的表观黏度和絮凝性能都与OMMT和明胶用量呈正相关性;当pH值在明胶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IEP)时,得到的乳液的表观黏度最低,絮凝效果最好;随着DMC单体用量比例增大,乳液表观黏度减小,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效果先增大后减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