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建筑类研究生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创新型建筑类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剖析目前建筑类研究生培养在教学模式、科研实践、师资建设、考核机制、学术交流等方面均存在制约因素。从改革培养模式突出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提供创新实践、完善导师队伍提升创新素质、建立监管机制激励创新思维、营造学术氛围鼓励创新交流五个方面探索"五位一体"的建筑类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
工科研究生是进行科研实践的主力军,其创新能力不仅关系着高校的创新水平,也对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情况不容乐观,现行考试制度、研究生培养模式、科研创新氛围等都对其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培养工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5)
学风建设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对Z大学研究生学风状况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得出该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受到学习维度和师生互动维度等学风维度的制约。建议从强化制度管理抓学风、浓厚学习氛围塑学风、树立先进典型浓学风、丰富校园文化育学风、搭建多样平台促学风等方面,来加强学校学风建设,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1)
在国家相关部委联合提出医教协同、全面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实践能力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中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认为现有的培养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两强化、一完善、两搭建"的培养模式改革对策,即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学术能力培训,完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搭建科研平台,同时还提出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是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使研究生能够解决与临床关系密切的中医科研、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Z1)
现有研究生教育忽视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其开展独立创新性研究的能力不足。积极构建研究生知识创新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导师"导"的育人作用,深度挖掘学生"学"的自主性,强调以"追求学术真理"作为培养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提高的着力点,将有效解决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知识创新能力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是帮助研究生建立完整知识结构、培养研究生独立创新学术能力的基础。基于博士研究生阶段所选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案例,结合土木交通工程专业相关留学人员的问卷调研,从专业课设置、跨专业选课制度、课堂教学、课后学习四个方面,分析旨在培养独立和创新能力的美国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美国工程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设置精简全面、难度适中,为研究生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跨专业选课制度,具有学习领域广泛、课程质量高的特点,为研究生进行交叉领域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课堂教学内容包含大量专业软件工具的使用,并紧扣行业发展前沿,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各种条件。课后学习包含大量多样化的学习任务,旨在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计划的独立完成多样任务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9)
新形势下,培养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兼具的高水平专业型研究生已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专业型研究生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在培养方式上也应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该研究针对现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原因分析,提供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专业型研究生校企合作新型而有效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对上海交通大学515名全日制研究生进行了“研究生对‘世界一流大学’认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研究生认为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有较大差距,尤其表现在学术大师与创新氛围缺乏这两个方面;大部分研究生认为我国现阶段研究生质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存在较大差距,尤其表现在创新能力方面;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研究生能够帮助高校在科研方面进军“世界一流”。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肩负着培养国家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崇高使命。然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传统的单一导师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首先分析了单一导师模式在研究生思政教育、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培养等方面的局限性;其次,以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领域导师团队为例,就如何构建与管理导师团队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最后,从厚植研究生的家国情怀,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开拓研究生的国际视野,营造研究生的和谐氛围等五个方面,探索了导师团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举措,可为同类院校导师团队模式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5):169-172
学科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单位,其学术水平与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标志高校的地位。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依托于学科发展,又能加快学科的内涵建设,且研究生培养质量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环境与严谨的学术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正确认识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内涵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协调发展、互动共融,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因此,本文基于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的研究生培养发展历程与现状,从相离、相切、相交、相融等四种类型,探讨了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内涵建设的相辅相成,从互动共融的角度,揭示了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内涵建设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创新能力的高低与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劣有着密切关系。目前,中国高校的研究生数量急剧增长,而研究生群体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思维缺乏和动手能力弱等问题,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环境。结合农林院校的办学条件和特点,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改革课程设置、重视外语教学、培养实践能力和开展交叉学科创新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土木工程学科健康发展和毕业生良性就业。  相似文献   

12.
学生党支部是学生学风建设的重要力量。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学风状况及成因,阐述了学生党支部工作特点,并进行了创新学风建设实践的思考,从学生党支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和工作方式等角度,论述了学生党支部开展学风建设的路径及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13.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水利水电工程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计算量大,涉及相关学科多,学生掌握该门课程具有一定难度。通过改变考核方式,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增加设计竞赛、编程竞赛和研究汇报等创新性学习环节,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新工科"是中国工程教育应对新技术和新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土木工程作为传统工科专业需要调整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土木工程学科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为例,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和总结了当前研究生能力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生交叉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举措,包括实践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学科交叉能力等,并以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为辅,协同促进研究生能力培养,旨在提高全日制研究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是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作,评价结果可反映国家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能力与培养质量。基于水利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和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为提升新时代水利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理论基础、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四位一体”动态耦联的水利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结合云模型评价方法量化分析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并以内涵发展为导向制定相应的水利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以期为水利类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某航天科研院与陆军勤务学院研究生参与重庆大学学术素养课程的具体实践和调研分析,深入解读研究生基础能力、写作技巧、英语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之处。以提高学生全方位的科研素养和能力为导向,从课程设计与课程内容两方面探讨学术素养课程改革路径,提出应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开展跨单位合作,重视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和时间管理等能力体系的建设,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大局观,做好学术道德的价值引领等,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和高校学术英语写作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服务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7.
基于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暖通学科研究生多元互补教学模式框架下,提出了若干研究生课堂"教""学"组合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该模式旨在全面拓展教育教学的时空范畴,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发挥多元智能的潜力,为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多元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