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深圳150m Y墩连续刚构桥为应用案例,将BIM技术的实际应用作为主要目标,开展了基于BIM技术的施工信息化管理方法研究,分析了BIM技术在Y构桥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给出了150m Y墩刚构桥三维模型的搭建方法和步骤及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温度梯度对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应力和变形的影响,文章以某一跨径为(90+150+90)m的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采用对比分析法,分别研究了只考虑竖向温度梯度与同时考虑竖向及横向的组合温度梯度在施工各关键阶段及运营阶段对刚构桥主梁的应力及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竖向温度梯度作用会使主梁截面应力及纵桥向与竖桥向位移发生显著变化;横向温度梯度作用主要对箱梁截面起受压作用,并且主要对主梁横向位移产生贡献;温度梯度作用在施工阶段对主梁造成的影响不亚于在成桥阶段对主梁的影响并且影响甚至会更大,在设计和施工阶段要合理考虑竖向及横向温度梯度作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实践,在关键施工阶段将主梁应力计算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指导现场施工。通过建立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确定最大悬臂状态、中跨合龙阶段主梁应力。在施工现场布置测点,进行主梁应力监测,与计算值对比分析得出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接近,主梁应力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4.
大跨连续刚构桥是跨越通航河流、山谷的典型桥梁结构形式之一,在公路、市政行业应用广泛,但其存在跨中下挠过大的病害,进而影响桥梁使用性能甚至承载能力。文章针对刚构桥主梁的刚度变化进行参数分析及敏感性分析,探索主梁不同位置的结构刚度同主梁下挠变形的内在联系与影响。研究表明:主梁1/4处梁段刚度变化对主梁下挠影响较大,对大跨刚构桥设计、施工及运营养护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对箱梁的正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较多研究,而对于大跨度单箱双室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主梁的正应力分布规律研究较少。通过三维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研究并得到了大跨度单箱双室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的主梁正应力分布规律与特征,在施工过程中主梁顶板截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应力分布不均匀现象,在预应力钢束锚固位置处有显著的应力集中现象,施工阶段主梁顶板正应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混凝土的湿重和张拉钢束的预应力大小,每一个箱梁梁段中心截面的正应力在浇筑混凝土后会减小,而在张拉预应力钢束后会增大。为同类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温超 《山西建筑》2021,(2):147-148
在大跨度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中进行线形监测和应力监测,使桥梁处于最佳的施工状态.通过分析主梁线形和应力监测数据,对各施工工艺进行调整,监测结果表明主梁线形和应力状态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BIM技术在连续梁-钢桁组合桥施工中的实施技术路线与应用价值,依托郑阜高铁沈界1号大桥项目,从BIM应用流程、模型建立、审核图纸、深化设计、优化施工及进度与物资管理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Revit、Catia与Inventor软件的组合应用,实现了空间曲线构件主梁底板纵向预应力管的Revit族模型精确构建;采用三维剖切法审图,可快速发现钢筋与节点板、预应力管道的碰撞问题;基于钢筋BIM量,实现钢筋大样图的深化设计并用于钢筋加工交底单的绘制;基于主梁节段的BIM工程量及挂篮悬臂浇筑工序时间,实现了主梁施工进度的合理预测,从而辅助进度控制措施的决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九江大桥连续箱梁的特点,从主梁布置、横梁设计、后支点悬挂等方面对原两套CDMSS50/1200移动模架系统进行了改装,并在施工中获得成功应用,指出改装后的CDMSS50/2000宽幅移动模架的设计合理,施工安全、方便,可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9.
早期连续刚构桥设计中由于认识不足导致桥梁运营中主梁产生大量裂缝,严重影响连续刚构桥的使用和结构安全,为了降低这种不利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分别参照《85规范》和《04规范》对连续刚构桥进行结构验算,将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主梁腹板与顶底板开裂原因,并与实际开裂调查进行对比验证,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有效的加固建议,为日后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MSS62.5移动模架分块浇筑大跨径箱梁桥的施工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80 m跨径等高连续箱梁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已有MSS62.5 m移动模架进行分块浇筑80 m跨径等高连续箱梁的创新思路、施工工艺及步骤,并进行了80 m跨径等高连续箱梁施工工法的概念设计及配筋估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工法技术可行,施工经济,现行的MSS62.5 m移动模架施工跨径可推广至80 m跨径的等高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施工,且模架的主梁结构几乎不需多大的改造.  相似文献   

11.
林著惠 《福建建筑》2012,(12):46-48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工程的管理和维护中。本文以324国道乌龙江大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在役的大型T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原则、系统构成及其各模块功能,分析了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和框架,并对桥梁安全与预警系统模块设计思路进行了简要的讨论。乌龙江大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实施,对评定该桥的安全运营状态,提高桥梁的管理水平,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广州轨道交通四号线设计的主要技术标准,对广州轨道交通四号线沙湾大桥采用的部分斜拉桥、钢桁拱、连续刚构和连续梁等桥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连续刚构方案综合优势较明显,为最终实施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王必盛 《城市建筑》2013,(8):224-224,226
连续刚构桥是一种常用的桥梁类型,由于其具有设计思路简单,施工完成后通车平顺等优点,所以已成为我国桥梁工程中最常用的桥梁形式之一。但是,连续性刚构桥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出现了一些病害。这些病害不但影响了桥梁质量,更威胁了行车安全。本文就连续刚构桥常见的病害以及补救方案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慕朝辉 《山西建筑》2009,35(12):342-343
结合淡水河特大桥的工程概况,提出了该桥设计的主要技术标准,从主桥梁部设计、主墩设计、构造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该特大桥主桥的总体设计,论述了该主桥的施工方案,优化了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针对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架设过程中腹板剪切变形所致挠度预测问题,建立了采用思维进化算法(MEC)优化BP神经网络(MEC-BP)的挠度预测框架,研发了基于可视化管控系统的智能化施工控制模块。挠度预测框架主要包括三部分:首先,获取用于建立预测模型的数据集,其中输入样本和输出样本分别由拉丁超立方体采样(LHS)技术和高精度实体有限元模型生成; 然后,基于所获得的数据集,建立了基于MEC-BP神经网络的挠度预测模型,并根据统计准则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 最后,利用训练良好的MEC-BP模型对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架设施工的挠度进行预测。智能化施工控制模块主要包括两部分:首先,根据规范建立分级预警指标体系,分别为红色、黄色及绿色预警; 其次,基于可视化管控系统研发了施工控制模块,并开发了手机端APP,在此基础上,结合MEC-BP预测模型,实现了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架设过程的智能化施工控制。以梁渠沟大桥为背景,将挠度预测值与现场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MEC-BP预测模型的挠度预测值与现场实测值吻合较好,预测误差均满足要求; 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在梁渠沟大桥架设过程中成功预警3次,助力梁渠沟大桥的建设取得圆满成功; 研究成果可为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架设施工的智能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站的建设施工涉及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多维度问题,基于施工组织困难、周围环境复杂的施工现状,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哈尔滨地铁3号线哈平路地铁车站下穿既有地道桥施工项目,采用BIM技术和有限元分析联合深化设计方案,提出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城市地铁车站建设施工联合设计管理方法。工程实践结果表明:BIM技术在三维可视化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等方面均表现出了精准、高效的管理水平。所建立的基于成本和进度的5D集成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工程多维度信息的高效传递,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可以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地进行。为以后类似工程实践提供了新思路,在地铁项目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市萝岗中心区的V形斜腿刚架拱桥为工程实例,介绍了对该桥进行的受力分析,并重点介绍了桩基础弹簧刚度的计算方法及施工要点。特别施工时在两斜腿之间设置一道临时钢管是有效可行的措施,对同类桥梁的设计及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横向分析是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梁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箱梁的横向分析计算,可判断整个桥跨范围内箱梁薄弱断面,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每个断面在荷载作用下横向的安全性。本文通过介绍大跨径连续刚构桥的横向计算及分析结果,从而为设计人员进行箱梁横向配筋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卓著 《城市建筑》2014,(15):341-341
随着我国桥梁的快速发展,连续刚构桥以其良好的结构性能、比较少的伸缩缝、强力的抗震能力、较小的维护工程量等特点成为了最富有竞争力的桥型之一。如何保证连续刚构桥梁的施工质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惠记庄    樊博涵    丁凯    程旭东    刘永健  程高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4):108-116
为提高钢结构桥梁装配质量,降低装配风险,使用SoidWorks和3ds Max软件建立钢结构桥梁施工场景模型,采用C#语言编写装配系统的核心脚本,提出并实现系统UI设计方案,结合Steam VR 2.0插件,以实际工程建设项目作为仿真分析对象,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钢结构桥梁装配过程中的应用。基于Unity3D虚拟引擎平台,设计并开发第一人称视角的沉浸式钢桥虚拟装配系统,采用HTC Vive外接式头戴设备对接系统调试运行,最终实现人机交互操作。结果表明:钢桥吊装施工过程中,汽车起重机吊臂最大工作长度为33.554 m,最大起升高度为12.365 m,主臂最大仰角为62.34°,各钢桥节段关键参数均未超过额定值,保证了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 施工起重机在起吊阶段最大起升高度应高于6.7 m,防止构件与各钢桥节段碰撞干涉; 在此基础上,提高节段2的起升高度可排除桥梁节段间碰撞危险; 用户进行虚拟装配操作,验证了射线检测与UI交互功能的可行性; 现场应用表明所设计的系统稳定可靠,系统可预测施工过程风险并优化施工方案,提升了钢桥施工过程中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