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传统村落多维度失活,通过重新识别村落活态因子,研判失活、衰退主导因素,能够进一步为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以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3个典型传统村落为例,立足本土地域环境,综合考虑村落活态发展因素,构建3层共28项活态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1)3个传统村落均有失活现象,但在失活程度上有所分化。金崖和黄家庄村处于“微失活”,失活程度较轻,保护与发展的适应性、可持续性一般;古城村处于“失活”,失活现象较明显,保护与发展的适应性、可持续性较弱。(2)3个传统村落的村落治理、地域环境失活贡献率占比较高,对传统村落的活态发展影响较大;村落治理、经济发展和地域环境在失活指数上占比较高,对村落失活的影响较显著,可判断出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传统村落的适应性发展受村落治理、地域环境因素影响较大。(3)活态总分上,金崖村(71.63)>黄家庄村(68.58)>古城村(58.88),这与调研结果相吻合。村落失活是多因素综合、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适应性、永续性的保护发展方式是村落振兴和活态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随着拉萨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村落地域文化景观面临巨大的冲击。鉴于加强传统村落地域文化景观保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本文以拉萨市贾热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为切入点,研究藏族传统村落地域文化景观的形成、要素及特点,强调地域文化景观作为传统村落重要的文化载体,孕育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现出普通藏族民居特有的村落风貌及生动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的物质空间与地域文化在快速城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濒临消失。以鲁西地区聊城市阳谷县七一村为例,分析村落历史景观、特色街区及传统建筑在保护与更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历史空间重塑、地域文化传承、传统生活更新的保护发展策略,为传统村落的转型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传统村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具有很高的地域特征和文化艺术价值。随着社会发展、利益驱动及人为的破坏等,其文化价值正慢慢减弱。本文从人居环境学角度出发,以古丈县李家村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三方面挖掘与分析李家村的人居环境,总结和探讨古丈县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地域特色、现存问题及保护措施。得到如下结论:1)自然环境保护是其它文化特征传承的基础,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传统村落生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人工环境保护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最重要的保护内容,对老化、破败等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和改造保护其可持续发展;3)人文环境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精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的保护价值观、数字化录入保护和文化传承人是传统村落人文环境得到良性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京西古道是北京传统历史文化的见证,其沿线传统村落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脉络。该文以京西古道第一村一三家店村为研究对象,探究该村落的存在价值与现状问题,从地域特色参与、居民参与、文化体系参与三个方面提取保护策略,进而提出在京西古道传统村落保护模式与更新的建议,保护和延续京西古道沿线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精髓,协调村民宜居与村落保护的矛盾,涵盖更为丰富的村落功能,为京西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文化开始丧失.民居作为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同地域环境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主要以即墨市雄崖所村孙家街为例,从建筑功能、景观节点、建筑风貌方面简单介绍了对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的保护更新思想,充分考虑传统风貌的协调性,与雄崖所村的历史文化特色相结合作出规划.  相似文献   

7.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首先需着眼于传统村落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探析传统古村落和民居背后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有助于认识传统村落的价值,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潇贺古道是秦汉时期开辟的古时沟通湘、桂乃至中原与岭南之间最重要的通道之一,而其带来的多方文化交融,必然会影响当地聚落的地域文化,并且体现于建筑与聚落空间。该文基于"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以贺州市富川县深坡村为例,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和人文艺术品格三个维度探讨了潇贺古道区域传统村落的地域文化特性及其在村落空间格局与建筑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提高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好地域文化特色,是城镇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为调查对象,从传统村落的现状分析出发,对传统村落的类型、保护与发展,到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对策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总结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路径,得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新策略,为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丽江泸沽湖落水村为背景,对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主流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冲突,并以文化、民族及聚落为切入点,论述了地域文化的保护问题,指出要在保护地域文化不受侵蚀的基础上发扬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华文化,以建立独具一格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村落。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发展的冲击下,传统村落文化缺乏传承、发扬和有效利用,加剧了地域文化特色的丧失。姓氏寻根文化是传统村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如何实现姓氏寻根文化与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之间的互动是值得研究的课题。该文基于姓氏寻根文化的视角,结合南阳市宛城区东谢营村传统村落规划实践,将姓氏寻根文化同物质空间形态结合,从而延续和塑造村落的地域文化特色,旨在促进传统村落从"输血式"保护向"自助造血式"迈进,为实现传统村落的振兴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基于意象理论,以传统文化名村——雄崖所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空间形态分析、要素分析等研究手法解读传统村落,探究传统村落如何通过意象元素为居住和穿行其中的人们构建一个较为准确的村落意象.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为后期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提出相应策略,使得在时间、空间中不断变化前进的传统村落既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求,还能充分保留传统村落意象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康市大藏乡春口村与其他文化区聚落相比具有独特的地域特性,其村落空间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出神圣的场所精神。以地域文化作为切入点,以别具特色的嘉绒藏族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对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空间上的映射进行深入地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在其影响下传统村落场所精神的传承,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在传统村落保护中遇到的问题,以邯郸市传统村落金村为例,提出传统文化中四个维度的保护策略,达到生态文明建设与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保护协同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保护拥有浓厚历史文脉的传统村落时,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物质文化保护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研究探析非物质文化与传统村落之间的关系,结合山西省寿阳县胡家堙村落的规划设计,分析了特定地域非物质文化对村落保护的意义,即将文化脉络保护与村落规划设计相结合,通过空间节点的活化再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呼应的历史氛围和环境,使非物质文化融入传统村落的延续中。  相似文献   

15.
《四川建材》2017,(11):58-59
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和人为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统村落的人居活动空间,本文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为例,分析当地人居活动空间的组分,通过当地人的生活、生产和精神空间及活动追溯当地文化,在尊重和保护村落传统文化的基调下,为传统村落寻求一种更具适应性、发展性的人居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保护好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对于传承地域文化和村落肌理特征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省阳泉市辛庄传统村落为例,分别从村落选址、总体布局、街巷以及公共空间、院落组群四个方面分析了辛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对空间形态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辛庄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提出合理意见。  相似文献   

17.
抚州市金溪县是江西省中国传统村落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境内的传统村落经过历史的积淀,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与文化价值,已成为金溪县打造旅游大县的重要资源依托。文章结合金溪县传统村落的乡野调查,对其境内传统村落的选址、村落布局形态、村落内部空间及现状问题等进行归纳分析。由此探讨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如何有效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地方特色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晋南地区的旅游型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艺术传承以及保护价值,认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应该结合村落的生态理念、人居环境、艺术传承、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有机协调发展。晋南地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要突出地域文化特征,要坚持以人为本,守好地方传统文化的根脉。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承,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规划时,应当立足于地域文化的发展,对其物质空间进行保护和传承。平流古寨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隆林县,拥有珍贵的干栏式建筑群,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具有代表性和极高的保护研究价值。深入了解平流古寨的村落概况、建筑形式,以及在建筑空间层面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对于未来更好地规划和保护平流古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甘肃省5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气候因素、地理信息空间模型和地域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甘肃传统村落的地域空间分布特征。同时根据甘肃省的地域分区,即陇中地区、陇东地区、陇南地区、天水地区、河湟谷地地区及河西走廊地区的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分别选取各地区传统村落具有代表性的民居类型,构建甘肃省传统民居体系,并运用相应图示表达不同民居的特征和形制,为甘肃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民居的创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当下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