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可靠性快速试验是研究车床动力卡盘夹紧可靠性的实用方法,动力卡盘的可靠性主要受夹紧扭矩的影响。采用电液比例溢流阀控制加载泵输出压力来控制施加到动力卡盘上的扭矩,建立了扭矩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对电液比例加载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传递函数能有效地表征加载系统输入电压与输出扭矩的关系,系统动态性能满足快速可靠性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液压系统上实现模拟加载,设计了以比例溢流阀为加载元件的加载实验,实现了系统压力闭环PID控制。将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值和设定压力值比较,用两者差值作为控制信号调整比例溢流阀阀口面积,从而实时校正、调整实际压力使之达到设定值。实验表明:压力加载闭环控制系统抗流量扰动能力强;对于流量阶跃、斜坡干扰信号,该闭环控制系统能够消除压力设定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对于流量正弦干扰信号,该闭环控制系统能使实际压力值在设定值上下小幅波动。  相似文献   

3.
陈曼龙  魏强 《机床与液压》2016,44(10):85-87
滚珠丝杠副额定动、静载荷加载试验是滚珠丝杠副验收时必要测试环节。以工业计算机、交流伺服电动机和用比例溢流阀为调压元件的液压系统构建滚珠丝杠副加载试验台,进行额定静载荷加载试验时,通过比例溢流阀压力的PID控制能够精确稳定加载液压缸输出的加载力;进行额定动载荷跑合加载试验和效率测试时,以比例溢流阀背压作为负载,用交流伺服电动机驱动滚珠丝杠副跑合,跑合速度易于控制。经实际使用验证,试验台工作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4.
石晨迪 《机床与液压》2017,45(10):128-130
乳化液泵站作为煤矿综采面液压支架和液压支柱的动力源,为液压系统提供高压、大流量的工作介质。基于电液比例溢流阀设计了乳化液泵站的压力控制系统。系统采用电液比例溢流阀,并在PLC控制中使用PID控制器执行逻辑操作,控制溢流阀的压力卸载。对控制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建立基于电液比例压力控制的系统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软件对控制结果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一种采用比例减压阀和比例溢流阀控制液压马达恒定扭矩的绞车原理进行详细分析。这种方式适用于小功率的绞车,且系统简单、控制容易,可以和其他液压设备共用液压源,减少系统投资。  相似文献   

6.
水下拖曳升沉补偿负载模拟加载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水下拖曳升沉补偿负载模拟加载系统,通过张力模拟信号发生器对水下拖曳升沉补偿系统的负载理论值进行实时计算,采用电液比例溢流阀控制液压马达驱动加载液压绞车实现对升沉补偿系统的加载.应用Simulink工具建立了液压加载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负载模拟加载系统能够对水下拖曳升沉补偿系统的负载进行准确模拟.  相似文献   

7.
雷晓顺  秦璇  张奕  王杨芬  候帅 《机床与液压》2016,44(15):112-116
利用电液比例压力-流量控制实验台搭建了一套电液比例溢流阀加载系统。根据系统遵循的物理定律与规律,采用机制建模法建立了系统的传递函数参数模型,并对系统进行动态测试。采集试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确定系统数学模型的阶次。利用ARMAX模型与传递函数模型对系统分别进行参数模型辨识,并分析了残差的相关性。最后通过对得出的辨识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系统数学模型是准确可靠的,从而使输入电信号可以对输出扭矩进行准确地控制。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采用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的土压平衡盾构模拟推进电液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土体线性粘弹性模型作为负载建立了比例溢流阀、比例调速阀和液压缸的数学模型,分别导出了比例溢流阀控制推进系统压力和比例调速阀控制推进系统速度的传递函数。采用常规PID控制对压力和速度控制系统的阶跃特性和稳定性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可行性。通过对盾构模拟推进试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该液压系统在模拟盾构推进试验中达到了预期的控制效果,为实际盾构推进液压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采用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的盾构掘进机推进液压系统工作模型,对其中的比例调速阀和比例溢流阀在AMESim环境下进行了模型构建,并完成了阀基本参数的优化设计.采用一种简化的动态土体粘弹性模型模拟盾构实际推进过程中的复杂负载工况.引入一种采用偏差修正参数的非线性PID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模.为充分发挥各软件的优势,通过AMESim与Simulink接口界面,实现了液压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相比,非线性PID对盾构推进液压系统的控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为模拟抽油杆柱受轴向外载荷产生的动力屈曲和横向振动现象,设计一种新型的基于程序控制的液压加载模拟装置。基于液压压力闭环控制方式,利用PLC输入设定值调节比例溢流阀开口度,控制系统的压力,通过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与变送,将液压系统的压力反馈回PLC,从而控制连续变化的系统压力,以满足设计需求。使用MATLAB中的Simulink模块建立液压系统的数学模型,仿真得到比例溢流阀的性能曲线并验证了此液压闭环控制系统模拟装置的稳定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PID反馈控制快速性和稳定性二者之间的矛盾,在分析各种改进型PID控制方法和前馈控制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工业过程控制场合的带前馈改进型数字式PID位置复合控制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比表明:采用该前馈-改进型PID复合控制方法可显著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在PMAC运动控制卡上的应用也说明该控制方法可满足基本的稳、快、准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前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等各种控制器都有其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专家知识、Bang-Bang控制、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控制规则,并以非线性的切削加工过程为对象,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其超调量和调节时间明显优于模糊控制,超调量和加工速度显著优于PID控制,而且此方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PID的自动配料系统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工业系统自动配料过程中配料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模糊结合PID的复合型预测控制算法。算法将模糊控制宽范围快速调节和PID精确调节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当系统的偏差大于某一设定值时采用结合了人的经验的模糊规则控制,当系统偏差小于设定值时采用PID控制。模糊控制器的两个输入分别为系统期望值和偏差,通过不同的期望值预测不同的空中落差。实际应用表明该算法比单纯的PID控制在系统精度和速度上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高速液压机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高速液压机的几种智能控制策略, 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介绍了有关智能控制的硬件与软件设计。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 预测模糊控制是高速液压机较为理想的智能控制策略, 它较有效地解决了液压机高速化所带来的振动、冲击及精度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气动力控制是气体传动与控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工业生产与过程控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自调整模糊控制方法研究基于比例压力阀的气动伺服系统的力同步控制问题,并设计和搭建了气动力控制实验台.针对常规模糊控制规则不可调整的不足,设计了自调整模糊控制器,其控制性能优于常规模糊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液压挖掘机的能耗损失,对所研究机型挖掘机的被控对象电喷发动机、液压泵进行建模,同时,对基于功率匹配的节能控制策略进行优化设计,运用PID算法和模糊控制算法建立控制过程模型,在确定能耗评价指标后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新型控制策略在稳定工作点环节响应速度和鲁棒性更好,整体油耗降低2.1%,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注塑机温控的高性能和群控扩展性要求,利用工控机和巨腾公司远端数据采集/控制模块,实现了简单的网络温控系统;并且采用Smith预估器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的温度控制策略,解决了传统Smith控制系统过分依赖被控对象的精确模型的问题,且该方法实现简单、可靠性好。  相似文献   

18.
综合了模糊控制及神经控制各自的优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协调控制的伺服系统,同常规变结构控制相比,它把前者的点切换改为相对平滑的智能切换,大大提高了伺服控制的动、静态性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文凡  李学燎  王建  廖辉 《机床与液压》2012,40(9):63-65,76
机床液压夹具受外界干扰严重,常用的PID控制不能得到精确的夹紧力,为此,提出基于自适应控制方法,根据夹具的工件原理,利用AMESim对液压夹具控制系统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液压夹具在自适应控制器作用下抗干扰能力强,可保持良好的压力跟踪能力。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液压伺服系统自适应模型跟踪模糊变结构控制的设计方法,控制量由等效控制分量和切换控制分量所组成。依据理想的滑模特性确定等效分量,当被控系统存在参数和外干扰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法所求出的切换分量能使其状态到达滑模面并实现滑模运动,使系统的跟踪误差大范围渐近收敛。采用模糊控制方法使系统在滑模状态下的颤振得到缓减。仿真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