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以PPP模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成为现阶段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热点,但在我国关于地下空间权属的相关顶层设计尚不完善,综合管廊项目收费机制缺失带来的不确定性成为了推进PPP模式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应用的重大障碍。本文将合同柔性的概念引入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实施过程,介绍了合同柔性在建设工程领域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综合管廊PPP项目采购阶段实现合同柔性的合作环境、运作方式、合同框架等基础条件,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合同柔性重点政府补贴机制提出了激励性、保障性和动态可调性的设计原则,建议现阶段通过设计建设与运营相分离的政府补贴机制来提高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随市场变化的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
董爱  张宏 《建筑经济》2023,(2):21-28
将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政府补贴分为固定补贴与可变补贴两部分,设置绩效评价激励系数并利用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确定可变补贴占比系数,实现绩效评价结果与政府补贴额相挂钩,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政府补贴模式。希望以此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补贴的激励作用,达到政府方、社会资本方双方满意的效果,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琳  李莹 《工程管理学报》2020,34(5):91-096
为解决综合管廊 PPP 项目不同决策主体之间的定价决策层级问题,运用定性分析方法从政府部门、社会资本、管线单位的角度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PPP 项目定价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 13 个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PPP 项目定价决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 Grey-DEMATEL 模型定量研究各参与主体对项目定价决策的影响程度;并以此为基础设计综合管廊 PPP 项目定价模型。通过武汉中心城的综合管廊 PPP 项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提出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PPP 项目定价与政府补偿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当下我国地下空间权属的有关顶层设计健全性缺乏,综合管廊项目相关机制缺失等现实问题衍生出的不确定性,以致PPP模式在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推行中遇到诸多障碍,提出将合同柔性概念导入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建议。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其次简要解析合同柔性在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中的应用优势、核心要素并明确其作用优势,在分析目前我国地下综合管廊融资现状基础上,最后探讨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政府补贴体制的柔性化完善措施,希望有助于提升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在多变市场环境中的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PPP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建设运营效率,我国大力推动综合管廊建设,并鼓励采用PPP模式。对于PPP项目,风险合理分担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法,识别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因素,利用合作博弈思想对风险因素进行初步分担,将风险因素分为"政府公共部门承担"、"社会投资者承担"和"双方共担"三类。运用Shapley值法,构建风险分担模型,考虑公私双方风险分担能力,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模型的解进行修正,确定合理的共担风险分担比例。以某综合管廊PPP项目为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为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BIM在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项目管理效益.论文简要分析了 BIM在城市综合管廊PPP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内容,结合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管理问题,经由构建信息化智慧管理平台、设置独立的项目管理机构、建立政府补贴测算收费模型、编制细化地下空间管理方案,促进PPP项目的优质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需求与日俱增,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与养老机构开发运营相结合,有利于优化养老资源配置,推进普惠养老,具有其可行性和合理性。提出三方共赢的养老机构 PPP 项目政府补贴激励机制,基于讨价还价博弈理论对政府和私人投资者进行收益分配,构建补贴比例计算模型。考虑可变补贴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项目潜在价值,引入实物期权理论,构建项目期权价值计算模型,科学测算项目的潜在价值,根据计算结果对项目的特许期进行更为合理的决策。并通过实例验证所构建的补贴机制和特许期计算模型的适用性,为养老机构 PPP 项目的运营机制设计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方法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综合管廊项目的实施多采用PPP模式,但综合管廊的建设运营成本较高,而管廊建设费用分摊与运营收费的依据不够完善,阻碍了综合管廊项目的推广与发展。就综合管廊PPP项目收费定价问题,分析了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和收益构成,梳理了国内各地方综合管廊项目收费定价标准,构建了综合管廊可用性服务费、运营维护服务费的财务模型以及入廊费、日常维护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的参考模型,并建立相应的调价机制,为综合管廊PPP项目的投资决策和可持续运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大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投入运营在即,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期价格调整机制。从分析影响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收费定价的主要因素出发,根据价格动态调整的相关原则,引入社会福利函数建立收费定价动态调整模型,并运用实例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项目收费定价的动态调整依据是政府方的偏好,政府更注重管线单位的受益才能提高社会福利的总额。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线的敷设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埋方式的缺点在不断地显现出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优点逐渐被人们熟知。投资大是我国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的最大难点之一,而PPP模式是近年来政府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融资模式。利用"物有所值"原则来评估PPP模式应用于综合管廊的可行性,通过文献综述简单研究了VFM评价理论,对VFM评价计算方法进行分析选择。结合综合管廊项目建立VFM评价模型,针对综合管廊项目的 PSC值和PPP模式下综合管廊项目的 LCC值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北京中关村综合管廊项目的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VFM评价PPP模式下综合管廊项目的可行性。在最后提出了本文评价模型和结论的不足之处,给出了综合管廊在PPP模式下应用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管线的铺设问题成为当今关注的热点,政府开始大力推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在综合管廊项目的建设中,投资难成为其发展的阻力。因此,各地政府积极通过 PPP 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综合管廊的建设。以安徽电网公司在合肥的某综合管廊项目为背景,介绍了 PPP 模式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融资的因素,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分析不同模式下电网公司在综合管廊中铺设 110kV 电缆的情况。根据分析结果,针对电力管线通过 PPP 模式纳入地下综合管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邵宇  刘菁 《工程管理学报》2020,34(2):117-122
制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 项目发展的关键是合理的风险分担问题。项目参与各方之间存在权力不平等、利益诉求差异等因素,使得地下综合管廊PPP 项目中庞杂的风险无法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合理分担。依托长春市城区地下综合管廊PPP 项目,针对私营部门各参与方之间的风险分担,引入风险承担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合作机制及风险属性等影响因素,运用熵权-ANP 模型计算风险分担指标主客观组合权重,优化Shapley 值,进而得到风险分担的最优比例。改进后的风险分担机制克服了以往综合管廊PPP 项目风险分担考虑因素不全面、分担方法不科学、承担主体不明确的研究瓶颈,可为地下综合管廊PPP 项目风险分担提供合理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信用增级是 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而信用违约互换作为一种外部信用增级方式,可有效将项目风险向第三方机构转移。梳理分析了 PPP 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一般信用增级方式,将信用违约互换与政府担保、保险公司担保方式进行了对比,阐述了 PPP 项目运用信用违约互换进行信用增级的结构原理。基于 B-S 模型,对 PPP 项目结合信用违约互换进行信用增级带来的价值增值进行了计算,并对 PPP 模式的风险转移、融资落地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聚焦运营阶段,为探究地下综合管廊 PPP 项目的影响因素并剖析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层级关系, 对 23 篇文献资料和 7 个国内不同省市案例进行研究,初步识别出 22 类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实现影响因素的筛选,确定 19 类影响因素。 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 8 个层级, 挖掘各因素的相关关系, 并根据模型结论给出相应建议。研究表明: 19 类影响因素之间作用层级较多,作用路径复杂。需结合项目实际背景,从根本影响因素出发,根据层级依次向上控制重要影响因素和直接影响因素,以实现地下综合管廊 PPP 项目的成功运营。  相似文献   

15.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 PPP 模式,是带动城市经济与社会双重效益的新特征。公私部门合作需要利用激励约束 机制来调动参与项目建设投资的积极性,以获得经济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共赢。通过对实践案例研究发现,有效建立激励机 制,取决于政府在项目建设中为私有部门提供的报酬及其为自身积极努力的程度。激励机制效用是政府独特约束控制权确定 的关键。为了论证研究方法在项目实施中的效用,构建了激励约束机制方法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 PPP 模式的项目运 营决策标准存在差异性,激励约束机制在 PPP 项目运营中作用和风险分担能力最强,收益约束监管难度最高。因此,建立 激励约束机制便于规避 PPP 模式在城市建设运营中的风险且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6.
根据目前城市轨道PPP项目实际运营情况,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将政府对PPP项目的补贴进行量化,从而使政府对PPP项目的补贴有理可依。然后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北京地铁4号线的项目收益进行分析,通过该模型测算出补贴调整结果,并以项目收益NPV大于预期合理收益NPV_θ的累积概率作为衡量补贴调整决策是否合理的标准,证明该模型用于合理分担风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政企合作(PPP)项目涉及众多利益相关方,呈现出以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为双中心的社会网络特征。错综复杂的项目网络结构极易引起 PPP 项目的治理风险,而治理风险已成为 PPP 项目高失败率的关键因素。当项目利益相关方的网络关系结构不合理时,难以具备实现角色责任应有的权力和能力,造成利益相关方行为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较大的治理风险。从双中心网络视角出发构建 PPP 项目双中心网络模型,基于社会网络方法(SNA)设计符合 PPP 项目双中心特征的治理风险评价指标,并通过选取典型的 PPP 项目案例验证模型和指标的有效性,为 PPP 项目治理风险评价提供决策依据和策略建议,以有效提升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的风险防控能力及 PPP 项目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交易结构是影响政府和社会资本方进行友好协商、顺利签约以及确保PPP项目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特点、交易结构对其重要影响及合法合规性、可操作性、效益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国家政策导向,设计出符合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应用的PPP项目交易结构,并从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建立动态的调价机制、构建灵活的风险分担及价格补偿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和畅通的信息交流沟通平台等方面对构建和完善PPP项目交易结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领域推广应用PPP模式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综合管廊 PPP 项目中各主体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效率低下问题, 考虑风险偏好因素, 构建政府、社会资本及管线单位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借助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各主体在不同情形下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 风险偏好可以改变系统的收敛速率与方向, 各方对激励与惩罚的敏感性有所不同, 适当的补贴和罚款能够有效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 政府应建立合理的协调机制来规范各主体行为,促使多方达成合作意愿,实现“多赢” 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