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轨道车辆转向架综合参数检测台定位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和实时跟踪的性能要求,建立具有弹性负载的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对具有弹性负载的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中存在的非线性因数进行归一化处理,使其既能体现该电液伺服系统的特性,又方便数学建模。在此电液伺服系统中,以阀控缸对称式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精确定位和实时跟踪控制。利用Simulink对模型进行动态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高精度地实现电液伺服的控制,满足轨道车辆综合参数检测台实时控制的要求。并详细讨论了影响电液伺服系统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经源  易孟林  王云  段浩  周炜 《机床与液压》2005,(10):115-116,150
建立了弹性发射装置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响应速度快,动态品质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MATLAB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仿真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MATLAB为开发工具,将其应用于运动平台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仿真分析中,对如何提高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动态品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给出了仿真分析结果,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仿真分析提供了更加通用、准确和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神经PID控制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三阶系统和实际被控对象的辨识模型NNI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神经PID控制策略。利用神经PID控制器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实现PID控制参数的自整定,利用BP网络的离线辨识,简化了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婪堡,并在此基础上对论文提出的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研究。实践证明,神经PID控制策略能较好地解决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存在的问题,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型号精密校直机电液伺服系统,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PID参数智能整定控制算法,通过构造多项式监测函数,实现PID控制器参数的在线自寻优。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精密校直机位置伺服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校机液压伺服系统是精校机的执行环节,是保证工件加工精度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精校机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精校机液压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利用Simulink软件对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为精校机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运用拉格朗日动力学普遍方程,分别以电气系统电荷量、伺服电机输出转角以及滚珠丝杠扭转角为广义运动坐标,从系统能量的角度,依次建立起伺服控制系统、机械传动系统以及机电偶合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伺服控制系统、机械传动系统以及彼此间相互耦合的动态特性,以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为手段,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控制调节方案以及不同的设计参数对伺服系统动特性所造成的影响,找到了影响机电偶合系统动态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和调整方向.对于伺服系统的设计、控制参数合理设置以及保证伺服系统的动力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9.
董文勇 《机床与液压》2024,52(9):180-185
针对一种应用于航天领域的能源冗余电液伺服系统,建立了从溢流阀、限流阀、能源选择阀等关键阀门元件到伺服系统的AMESim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设计结果相符。建立双机互联冗余伺服系统仿真模型,对一路溢流阀失效无法建压的典型故障模式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该情况下能源选择阀发生了切换,引入另一路能源为伺服机构供油,保证整个系统正常工作,验证了伺服系统能源冗余切换功能原理的正确性。建立的仿真模型具有实际参考价值,也能用于其他故障失效模式下的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液位置伺服系统低速平稳速度和平滑速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旭永  付永领 《机床与液压》1992,(5):217-223,232
本文推导了电液马达位置伺服系统在低速条件下,马达轴输出转角速度和转角位移的计算解析式,它们反映出了影响系统低速平稳速度和平滑速度的有关因素,为采取适当措施以改善低速运动性能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龚厚仙  余忠华  程林 《机床与液压》2020,48(22):150-154
为了提高电液伺服驱动系统控制精度,设计了奇异摄动控制方法,并对液压驱动系统输出结果进行仿真验证。建立电液伺服驱动系统,给出电液伺服阀原理图,并介绍电液伺服阀工作原理。创建电液伺服阀节流孔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推导出液压驱动方程式,通过最小二乘法对运动参数进行估计。利用反馈线性化技术和奇异摄动理论解决了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采用MATLAB软件对电液伺服驱动系统液压马达角位移、角速度和负载压力跟踪结果进行仿真,与传统PID控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传统PID控制系统,电液伺服驱动系统液压马达角位移、角速度和负载压力跟踪误差较大;采用奇异摄动控制系统,电液伺服驱动系统液压马达角位移、角速度和负载压力跟踪误差较小,控制系统反应速度较快,可以提高电液伺服驱动系统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2.
张亮  李芝炳  李超 《机床与液压》2021,49(10):156-159
控制电液伺服系统对期望位置进行准确的追踪,有利于提高工作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对此,提出了采用模糊迭代控制策略的电液伺服系统位置控制方法.通过分析电液伺服系统位置控制模型,得出液压伺服阀的动力学方程,计算液压缸中不同腔室内的压差值,求得活塞的动力学模型,获取液压缸对负载施加压力的动力学模型.利用T-S模型,采用If-The...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玻璃搬运工况特点,需要机械手快速、稳定、精确地靠近玻璃,并且机械手能够稳定地将玻璃夹起并放进集装箱内。采用电液伺服技术设计了玻璃搬运机械手的控制系统,绘制出液压系统原理图,给出主要元件的选型计算,分析其静态、动态特性,确定动力元件的传递函数,并通过MATLAB软件画出系统的开环和闭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确定该控制系统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徐勇  张智华  龚旭  李胜永 《机床与液压》2021,49(19):100-104
由于电液伺服系统的非线性导致PID控制难以对系统模型进行良好的预测控制,构建了由液压伺服阀和液压缸组成的电液伺服系统模型,并利用布谷鸟搜索算法(CSA)和遗传算法(GA)实现对电液伺服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MPC)。依据连续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力识别模型,对液压缸和黑箱进行了数学建模。采用CSA和GA算法对MPC控制进行优化和参数整定,提高系统模型的稳定性和控制性能。对系统模型的外力、电压和振幅信号进行仿真实验,并与PID控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于PID控制,利用CSA和GA的MPC控制下外力的超调量降低了20%,电压的波动误差降低了1.5 V,振幅的跟踪稳态误差降低了50%。说明采用CSA和GA的MPC控制方法,提高了电液伺服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并提升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5.
2.4 m风洞是国内唯一的两米量级引射式、半回流、暂冲型跨声速风洞,风洞核心流Ma由p_0和p_s按等熵公式计算得到,其中稳定段总压通过4套主排气阀进行精确控制,其定位和同步精度直接影响到风洞流场控制的精准度。针对主排气阀电液伺服系统的负载多变、油缸内泄漏、参数及器件性能差异对同步控制精度的影响,建立了电液伺服系统精确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虚拟主轴的多轴主从模糊控制策略,并基于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调节时间短、同步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针对液压实训室的喷嘴挡板式电液伺服阀,为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研制了一套测试系统,数据采集采用PCI6221数据采集卡,16通道的AD卡作为数据采集板卡进行数据采集和曲线输出,可以对其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和理论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检测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可以对电液伺服阀进行动态和静态性能测试以及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电液伺服系统的轨迹追踪精度,设计一种连续滑模控制器,用于对电液伺服系统进行轨迹追踪控制.在电液伺服系统的建模过程中,以控制阀阀芯位移为依据,得到了电磁线圈上的电压及电流方程.在液压流体的作用下,建立气缸内液压流体的流量方程.根据系统的轨迹误差,构造滑动面模型.在开环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控制律的连续方...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电液伺服阀具有抗污染能力差、易出现故障且不易判断、需要频繁检修的问题,为方便其性能测试,设计一种电液伺服阀静态性能测试试验台。该试验台通过比例溢流阀进行液压油源压力调节控制,测控系统采用精密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采集信号,将工控机与可编程控制器相结合进行信号传递,并基于组态王开发测试软件,使测试系统具有开发周期短、人机交互性能好、实用性强等优点。通过实际的电液伺服阀性能测试试验,验证了测试系统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电液加载仿真台的设计与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机林 《机床与液压》2005,(12):124-126
介绍了一种能够实时模拟出火箭炮随动系统在不同带弹量、不同位置下的不平衡力矩的电液加载仿真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基于模糊白适应PID控制算法设计的控制器可以使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有效地抑制负载变化和外界干扰,满足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