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N2物理吸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表征了苏州、广西和美国佐治亚州3个产地的高岭土,并以此3种高岭土为原料制备了模型催化裂化(FCC)催化剂,在ACE评价装置上对比了模型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苏州及广西高岭土主要组分为高岭石,佐治亚高岭土主要组分为地开石及珍珠陶土;苏州高岭土呈片状,还含有少量棒状颗粒;广西高岭土呈多层片状,晶粒粒径较大;佐治亚高岭土呈薄片状,晶粒粒径较小;3种高岭土制备的模型催化剂反应活性、Na2O及RE2O3质量分数相近;广西高岭土制备的模型催化剂具有最大的孔体积和磨损指数,但比表面积最小,具有较强的重油转化能力,其目标产物(液化气+汽油)和副产物(干气+焦炭)收率都高于苏州、佐治亚高岭土制备的催化剂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高岭土、膨胀珍珠岩、硅藻土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3种载体对所制备的甲醇制低碳烯烃(MTO)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载体主要组分均为SiO_2和Al_2O_3,其中高岭土、膨胀珍珠岩、硅藻土中SiO_2,Al_2O_3的总质量分数分别为97.93%, 97.01%, 94.35%;硅藻土中金属盐类杂质含量最高;膨胀珍珠岩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最大,孔体积达0.21 mL/g,其次为硅藻土,高岭土最小;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制备的MTO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反应性能,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可达85.38%,寿命大于900 min,高岭土的次之(82.39%),硅藻土的最差(77.11%)。  相似文献   

3.
选用累托土、铝土矿、高岭土3种天然矿物作为载体材料,采用浸渍法制备Mo基负载型悬浮床加氢裂化催化剂。系统考察不同天然矿物的组成结构和催化剂金属组分的还原性,揭示催化剂的组成性质与反应产物分布的关联性。通过XRF、XRD、N2吸附-脱附和H2-TPR等手段对天然矿物和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以高温煤焦油为原料进行加氢裂化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累托土和铝土矿中Fe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2%和19.1%,显著高于高岭土中Fe2O3的含量;由H2-TPR表征结果可知,累托土为载体的Mo基催化剂中含有较多的易被还原的Mo氧化物和Fe氧化物。累托土为载体的Mo基催化剂具有较好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性能,石脑油和中间馏分收率为50.6%,明显高于铝土矿和高岭土为载体的Mo基催化剂,气体收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对5种不同产地高岭土(美国高岭土、衡阳高岭土、漳州高岭土、贵州埃洛石以及合浦高岭土)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考察以这5种高岭土为基质制备催化裂化(FCC)催化剂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5种高岭土的主要成分均是SiO2和Al2O3;贵州埃洛石中Fe2O3和CaO的含量较高、比表面积最大、颗粒直径最大、所制备的FCC催化剂的磨损指数最高、催化裂化性能最差,提高铝溶胶加入量后可以降低所制备FCC催化剂的磨损指数;由漳州高岭土制备的催化剂上重油产率最低,为6.81%,液体收率最高,达到88.43%;由美国高岭土、衡阳高岭土和合浦高岭土制备的催化剂上液化气、汽油收率以及干气、焦炭产率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5.
郑淑琴  高雄厚  秦松  索继栓 《石油化工》2004,33(Z1):1078-1079
研究了以贵州高岭土进行FCC催化剂的制备.结果表明贵州高岭土的基本性质符合FCC催化剂制备的要求,以贵州高岭土制备的FCC催化剂,与工业用高岭土所制催化剂相比,化学组成、孔体积相当,比表面较高,磨损指数较低,裂化活性略高;而产品的选择性与工业用高岭土所制催化剂相当.  相似文献   

6.
将自制的SO2-4改性硅锆双组份交联累托土固体酸催化剂(SO2-4/SiZrR)用于水杨酸(C7H6O3)和正丁醇(C4H10O)的酯化反应,与传统酯化反应催化剂以及其他交联剂交联的累托土作酯化反应的催化剂相比,SO2-4/SiZrR催化剂有更好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影响酯化反应的诸因素,并对产物进行了折光率测试、红外光谱分析。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醇比n(C7H6O3)/n(C4H10O)=1/1 65、催化剂占酸投料质量的百分比为w(SO2-4/SiZrR)=6 5%、反应温度120~135℃、反应时间6h,水杨酸的转化率可达86 85%,产物中水杨酸正丁酯的质量分数w(C11H14O3)>99 9%。  相似文献   

7.
交联蒙脱土负载型Fe催化剂催化乙苯-CO_2脱氢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蒙脱土原土分别与Al-交联剂、AlCe-交联剂、AlY-交联剂反应,制得交联蒙脱土Al-PILC,AlCe-PILC,AlY-PILC,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表征。以制得的交联蒙脱土为载体,用离子交换法制得Fe/Al-PILC,Fe/AlCe-PILC,Fe/AlY-PILC催化剂,并考察了它们在500℃下对乙苯(EB)-CO2脱氢制苯乙烯(ST)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Al-PILC,AlCe-PILC,AlY-PILC的比表面积和底面间距均大于蒙脱土原土,交联蒙脱土负载型Fe催化剂对乙苯-CO2脱氢反应的催化活性和苯乙烯选择性明显高于以蒙脱土原土为载体的催化剂,其中Fe/AlY-PILC催化剂上的EB转化率为9.31%,ST选择性为95.0%。  相似文献   

8.
贵州高岭土的组成和性质与其FCC催化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分析法、XRD、IR、N_2静态吸附法、SEM等手段对两种贵州高岭土试样馏分的元素组成、矿物组成、粒度分布、形貌、孔特征等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并研究了其所制高岭土型FCC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种贵州高岭土试样馏分的表观性质相近,1~#高岭土的活性硅含量和活性铝含量较2~#高岭土多,在原位晶化的碱性体系中,两种高岭土都表现出较快活性硅和适中活性铝的碱溶速率,而且1~#高岭土比2~#高岭土碱溶速率更快,使得1~#高岭土合成的催化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硅铝比和结晶度。以1~#高岭土合成的催化复合材料经过改性处理后制成的高岭土型FCC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裂化性能与商用土所制催化剂相当,优于以2~#高岭土制备的FCC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以FCC汽油为原料,在中型试验装置上考察230~400℃范围内硫化温度对MoCo/Al2O3催化剂加氢脱硫率及烯烃加氢饱和率、产品辛烷值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60℃下,随着硫化温度的提高,加氢脱硫率由84.4%逐步提高到91.1%;在反应温度280℃下,加氢脱硫率均可维持在96.0%以上,受硫化温度的影响较小。在上述两种情况下,250℃硫化时催化剂的烯烃加氢饱和率最低,辛烷值损失最小。表明250℃下硫化充分且碳含量较少是其FCC汽油加氢脱硫选择性最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20 0 3年 3月 2 7-2 8日 ,兰州石化研究院承担的“高岭土原位晶化材料的合成和FCC催化剂新型粘结剂及高岭土源的开发”以及“催化新材料研究”项目 ,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与销售分公司组织的专家委员会的验收。高岭土原位晶化材料的合成和FCC催化剂新型粘结剂及高岭土源的开发 该项目分为 3个子课题。专题一为“催化裂化催化剂专用高岭土开发”。在专题一中 ,对高岭土的性质与催化性能进行研究 ,结论表明 :高岭土焙烧微球中的不同活性SiO2 、活性Al2 O3 的碱溶速度 ,高岭土的形态差异是导致相近化学成份高岭土不同晶…  相似文献   

11.
在粗己烷加氢精制装置中,以重整抽余油经精馏分离脱轻重组分的粗己烷为原料,采用LY-2005镍系催化剂,对催化剂的加氢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为0.5 MPa,反应温度为120℃,氢气/原料油(体积比)为100,体积空速为1.0 h~(-1)的条件下,LY-2005催化剂对粗己烷具有优异的加氢活性。在此条件下,当催化剂运行了456 h后,苯的脱除率达到99%以上,溴指数控制在6×10~(-2) mg/g以内,含硫质量分数低于0.5×10~(-6),加氢产品质量满足GB 1886.258—201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物炭法(PACT)-湿法氧化再生(WAR)组合工艺,处理电脱盐污水产生的碳泥混合物,确定了WAR装置的最佳工艺参数,并考察了最佳工艺条件下,不同类型粉末活性炭(PAC)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WAR装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40℃,反应压力6.5 MPa,反应时间60 min;在该最佳条件下PAC经氧化再生后,比表面积与孔容均大幅下降,孔径则增大,糖蜜值略有升高;选择粒径为76μm,碘值为900 mg/g的PAC用于PACT-WAR组合工艺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镧盐和醇胺类化合物为原料,采用有机配合方法,在高温回流条件下,可制备含镧质量分数为11.4%,密度(20℃)为1.253 g/cm~3的镧基钝钒剂。在催化裂化(FCC)原料油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0×10~(-6)的镧基钝钒剂,选用LDO-75平衡剂为催化剂,在提升管装置中对其钝化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镧基钝钒剂加入18.0 h后,与未添者相比,转化率提高了0.75个百分点,汽油和柴油收率分别提高了1.05,0.62个百分点,重油收率下降了1.36个百分点,有效抑制了原料油中钒组分对催化剂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石油四川石化公司采用GARDES技术新建110万t/a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装置的开工和初期标定期间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GARDES技术进行FCC汽油加氢处理之后,与原料FCC汽油相比,精制汽油中含硫量由60~80μg/g降至6~8μg/g,总硫脱除率达到88%~90%;精制汽油产品中烯烃体积分数为22%~23%,降低约6~7个百分点;芳烃体积分数为20%~22%,增加约2. 0个百分点;研究法辛烷值损失小于1. 0个单位。  相似文献   

15.
对催化裂化(FCC)烟气脱硝剂PRLN-60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和提升管对其脱硝性能进行了评价,并考察了PRLN-60脱硝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脱硝剂PRLN-60的Na_2O含量、表观松密度、磨损指数等性质与FCC主催化剂(LDO-70)相当;在固定床评价中,当反应温度为500~700℃时,脱硝剂PRLN-60的NO_x脱除率高达100%,与参比剂相当;在提升管评价中,添加脱硝剂PRLN-60(质量分数为1.5%)后,NO_x脱除率达到97%,且对产品分布影响较小;较低空速和氧含量均有利于NO_x的脱除。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1.2 Mt/a柴油加氢装置在全催化柴油生产工况存在的原料硫形态复杂,反应苛刻度增加,催化剂活性下降,反应器出口温度受限等问题,采用分子炼油技术对操作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将催化柴油原料的95%馏出温度控制在不高于370℃,反应器6个床层温度依次控制在320,384,385,385,375,375℃的优化措施后,装置实现了100%催化柴油生产,精制柴油产品可满足含硫量不大于10μg/g的国Ⅴ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常减压装置电脱盐乳化废水处理装置废渣进行了分析,将其低比例掺入催化原料蜡油的中间储罐,并在30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了掺炼加工。结果表明:掺炼电脱盐废水处理装置废渣后,催化裂化装置运行稳定,催化剂单耗、产品分布均未发生明显变化,可减少原油加工损失0. 065%,实现了电脱盐乳化废水处理装置废渣零出厂。  相似文献   

18.
以油酸,Span 80,Span 60及油酸三乙醇胺为主乳化剂,正丁醇为助剂制备了生物油-柴油微乳液,考察了主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助剂种类及用量、生物油用量、加料顺序等对微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主乳化剂中油酸5.0份(质量份,下同)、Span 80 3.0份、Span 60 1.0份及油酸三乙醇胺3.54份,生物油和柴油混合液中生物油与柴油的质量比20:80的条件下,将10.0份主乳化剂先加入5.0份正丁醇,再加入混合均匀的100份生物油和柴油混合液,最后采用滴加的方式加入水的工艺所制备的微乳液可以稳定存放220 d,最大增容水量可达22.3%,铜片腐蚀1 a级;与柴油相比,生物油-柴油微乳液的燃烧放热量较低,在相同温度下的运动黏度偏高。在柴油发动机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油-柴油微乳液燃烧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及碳氢化合物含量稍高。  相似文献   

19.
催化汽油加氢装置进行国Ⅴ改造后,选择性加氢单元分离塔存在分割精度不高、回流比低、控制回路自控率低和轻汽油在线硫分析仪控制滞后等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了变更轻汽油在线硫组态控制、重新整定控制回路PID参数和优化分离塔工艺参数等措施。上述措施实施后,分离塔塔底油10%馏出温度与轻汽油90%馏出温度的温度差提高到40℃以上,分离塔分割精度提高,轻汽油抽出比例提高了3百分点,终馏点为65~67℃,满足醚化装置要求,分离塔塔顶压力从0.89 MPa降至0.81 MPa。在处理量相同的情况下,分离塔重沸炉出口温度降低8~10℃,重沸炉燃料气用量降低190 m^3/h,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油气》2003,10(4)
As the largest oil refining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enterprise in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PetroChina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 is a regional company of PetroChina Company Limited, which was restructured and merged from the former Lanzhou Petroleum Processing & Chemical Complex and the former Lanzhou Chemical Industry Company. The two predecessors, reputed as the "cradles" of New China's oil refining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have cumulatively generated more than 20 billion yuan in profits and taxes since 1958 when they were put into production. They were well known for the variety of products and technolo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