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行明 《华中建筑》2009,27(3):186-188
在建筑遗产保护中存在着忽视传统建筑工艺技术的问题,而传统建筑工艺技术在整个建筑遗产保护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文从建筑遗产保护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技术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关于其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传统建筑工艺是建筑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辉煌背后,传统建筑工艺却面临着断代或失传的风险。职业教育倡导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动手能力的特点与传统建筑工艺传承所需的千锤百炼相吻合,并在实践教学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显现了不足,文章将针对这些不足之处,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城市建设工程系为例,探讨职业院校开展传统建筑工艺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红砖体现了闽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也是广泛应用于地面铺装的建筑材料,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随着现代材料和工艺的引入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偏差,闽南传统建筑的地面铺装极易被破坏或替换,进而导致历史信息的缺失和工艺做法的消逝,甚至影响了人居环境的品质。文章通过梳理闽南地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传统村落的典型案例,结合传统做法,从材料、形式、工艺三个方面归纳传统建筑室内砖地面铺装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期为今后的传统建筑修缮设计、施工和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红砖体现了闽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也是广泛应用于地面铺装的建筑材料,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随着现代材料和工艺的引入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偏差,闽南传统建筑的地面铺装极易被破坏或替换,进而导致历史信息的缺失和工艺做法的消逝,甚至影响了人居环境的品质。文章通过梳理闽南地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传统村落的典型案例,结合传统做法,从材料、形式、工艺三个方面归纳传统建筑室内砖地面铺装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以期为今后的传统建筑修缮设计、施工和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宁  胡斌 《室内设计》2013,28(1):71-75
采用本地特有的天然材料作为建筑材料是西藏传统建筑传承至今的特色。因其相似的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西藏藏南谷地在传统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营造工艺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比如用边玛草砌筑边玛墙、用"阿嘎"土夯打地面和屋顶等等,其材料皆属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既充分利用了本地区特有的自然资源,又满足了建筑实际功能的需要。在对藏南谷地传统建筑材料及其营造工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力求达到全面认知西藏传统建筑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建筑遗产源远流长,具有极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而我国重点保护的建筑遗产中,大部分以木结构为主。由于木材质受环境影响比较大,材料容易腐朽老化,木结构建筑随时面临着损毁的风险,而木结构建筑的传统工法手艺缺乏人才和后备力量,因此,对传统木结构建筑的保护和工艺的传承之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刘怡  雷耀丽 《华中建筑》2006,24(8):131-134
建筑遗产历经漫长的时空变迁后,在对其价值认知中,所依存和成长的背景环境和传统风貌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内容。建筑遗产保护要求既保护好建筑遗产本体,又保护建筑遗产的背景环境。基于以上思路,该文对成都杜甫草堂的保护规划中,寻求一种重视建筑遗产环境认知和整体保护与发展的途径,以达到更好的传承与诠释。  相似文献   

8.
传统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传统建筑大多是以砖、木为主材的木构架体系,很容易受到自然和人为的损坏,需要经常进行修缮与改造,而传统木作匠人流散,工艺失传,因此传统建筑木作技艺传承成为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首先从我国传统建筑的工艺特点与发展历程入手,对我国传统营造技术分工进行分析研究,确立传统木作的核心地位;然后对我国传统木作工匠生活境况与木作技艺传承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最后为促进我国传统木作技艺传承的持续性,从加强对传统文化建筑的保护、规范现代仿古建筑市场、发展仿古木结构、制定传统建筑木作技艺传承人注册制度以及创新职业教育,构建传统木作协作平台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9.
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以西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杨豪中 《华中建筑》2010,28(12):141-143
从所处地位和保护现状两方面论述西安近代建筑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困境,进而指出造成困境的根源是西安近代建筑遗产在价值认知中存在价值取向单一化和价值判定标准模式化两个误区。最后,在分析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历史文化传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西安近代建筑多元和地区的建筑遗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陈镌  赵巍岩  张鹏 《新建筑》2010,(6):54-59
由于材料的更替是当代设计的必然趋势,而且材料也影响了文化,因此如何从材料更新中来延续传统就成为泉州当代建筑创作的一个焦点所在。在此基础上,借鉴当代建筑表皮设计和极少主义建筑中的材料运用,根据当代审美眼光分析并归纳出泉州传统建筑材料的特点,将其与当代建筑的材料特点进行了对比,进而阐明了当代泉州建筑设计的材料选择原则以及对传统材料进行转换的一些原则和手法,以延续那些具有当代价值的材料特点。  相似文献   

11.
郭华瑜 《新建筑》2023,(6):76-81
木构是中国传统建筑最突出的特征。近几十年里,历史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使得传统木构建筑的营建无法有效承续,对其传承价值产生误判与漠视,导致中国传统建筑精神与智慧无法对应当下,更遑论引领未来。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在当下面临之传承困境主要有理念之困、结构之困、材料之困、人才之困四个方面。通过揭示中国传统建筑走入困局的历史原因及传承发展的现实遭遇,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对木构建造的诸多限制,本土建材的现代化研究缺乏,以及传统木结构无法得到有效计算等问题,明确传统木构建筑在当代传承的发展障碍及其原因。并提出从观念上摆脱对传统木构认识的形式误区,建立基于传统木构自身营建规律的知识体系。从传统出发,或能寻求突破,摆脱困局。  相似文献   

12.
生土营建工艺在我国建筑历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文章首先通过对传统生土建筑研究中分类方法的探讨,强调营建工艺在生土建筑材料研究中的关键性地位;然后,从传承与演变的角度,对不同工艺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建立起本土营建知识体系与现代生土工艺研究对话的连接基础,指出工艺的应用机理是新老工艺间的本质区别,并总结新工艺的发展趋势和瓶颈;最后,展望生土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出新时代背景下生土营建工艺对提高人民福祉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3.
谢燕红  李晴 《城市住宅》2021,28(9):174-175
赣南客家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是中华传统建筑工艺中的瑰宝,是客家匠人智慧的结晶,是研究客家民间工艺的活化石.然而,随着时代的更替,赣南客家传统建筑装饰工艺面临衰亡的危机.从雕刻工艺、灰塑与彩画工艺分析了赣南客家传统建筑装饰工艺,并对其保护与传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原竹建筑是一种高效利用原竹材料物理特性的建筑类型,广泛分布于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具有显著的地域特征.在乡村风貌日趋同质化的背景下,着重研究了原竹建筑"取材于地、取法于天"的生态智慧,并从材料加工过程、建筑构造类型和节点连接方式三方面剖析其营建工艺,旨在探索这类传统建造技术在当代乡村建筑中活态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姚鹏珍  李玉杰 《福建建材》2024,(3):39-41+50
通过对当下传统村落保护危与机的梳理,借鉴数字化技术优势,结合永州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资料与实践现状,从遗产、文化、产业、体系4个方面出发,探索了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村落保护新模式,为传统资源的活态传承提供新思路,从而推动传统村落建筑保护工作向科学化、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辽西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论述了该地区民房建筑的建造工艺,并从墙体、地面铺装、土炕、门窗等方面,分析了该建筑的室内装饰风格,探讨了所用的建筑材料,有利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强化现代建筑的多元性,提出了将我国传统建筑材料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建议。文章首先传承传统建筑材料意义进行分析,继而分析了土、石、砖、瓦等几种常见的传统建筑材料的特征,最后对传统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与相关人员一起分享现代建筑设计经验,有效传承、发展与创新传统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日趋完善,但也暴露出一些理解误区。文章从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真实性"概念入手,在人文视角下分析"真实性"在古代中国建筑发展和当代中国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呈现,对理解和呈现建筑遗产的"真实性"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建筑技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传统建筑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是延续民族文化与地域建筑文化的必要举措。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建筑的物质遗产保护与建筑师对传统建筑技艺的创新应用三个层面论述了当今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发展方式,并以南京地区两个实践项目为例,诠释了砖与竹材料的具体应用、设计及其中对传统建筑技艺的当代演绎。  相似文献   

20.
传统建筑工艺调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构架与实际操作入手,结合实例探讨了文献查阅、现场踏勘和匠师访谈的基本步骤,以及传统工艺调查中地点选择、工作安排、信息记录、数据保存等方面的具体途径,从而为传统建筑遗产的保护及传统建筑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