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平衡建筑观源自"知行合一"的东方传统哲学思辨,在具体的建筑创作中践行平衡的建筑之道,其核心即倡导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情理合一"、追求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技艺合一"、着重形态与品质相匹配的"形质合一"。平衡建筑的价值特质包含"人本为先、动态变化、多元包容、整体连惯、持续生态",设计原则概括为"特定为人、矛盾共生、渴望原创、多项比选、技术协同、低碳环保、摹拜细节、溶于环境、终身运维、获得  相似文献   

2.
<正>平衡建筑观源自"知行合一"的东方传统哲学思辨,在具体的建筑创作中践行平衡的建筑之道,其核心即倡导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情理合一"、追求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技艺合一"、着重形态与品质相匹配的"形质合一"。平衡建筑的价值特质包含"人本为先、动态变化、多元包容、整体连惯、持续生态",设计原则概括为"特定为人、矛盾共生、渴望原创、多项比选、技术协同、低碳环保、摹拜细节、溶于环境、终身运维、获得  相似文献   

3.
正平衡建筑观源自"知行合一"的东方传统哲学思辨,在具体的建筑创作中践行平衡的建筑之道,其核心即倡导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情理合一"、追求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技艺合一"、着重形态与品质相匹配的"形质合一"。平衡建筑的价值特质包含"人本为先、动态变化、多元包容、整体连惯、持续生态",设计原则概括为"特定为人、矛盾共生、渴望原创、多项比选、技术协同、低碳环保、摹拜细节、溶于环境、终身运维、获得  相似文献   

4.
正平衡建筑观源自"知行合一"的东方传统哲学思辨,在具体的建筑创作中践行平衡的建筑之道,其核心即倡导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情理合一"、追求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技艺合一"、着重形态与品质相匹配的"形质合一"。平衡建筑的价值特质包含"人本为先、动态变化、多元包容、整体连惯、持续生态",设计原则概括为"特定为人、矛盾共生、渴望原创、多项比选、技术协同、低碳环保、摹拜细节、溶于环境、终身运维、获得  相似文献   

5.
正平衡建筑观源自"知行合一"的东方传统哲学思辨,在具体的建筑创作中践行平衡的建筑之道,其核心即倡导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情理合一"、追求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技艺合一"、着重形态与品质相匹配的"形质合一"。平衡建筑的价值特质包含"人本为先、动态变化、多元包容、整体连惯、持续生态",设计原则概括为"特定为人、矛盾共生、渴望原创、多项比选、技术协同、低碳环保、摹拜细节、溶于环境、终身运维、获得感动"。平衡建筑的研究意义在于提升团队的学术尊严和执业价值观,加强设计创造共同价值的凝聚力,进而以学术为纽带培育优秀人才、创造优  相似文献   

6.
文章指出建筑能耗和环境舒适是建筑性能表现的主要方面之一,同时是绿色建筑概念所强调的重要内容。然而能耗最小化的节能设计和舒适最大化的设计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如果将二者放置在建筑表皮的关联中,会发现表皮材料在这个矛盾关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平衡这种矛盾关系,对建筑表皮材料的特征分析,应该综合考虑建筑位置、整体形态和朝向、建筑内部的功能布局、使用者活动空间、空间使用特征,甚至使用者的背景和行为模式等因素。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提出基于整体设计和基于使用者群体特征的两个思路,并阐述了其中的建筑表皮的材料特征及其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7.
《华中建筑》2019,37(5)
正平衡建筑观源自"知行合一"的东方传统哲学思辨,在具体的建筑创作中践行平衡的建筑之道,其核心即倡导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情理合一"、追求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技艺合一"、着重形态与品质相匹配的"形质合一"。平衡建筑的价值特质包含"人本为先、动态变化、多元包容、整体连惯、持续生态",设计原则概括为"特定为人、矛盾共生、渴望原创、多项比选、技术协同、低碳环保、摹拜细节、溶于环境、终身运维、获得感动"。平衡建筑的研究意义在于提升团队的学术尊严和执业价值观,加强设计创造共同价值的凝聚力,进而以学术为纽带培育优秀人才、创造优质作品、获取体面效益。平衡建筑的研究,不只是为了推出一些最终的建筑作品,更是为了让团队在这永无止境的建筑修养过程中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寻求特定的城市山水情怀与文化建筑功能需求之间的平衡,是探索如何以现代的建筑语言构筑山水城市空间节点的有效方式。结合仙居文化中心设计回顾,阐述了在文化建筑设计中如何对建筑空间的感性创作与功能、建造的理性表达进行平衡,进而讨论了实现"情与理"的矛盾统一对文化建筑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筑是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所形成的,表达着人与特定环境生动的动态关系。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直至全球文明,乡土建筑适应并适度改造建筑及其相关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与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和谐整体,力求实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寻求人、建筑、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事件之后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明  张姿 《时代建筑》2011,(1):48-51
文章从社会发展策略、规划策略、建筑策略、技术策略等层面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可持续发展进行全面理性思考,提出"事件"效应与社会能耗的对应关系,资源与人均资源的矛盾关系,永久与临时的平衡关系,实验与适宜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精神层面引起参观使用者的共鸣是纪念性建筑表达的重点,它涉及了社会、政治,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等各层面的因素。本文结合具体设计创作对纪念性建筑中人的行为方式和心理感受进行了探讨,重点关注在特定的纪念场所内如何使人与纪念性建筑环境对话与沟通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纪念行为要求和心理要求。  相似文献   

12.
环境的意义是通过使个人化而产生的,即通过占有它、完成它、改变它而产生环境的意义。研究以使用者为认识主体的建成环境的意义,最终必然追究到使用者是如何认识环境并赋予环境意义的。在传统街区的特定背景下,这一“使用者”不仅包括建筑与建筑环境最初的建造者与使用者,也必须包括历代的改造者与使用者,而现今的使用者则更应着重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梅 《建筑》2013,(5):43-46
在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省建工集团)核心的管理理念中,建筑企业应比任何企业都强调"责任""积累"与"人文关怀"。因为,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每个建筑企业都必须注重对"心"的安置。这颗"心"即是亿万使用者和建造者的心,也是家、国、天下的心。对"人"常怀敬畏心记者:您怎么看待建筑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王耀彬 《建筑知识》2013,(12):55-55,57
医疗建筑的人性化设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行为方式及情感,力图将人与建筑的关系转化为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可以相互交流的关系。应当着重从医疗建筑的总体布局与色彩应用两方面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而并不简单地表现在提高建筑档次、美化医院环境等方面,医院建筑对人们的关怀、协助和支持都指向一个核心目标:使患者、医护人员、探访人员等所有使用者在医院中形成和谐的统一体,实现医疗建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重庆某医院综合楼建筑创作为例,阐述了全球化与地域性之间应建立沟通和互补的平衡关系,指出设计者应依循"此时、此地、此人、此事"的创作原则设计新地域性建筑,同时还提倡将新地域性建筑作为当今中国的一种创作文化。  相似文献   

16.
产权作为一项财产权,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却成了私有历史建筑被破坏或沦为利益纠纷的工具。在现实中,"游戏规则"的冲突与产权权利细分下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以及复杂的产权关系是当前掣肘私有历史建筑保护的主要原因。如何平衡私益与公益是私有历史建筑保护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在分析东莞市茶山镇南社古村对私有历史建筑保护与私人产权协调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南社古村在平衡私益与公益的新探索,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并不是仅存有山水、建筑、植物等要素,一些动物和人物也常被用来提升画面的活力感,而山水画中的人物不同于人物画中的人物,由于本身所占面积小且不是表现主体,故常被人忽略。人物作为山水画中一种重要的点景要素,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不仅有着独特的精神意义,更和某种审美存在着必然的契合关系。文章通过分析五代7位著名画家现存的18幅含人物山水画中的构图元素,尤其是绘画史点景理论中人物与图本身的关系,试图找到山水画中对点景人物利用的共性以及人物本身美的表达,借此启发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对"人"本身的成景作用的运用,把人物作为一个设计元素去考虑:去利用"人"、表现"人"、使人成景,更好地处理人与风景园林空间的关系,避免可能产生的矛盾与破坏性。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与城市形态常常被认为是固定与持久的物质实体,并与特定的地点形成锚固的空间关系.流动性视角下建筑类型、生计模式和社会关系存在动态复杂的时空关联.文章以厦港水上人居住类型变迁为切入点,通过地方文献、口述访谈结合民族志等研究方法,探索水上人在"游动—迁徙—定居"不同阶段的海洋流动性如何表现并塑造水陆居住形态的时空图景.文...  相似文献   

19.
<正>建筑师在进行创作时常会讨论技术与艺术的平衡:技术不仅包含建造、结构、材料等,也关注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艺术不仅体现为视觉、美学感受,也扎根于文化、体验和价值。"技艺成就建筑之美"既是《建筑技艺》杂志每年一届的代表性品牌活动,也是杂志一直探求的建筑之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技术在物质层面呈现了建筑本身,艺术则从精神层面拉近了建筑与人的关系。建  相似文献   

20.
建筑作为人类对物质环境设计与创造的产物,其最终形式反映了建筑师在特定的语境下对不同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回应与平衡。本文以深圳大学演会中心为案例,试图从对"场所"的理解及"场所精神"的构建出发,剖析了其布局、形体、空间等表达方式,并探讨了其形式与建构背后的逻辑与意义。指出建筑尊重自然,反映场所特质,以当代技术与生活诠释传统地域文化仍然是建筑设计的普适性原则。期望通过对一个80年代优秀的校园建筑个案的剖析,有助于关于校园建筑与场所关系及空间与形式表达的讨论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