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海口某图书馆为例阐述减震技术在高烈度区图书馆项目上的应用,采用Perform3D软件对该项目进行小震弹性时程和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并进行了有控结构和无控结构的对比。小震下,黏滞阻尼器为结构提供不小于5%的附加阻尼比,位移角和楼层剪力得到明显改善;罕遇地震下,相比于无控结构,有控结构的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构的耗能能力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李立树  陈光远  包联进 《建筑结构》2020,50(18):115-121
某超高层钢结构采用钢框架+钢支撑筒结构体系,并采用了屈曲约束支撑(BRB)和钢连梁作为消能构件。塔楼由5个避难层自下而上分成编号为Ⅰ~Ⅵ六个分区。通过改变六个分区消能构件的布置情况,设计了多种消能减震方案。通过对不同消能减震方案进行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比较结构层间位移角、顶点位移、能量耗散及构件损伤等指标,总结了屈曲约束支撑的布置区域及消能构件(BRB和钢连梁)的屈服承载力等因素对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Ⅰ~Ⅱ区布置BRB和钢材等级为Q345的高屈服承载力钢连梁,以上各区布置钢材等级为Q235的低屈服承载力钢连梁的消能构件布置方案减震效率高,且相对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超高层建筑遭受地震后普遍存在修复难度大、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基于损伤控制理念,提高超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可修复性很有必要。消能减震技术是实现结构损伤控制设计的有效手段。目前消能减震技术在国内超高层建筑中已有一定的应用,但基于损伤控制设计仍较少。本文结合一个超高层工程案例,对比分析了不同减震方案的特点和损伤控制效果。该分析对后续类似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非线性规划中的复形法 ,对消能支撑框架结构中消能支撑的参数进行了优化 ,编制了适用性较好的计算机程序 ,并以一个 6层钢筋混凝土框架作为算例 ,给出了在不同层间位移角限值下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得出效果最好的抗震设计方案,对比分析了罕遇地震下7种不同支撑设置方案的损伤情况、层间位移角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层间位移角改善效果方面,方案C1与普通方案A1相比层间位移角最大值降低了12.4%,且继续向上增加屈曲约束支撑(方案D1~G1)时层间位移角降低幅度仅有略微增加;顶点位移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随着逐层增设屈曲约束支撑,其值先减小后逐渐增大的规律,总体上方案D1顶点位移最小,相较于方案A1降低了近17%;屈曲约束支撑和钢连梁的耗能比例随着逐层增设屈曲约束支撑表现出缓慢增加的规律,且方案D1能耗比已较为接近方案G,对比各布置方案的各项指标后,确定最优方案C1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6.
运用非线性规划中的复形法,对消能支撑框架结构中消能支撑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编制了适用性较好的计算机程序,并以一个6层钢筋混土框架作为算例,给出了在不同层间位移角限值下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7.
刘文文 《山西建筑》2014,(23):67-68
结合工程实例,采用ETABS软件对设置非线性粘滞流体阻尼器的框架消能减震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减震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减震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有明显的降低,能够有效的消耗地震输入的能量,减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以某超高层建筑为例,分别对仅设置屈曲约束支撑,仅设置粘滞阻尼器和同时设置BRB与粘滞阻尼器的三种消能减震结构体系进行了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方案B比方案A和方案C更能有效地减小结构的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和楼层剪力;方案B的阻尼器消能明显大于方案A和方案C的阻尼器消能;粘滞阻尼器在多遇地震和设防地震作用下均具有饱满的滞回曲线,有效地消耗了地震能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已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为了研究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选型,文中针对某高层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方案的设计结果及优缺点。研究可知,钢结构较PC混凝土结构具有生产技术成熟、施工周期短、空间布置灵活、预制率较高等优点,综合性能最佳,建议具有较高预制率要求的装配式建筑可采用钢结构体系进行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采用弹塑性计算手段对某减震结构进行分析。从选取地震波的方法、减震结构弹性时程分析结果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作用下,布置的阻尼器大部分已经进入塑性阶段,起到了优良的耗能作用。利用具有良好抗震耗能性质的阻尼器附设在主体结构中后,结构体系有了更高的安全性,可为类似工程的减震弹塑性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建筑钢结构进展》2020,(4):110-119
某超高层建筑结构高度为299.8m,位于8度地震高烈度区,采用钢框架-钢支撑筒体系。介绍了该高层建筑的减震结构体系、地基基础和钢柱脚节点设计。为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采用了防屈曲支撑和钢连梁作为耗能构件。采用了PERFORM-3D软件分别对减震模型和非减震模型进行了罕遇地震下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防屈曲支撑既起到了耗能作用,又维持了支撑筒内各支撑框架的刚度(相对于普通支撑),有利于发挥钢连梁的耗能作用;罕遇地震下消能构件耗散了大量能量,减轻了主体结构的损伤,达到了预期的抗震性能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2.
装配式建筑是由结构、外围护、内装、设备与管线四大系统组成,应用模数协调、模块组合的方法,需合理选择装配式建造技术。学校类建筑,教学楼和宿舍标准化程度高,适宜采用装配式技术;体育馆、报告厅等建筑单体由于建筑功能需要,往往不适宜采用装配式技术。装配式的实施方案对项目的造价、工期影响明显,需要进行合适的策划方案。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1)
本工程设计缝宽为100mm,从6个方面来分析了该工程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张红玉 《建筑节能》2012,40(6):8-11
以天津市某绿色建筑的计算负荷为基础,通过分析不同冷热源方案全寿命周期成本,确定采用地源热泵为系统的冷热源。对地源热泵系统地源侧的年吸、释热量进行计算和分析,确保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结合建筑部分负荷运行时间和地源热泵机组部分负荷性能参数,对热泵机组的选型进行分析。此外,对水系统的运行策略和室内空气品质的调控性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西藏某建筑物,对其减震采用悬臂墙型粘滞消能支撑作为消能减震部件,根据阻尼器的参数核算,结构总阻尼比可提高至预定值;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可知:(1)原来按常规传统方法直接进行抗震计算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均得到较好的解决;(2)虽然阻尼器投资较大,但是增强了本工程的结构抗震安全性,提升了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对本建筑物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某工程为四层框架结构建筑,存在凹凸不规则和扭转偏大。在结构设置金属阻尼器和黏滞阻尼器后,结构位移明显减少,梁柱配筋减小,柱截面可进一步优化。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附加阻尼器减震设计后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改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消能减震结构呈现"强柱弱梁"的塑性铰发展机制,根据整体结构出铰情况、位移角以及主要构件的塑形损伤位置,确认结构可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三水准目标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某框架结构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结构增设粘滞阻尼器后在多遇地震、罕遇地震下的整体力学性能,得出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合理设置粘滞阻尼器可增加结构阻尼比,减小地震响应,起到预期消能减震的效果。该结构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同时有效改善了结构薄弱层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有限元程序ETABS进行某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减震分析,考虑结构在250m高度处的1875t大质量消防水池会产生的较大的地震力,且鞭梢效应严重,文中采用一种新型大质量消防水池TMD减震装置,通过隔震支座和粘滞阻尼器达到减振目的。  相似文献   

20.
运用Ecotect ANALYSIS 2010分析软件,分别从总体布局、建筑单体及细部构造三个不同层面,对设计方案进行建筑物理环境性能化评估,通过对不同建筑形式比较得出的分析结果,提出适应当地气候的具体建筑形式,作为方案设计阶段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