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某办公楼,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对结构进行中震性能分析和罕遇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对连体结构进行性能分析、舒适度分析及楼板应力分析。结果表明:(1)连体对双塔楼的核心筒非对称布置起到有利作用;(2)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满足抗震性能目标要求;(3)在自振频率以及人行激励下的动力响应,舒适度均满足《建筑楼盖结构振动舒适度技术标准:JGJ/T441—2019》要求;(4)大震及温度效应作用下,楼板应力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要求。  相似文献   

2.
厦门舜弘自在城为总高79.05m的17层高层建筑。其顶部5层通过两次连接体,将三栋塔楼连成整体。工程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刚度突变、构件间断等多项不规则项。结构设计采用多种计算软件进行分析,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结合性能目标要求进行抗震性能设计,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加强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工程为复杂连体超限高层建筑,通过合理利用楼梯间、电梯间等位置设置剪力墙,调整了结构刚度平面分布,改善了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扭转效应。采用PKPM和Midas Building两个程序进行了整体结构计算分析和比较,确保了结构模型计算的准确性。本工程的关键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目标按C级执行,加强对楼板开洞,尺寸突变等部分的竖向受力构件的抗震等级和抗震构造措施。采用PKPM-SAUSAGE软件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大多数楼层连梁塑性铰的出现,连梁作为耗能构件,在地震中首先进入塑性状态,消耗地震能量,达到了预期目的,框架柱破坏程度不大,且框架梁的损伤大于框架柱的损伤,满足二道防线的抗震设防思想。结构在大震下的层间位移角均小于1/100,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4.
陈学伟  黄汉华 《建筑结构》2021,51(11):28-33,38
某高层酒店项目是包含多栋复杂高层建筑的大型综合发展项目.介绍本项目B栋塔楼的连体结构设计.该塔楼结构高度为187.25m,地上59层,地下4层.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结构的Y向高宽比达到8.9,该方向的刚度不足,通过在两端设置"山墙"构件提高结构的整体抗侧刚度,并通过设置钢骨提高构件的抗震抗拉性.结构在29层设置转换桁架,属于高位连体结构.采用性能化的分析方法对转换桁架进行重力与抗震分析,以满足关键构件性能目标的要求.最后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检验结构及关键构件在大震作用下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满足抗震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工程为高位大跨连体超限高层建筑,两侧塔楼房屋高度均为137.050m,属B级高度,连接体位于32层~屋面层,跨度为29.600m。基于抗震性能设计方法,采用YJK,ETABS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分析,采用YJK软件对结构进行了设防地震作用下的性能分析,采用SAUSAGE软件对结构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可满足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设计时针对结构薄弱部位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6.
多层连体结构一般采用钢结构桁架,自重轻,抗剪承载力比容易满足,且协调两塔楼变形能力较好。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显示结构主要由剪力墙和梁构件产生塑性耗能;温度对连体部位构件的影响较小,连体结构的内力主要以竖向荷载为主;钢桁架和型钢混凝土柱的连接节点在不利地震作用下,混凝土受压区刚度退化较少,节点区的应力较小,结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苏州龙湖某综合体建筑总高度218.5m,结构高度198.5m,采用钢筋混凝土(RC)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是具有扭转不规则、偏心布置、楼板局部不连续、竖向刚度突变等不规则项的超B级高度高层建筑。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根据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对主体结构进行了小震、中震和大震性能计算。同时针对项目的特点,进行了大震静力和动力弹塑性分析、大开洞楼板专项分析等。计算结果表明,结构体系合理、安全、可靠,能够满足预定的性能目标,大开洞楼板可实现中震不屈服。  相似文献   

8.
广州科学城超限高层塔楼为A级高度的连体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复杂连接的不规则情况。设计中采用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根据结构的重要性提出不同的抗震性能目标,并对结构进行小震弹性分析、小震弹性时程分析、中震性能设计、大震等效弹性分析及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和各构件的抗震性能均能达到预期目标。对于连接体结构,通过补充分析及多种构造措施加强,确保连接体结构构件满足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伟 《钢结构》2013,28(7):33-36,49
利用MIDAS/Building程序对某双塔连体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结合该结构特点从不同角度分别研究结构在实际地震作用下将出现的破坏模式、塑性发展特点等。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250,满足有关规范规定的限值要求,结构框架柱及连接体未出现破坏,筒体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出现剪切型损伤。整个结构构件塑性铰出现顺序和分布较为合理,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丽水莲都灵山未来社区37#、38#公寓式酒店为非对称连体高层建筑,顶部5~6层设置了连接体,下部一些楼层设有斜柱,局部楼层收进较多,导致结构非常不规则,属于超限高层建筑。以38#楼为例介绍该项目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情况,采用YJK和MIDAS Gen软件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小震和中震弹性分析,采用SAUSG软件进行了中震和大震弹塑性分析,并对连接体、斜柱、楼板、节点等进行了专项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震作用下,连接体底部的型钢转换桁架和关键节点均保持弹性,桁架转换层的楼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余楼层楼板基本无受压损伤;中震作用下,斜柱未出现损伤,大震作用下,个别斜柱出现轻微损伤;结构整体指标合理,损伤和耗能情况良好,能够满足预设的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1.
苏州绿地中央广场综合楼建筑总高度为243.4m,地上58层,地下3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结构平面和竖向均存在不规则项,属于超B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首先介绍了塔楼结构的方案比选和最终结构布置,然后根据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对主体结构进行了小震、中震和大震性能计算,并对大开洞楼板进行了楼板受力性能分析。此外,通过Pushover分析获得了结构构件屈服顺序;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获得了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残余变形。根据分析结果对薄弱部位采取加强措施,确保结构在满足建筑功能、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抗震和抗风性能。  相似文献   

12.
某办公楼为复杂连体结构,局部带大跨度悬挑,同时存在扭转不规则、构件不连续、尺寸突变和承载力突变等多项不规则。采用基于性能化的抗震设计方法,设计时根据构件的重要性采取不同的性能目标,对结构分别进行了小震反应谱、小震弹性时程、中震性能设计、大震弹塑性时程等系列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加强措施;考虑到连接体、悬挑结构的重要性,对结构的关键位置补充了楼板应力、楼板舒适度、施工阶段模拟、防连续倒塌等专项分析。各项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整体及各构件的抗震性能均能达到预期目标,结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中骏·天悦1#、2#楼高层办公楼地上21层,建筑高度96. 850m,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结构,15~18层通过三层钢结构连接体将两栋楼联系在一起,结构连体是该项目的主要超限问题。对此,采用YJK和MIDAS/Building两种软件对结构进行小震弹性对比分析,并采用MIDAS进行大震动力弹塑性分析及连接体的节点应力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对结构各重要部位进行了加强,使结构能够实现抗震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为一呈h形不等高双塔连体结构,采用钢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详细介绍了该结构分析与设计的有关内容,包括主、副塔楼结构抗侧力体系、连体结构体系选型与概念设计、相关的特殊构造措施;并对多遇地震下主副塔结构响应的对比分析、连体结构中震分析、副塔倾覆效应分析、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进行了重点介绍。分析结果表明,大震作用下,在其他构件进入塑性的情况下,连体部位依然保持弹性。  相似文献   

15.
本工程为超过A级高度且存在部分楼层楼板不连续的高层超限结构,设计时采用多种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同时补充了弹性时程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并进行了抗震性能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且满足抗震性能的目标要求,该结构安全可靠,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6.
某多塔连体高层建筑由3栋高度不同的高层建筑和高位钢结构连接体组成,连接体与主体结构之间设置摩擦摆隔震支座,支座位移较大的位置设置黏滞阻尼器。对整体结构进行了考虑支座非线性的整体建模分析,并与单塔独立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设计所选用的弱连接有效减小了连接体对主体结构的影响,设置摩擦摆隔震支座和黏滞阻尼器减小了各塔楼的地震响应。最后,对整体结构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结构的位移和层剪力、摩擦摆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的响应以及构件的损伤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整体结构、摩擦摆隔震支座和黏滞阻尼器、结构构件均满足预定的抗震性能设计目标,该多塔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反应及破坏机制,符合结构工程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小米移动互联网产业园主体结构形式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连体部分采用钢结构.由于该工程存在扭转不规则、竖向构件不连续、连体、结构局部转换等超限项,因此工程采用性能化的抗震设计方法,按多个软件计算校核,计算结果按多个模型分别计算并采用包络设计,且提出详细的设计措施.对连体结构的强度、支座位移、两侧楼板应力、舒适度以及转换结构的承载力、墙肢拉应力等进行分析,使其能够实现预设的抗震性能目标.采用天然地基变厚度平板式筏形基础加抗浮桩方案,有效控制基础各部分的沉降差异.  相似文献   

18.
夏宇 《门窗》2013,(11):154-156
对某双塔连体结构设计中的结构布置、结构弹塑性分析、地震行波效应分析等进行了阐述,列举了部分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计算结果采取了相应的结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一超高层连体结构实际工程为例,采用Midas Building有限元软件对该结构进行详细弹塑性时程计算分析,采用了单体和连体2种计算模型。由计算结果知,该结构塔楼单体模型最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为1/102,连体为1/135,均满足规范要求的最低标准1/100。并对该工程结构构件进行抗震性能评价,2种计算模型剪力墙、框架柱、连接体构件均未屈服,连梁与框架梁出现塑性铰,但均未达到CP状态。从2种计算模型损伤结果来看,该连体结构应采用2种计算模型的包络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案例项目在10层和11层位置,主楼之间通过空中连廊将两栋建筑连成整体,形成封闭的O字形连廊,连廊结构采用钢梁悬挑+钢桁架结构形式。为了研究悬挑连体结构受力性能及结构布置的合理性,本文通过这一具体工程案例,介绍连体超限结构的主要计算和分析方法。重点阐述了连体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通过对结构进行了弹性和静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该桁架连体结构整体布置合理可靠,可满足预设的性能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对以后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