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WOHA设计了位于曼谷沙通南路的66层高的The Met多功能大厦。WOHA一直在探寻在高密度热带城市中更好生活的方式。同样,建造TheMet的目标也是以此为出发点——"创造一种更好的大都会生活方式"。带着这种想法,WOHA的设计师设计了更适合人口稠密的低风热带都市的建筑计划。这座位于泰国曼谷的摩天大楼,为WOHA赢得了今年世界建筑节的最佳房屋发展计划奖,以及2009新加坡设计周的年度设计大奖。  相似文献   

2.
"会呼吸的建筑"展览是WOHA建筑事务所受邀举办的首次回顾展。此次展览在位于法兰克福的广受赞誉的德国建筑博物馆举办,展会于2011年12月2日开始,2012年4月29日结束。展览展出了WOHA建筑事务所的19个代表性项  相似文献   

3.
<正>我认识WOHA的作品是在2012年,当时我们协助台中市政府在Gateway Project的Info-Box策展,Gateway Project是位于中国台湾地区台中市水湳旧机场遗址搬迁后的改造计划,主要的目的是让民众透过展览能够认识Gateway Project"永续、低碳、创新"规划设计之上位目标及愿景。我们寻找着符合这样特质的建筑,希望能引荐到台中这个城市,特殊的缘分下认识了来自新加坡的WOHA设计团队,他们刚结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展览。德国人透过这个展览,看到WOHA的建筑有如此多的孔隙,可以透风、透光、透绿,让他们看到了响应亚热带气候的建筑思维,觉得十分  相似文献   

4.
<正>在被高楼广厦孤立起来的生活中,在失去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的亲和尺度的格子间里,在不断扩张、越来越密不透风、与自然隔绝的环境下生活的多数现代人,相信看到新加坡建筑事务所WOHA所营造的"垂直聚落"时定会眼前一亮。WOHA建筑事务所由建筑师黄文森(Wong Mun Summ)和理查德·哈塞尔(Richard Hassell)于1994年成立。为响应热带气候而产生的多孔隙空间渗透的建筑结构手法是WOHA作品很重要的特征,在他们的作品中,你会看到多层次的空中花园、街道和丰富的绿色植栽。在建筑不可避免的向高层发展的趋势下,他们积极地促成高层建筑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2,(9):142-142
著名新加坡事务所WOHA的巡回展《呼吸建筑》到达台湾台中市,这是继WOHA在德国法兰克福的著名建筑博物馆(Deutsches Architekturmuseum)成功展出后的下一站。展览将位于台中的“信息盒子”,时间从7月26日持续到9月23日,展览将包括开放结构的设计概念,这种概念拥抱的是社区元素,穿透性形式,从而更好地回应气候和自然。  相似文献   

6.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0,(7):103-105
黄文森与哈赛尔WOHA建筑事务所是新加坡最富国际名声的事务所之一,成立14年来获奖无数。WOHA的设计强调现代感、地域及环境因素。WOHA没有特定的设计语言及风格,因为这会限制项目的可能性,降低建筑师的创造力,扼杀创新和探索的机会。他们坚持这样的理念:创造多样的、充满创造力的、令人兴奋的环境是建筑师们的责任,他们认为每一个项目都应当为这个世界增添理想的人性的氛围,从而不断完善城市建筑环境。WOHA的设计哲学就是:每一个项目都是独特的,设计中应当包含此项目的独特个性;每一个设计都紧扣着地理、文化、历史、自然环境、气候、社会及绿化可持续性主题WOHA认为,好的设计源于不断地研究和学习,并且能够将科技和艺术融入其中。他们坚持实地深入研究,经过一系列对于选址、气候、科技与工程的考察,与深化部门、行业权威、业主和使用者以及物业管理方的讨论,综合各方需求和意见,最终完成设计方案。提出的方案图纸就好像是专属这个项目的语言和灵魂一样,合适而趋近完美。他们设计的空间非常多样化,有商业项目、私人住宅、医院、机场、展览展示空间、宗教建筑、混合建筑体等。WOHA由两位合伙人共同成立,分别是黄文森(Wong Mun Summ)与哈赛尔(Richard Hassell)  相似文献   

7.
陈嫄 《山东建材》2014,(8):62-64
新加坡的WOHA建筑师事务所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设计真正的"绿色城市",而必麒麟街派乐雅酒店正是一家花园式酒店,实际上使其建筑基地的绿色发展潜力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8.
<正>Iluma位于新加坡著名的Bugis大街,由WOHA建筑师、柏林建筑师和艺术家联合设计。建筑功能集零售、娱乐、艺术为一体,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建筑。在延续了Bugis街区娱乐、教育定位的同时,Iluma也正在为它从单纯的建筑向真正的城市场所的转型作出努力,不论是建筑本身空间的复杂多样,还是立面的互动式水晶媒体墙,抑或是本土创意品牌的入驻,  相似文献   

9.
地域建筑适应性设计是对"地域建筑"命题的具体化,从"元素、关系、结构、系统"多层次分析是对建筑适应性设计的深刻解读。文章通过对地域建筑适应性的分层次分析,以系统论的视角从"元素、关系、结构、系统"层次对地域建筑适应性创作进行解析,阐述当代建筑创作中对地域性的关照,以倡导地域建筑创作应该适应环境、尊重文化,美观与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
<正>刚刚落成的新加坡市中心绿洲酒店由新加坡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WOHA操刀,与新加坡中央商务区的其他酒店相比,市中心绿洲酒店向世界呈现出一副完全不同的面孔。在它的透水性铝质外立面上,覆盖着25种攀缘植物,表达了建筑师对高密度绿色城市独特的、具有象征性意义的高层建筑设计理念。WOHA对市中心绿洲酒店的设计,通过在混合使用方案中投入活的系统,使酒店超越了"可持续性"的模糊概念,即这种酒店是生长型的,而不是消耗城市资源的类型。  相似文献   

11.
正当花园不仅仅局限于顶层平面和底层平面,像裙摆一样点缀在拔地高升的建筑周围时,绿色将不仅仅局限在视野的横向方向,也延伸在竖向的高度。新加坡建筑事务所WOHA设计的PARKROYAL on Picketing酒店,位于Upper Picketing街并在2013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项目在设计之初就被定义为是存在于花园中的宾馆和办公类建筑,并且主要是作为一项研究探索,思考如何在高层建筑林立的城市中心提高对建筑的绿色覆盖能力,并且用  相似文献   

12.
正事务所简介WOHA建筑设计事务所由来自新加坡的黄文森和来自澳洲的理查德哈斯尔于1994年共同创立,至今已发展成为了一个以不懈追求设计创新与演化而享誉国际的顶尖设计团体。WOHA将其对环境和传统的深度认知和对当代建筑造型及理念的持续探索相结合,形成了实用性与创意兼顾的设计特点。WOHA善于将建筑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总结梳理成一系列先进的理念并不遗余力的在作品中去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关于WOHA     
<正>WOHA建筑设计事务所由来自新加坡的黄文森和来自澳洲的理查德·哈塞尔于1994年共同创立,至今已发展成为一个以不懈追求设计创新与演化而享誉国际的顶尖设计团体。WOHA将其对环境和传统的深度认知和对当代建筑造型及理念的持续探索相结合,形成了实用性与创意兼顾的设计特点。WOHA善于将建筑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总结梳理成一系列先进的理念,并不遗余力地在作品中运用和推广绿色环保的设计策略,因此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14.
叶帆 《四川建筑》2012,32(6):52-54
以当前铁路客站建筑设计中需要面对的环境适应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与城市肌理的适应性、建筑生态位平衡技术的适应性,以及对地方文化表达的适应性三个方面,对建筑屋顶在环境适应性设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通过与相关案例相结合进行分析。提出了应从城市设计、建筑技术和文化表达三个主要方面着手研究,这也是铁路客站建筑设计"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核心理念得以实现之关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居业》2014,(8)
<正>新加坡的WOHA建筑师事务所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设计真正的"绿色城市",而必麒麟街派乐雅酒店正是一家花园式酒店,实际上使其建筑基地的绿色发展潜力翻了一番。每隔三层客房就悬挑出一座庞大而姿态妖娆的空中花园,缀满了热带植物,种着鸡蛋花和棕榈树。绿色植物在整个酒店综合体中茂盛地生长着,酒店的树木和花园似乎已成为城市绿地的延伸,与邻近的公园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乔景顺  刘华伟 《安徽建筑》2012,19(6):21-23,41
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提出对旧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思想,并从旧工业建筑自身特征,以及城市更新、生态节能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进行适应性再利用的根本原因和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功能置换"、"新旧建筑融合"、"内部空间整合"和"低能耗改造"等适应性再利用的设计研究,以期对旧工业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围绕"适应性"与"适应性再生",分析建筑"适应性"的来源,探讨历史建筑"适应性再生"所具备的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多方面的适应性,同时指出对新旧建筑间相容性的创造性发现和对历史建筑文化特性的延续是历史建筑适应性再生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建筑适应性设计能使建筑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价值最大化,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对于实现环境、建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研究及案例研究,对建筑适应性的界定进行了梳理,提出建筑适应性指建筑通过有效的调节以适应使用者和环境不断发展的需求的能力,从而使建筑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价值最大化。同时分析了建筑适应性设计实现的内部及外部影响因素。发现层高结构系统、服务设施、平面开间与进深、平面形态、空间流动性、外部包络面是影响建筑适应性的关键设计参数。建筑设计前的使用需求,业主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建筑师的坚持是影响建筑适应性实现的重要外部影响因素,为建筑适应性设计策略的决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荷兰本土城市更新加速发展的语境下,建筑改造、增建扩建、历史建筑修复以及"适应性再利用"项目增幅明显。该文旨在探讨荷兰适应性再利用的背景、发展趋势、经验方法,从类型与策略两个维度深入阐析存量建筑再利用的具体"适应性"设计策略。通过梳理从类型差异的多样案例到设计主体视角的适应性再利用实践,拟勾画出荷兰建筑师和事务所介入各类适应性改造中的空间策略、材料策略和技术方法,以期为更多高密度国家或地区的城市更新及存量改造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隐逸建筑     
侯立萍  罗鹏 《建筑知识》2011,(11):62-65
"社会是发展的,人对建筑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在把握实际设计需求的同时创新,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建筑是人类创造出来用于适应自然和社会的中间产物,社会和自然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作为中介体,建筑也应该具备动态适应性。作为建筑师必须要关心社会、关注环境,根据社会的变化以及建筑使用需求的新发展,探讨建筑对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通过动态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罗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