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3)
汉代画像砖是我国装饰艺术史上的一块瑰宝,内容刻画的简化与浪漫,体现出那一时代的雄浑、奔放的审美特征。本文将对戈射收获画像砖从建立在格式塔心理学的视知觉原理分析探讨其中蕴含的视知觉规律,视知觉简化原理与相似性原则在戈射收获砖中的具体体现及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视知觉规律更是值得我们后人进行深刻的探讨研究,对现今装饰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视知觉动力角度分析非线性建筑形态的美学呈现,本质上是一个外在异形形态的表达与内在心理认知的衡量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的审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界事物通过视觉作用于心理,形成某种情绪特征,体现着人类的感情、思维以及各种社会现实和自然现象,并最终形成相应的审美衡量标准。这为非线性建筑形态的美学体验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审美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一颖  李勇 《山西建筑》2007,33(34):17-19
对建筑空间中人的视知觉进行了研究,并对比例、尺度、序列、图和底的关系,光影、色彩、材质、符号等建筑空间形态要素及其表达进行了分析介绍,指出建筑师是利用空间中视知觉的规律和特点,用空间形态的语言来表达其设计思想,从而在设计当中自然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4.
格式塔视知觉理论与城市雕塑环境空间的设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提出了我国当前城市雕塑摆放空间普遍设计水准不高的现状后,对"格式塔心理学"的视知觉理论进行了简要的阐释,运用其理论对城市雕塑环境空间的设计问题进行探讨,归纳出五个原则,并对城市雕塑环境空间设计实践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5.
在考夫卡等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基础上,阿恩海姆系统地建构了视觉动力理论。用这一理论解读建筑形态,可以将原本纷繁复杂的形态语言的感觉更加清晰化,使得人们对建筑造型的感性认识能够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层面。本文不仅沿用了这一理论,更是根据建筑形态的实际状态进行分析,用吸引力、排斥力、支持力、挤压力等对视觉动力进行分类,以解读人们在建筑审美活动时的知觉规律和心理本源。  相似文献   

6.
广州太古汇是由建筑公司Arquitectonica设计的商业建筑综合体。本文以其大型购物中心为例,首先从动力方面分析了使用者的视知觉和心理感受。然后结合视知觉特性充分考虑,从建筑空间的边界、导向和序列、光影、色彩、材质、符号等建筑空间形态要素及其表达进行了分析介绍。太古汇在很多方面值得借鉴和参考,尤其是如何利用艺术手段和设计方法创造出优的视觉效应,塑造人性化的内部商业空间。  相似文献   

7.
格式塔心理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就是指经由知觉活动组织过的经验中的整体。格式塔心理学所研究的出发点是“形”,而对建筑来说,主要是通过视觉来知觉客观的事物。所以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建筑视知觉,对把握建筑的“整体美”无疑是有启发作用的,是对建筑美学理论的拓展。  相似文献   

8.
吴伟  张伟 《中外建筑》2012,(11):29-31
针对当前城市建设背景下中千城一面、杂乱无章的城市面貌,该文提出以"建筑群体"思想作为连接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中间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筑群体表情"的概念,并根据视知觉完形理论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希望从新的角度思考其在塑造城市风貌方面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从1993年格雷格·林恩(Greg Lynn)将折叠与褶皱的概念正式引入建筑空间领域以来,折叠建筑成为一种表达空间知觉的独特建筑形态,为许多建筑设计师所青睐.文章选择坐落在唐长安西市遗址上的中国首座民营遗址类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为例,探析折叠建筑在空间知觉表达方面的独特诠释.  相似文献   

10.
日本福冈县的博多水城是由美国捷得事务所设计建造的商业建筑综合体。本文以建筑评析的方式,在方案总览的基础上,结合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视觉心理学原理,首先从建筑的方向与位置、路线、拱形和敞口的动力四个方面分析了该建筑给人们带来的视知觉和心理感受;然后从动力的表现、概念的获得这两个方面探讨了建筑设计中的造型方法。最后作者认为,该方案的设计是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视知觉和心理感受,塑造了人性化的内部商业空间,成功地用"弧形"的视觉元素表达了"水城"这一抽象的概念。本案在很多方面,尤其在建筑的空间和造型策略方面值得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视知觉的角度看,人感知空间的基础在于眼睛接收到能产生视觉意义的信息,而非简单地看到空间实体。因此,建筑空间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在其设计中需要基于视知觉特性对光和空间实体进行双向的互动考量,以进一步拓展建筑空间设计的视觉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视知觉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儿童的色彩心理进行分析,总结不同色彩在小学建筑中的具体应用,提出小学建筑色彩的设计原则,为以后小学建筑在色彩方面的设计提供一些新思路与方向,使其能更适应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由于超高层项目的特殊性,超高层建筑高宽比尺寸受到多方因素限制.当有需求时,可以利用视知觉理论改变建筑视觉比例,以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文章针对国内已建成超高层建筑,对其比例尺寸及相关因素进行了数据统计等工作,并基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的研究,总结改变建筑视觉比例的方法,希望能为聚焦建筑比例的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幼儿园建筑空间是幼儿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但目前很多幼儿园在建筑空间色彩设计中忽视了科学性的色彩选择。色彩作为幼儿园环境中重要的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感受,以及他们的心理状态。文章先是介绍了视知觉理论的基本概念,再从幼儿视知觉的感知特性着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究视知觉效应在幼儿园建筑空间色彩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建筑第五立面可进行绿化设计,也可进行类似“平改坡”的结构改良。目的是不使人们从高处俯视时看到的是满目创痍的灰屋顶。在设计中需重视视觉感官、传承文脉、空间利用等,对建筑第五立面进行精心设计。本文重在解读建筑第五立面的设计方法,并进行深层次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刁游 《建筑技艺》2022,(S1):226-229
通过解读柯布西耶建筑中视知觉呈现的不同策略,将之归纳为一个线索:通过制造“重叠,冲突与矛盾”来引发“思考”。以该线索审视王澍的建筑作品,发现其暗含的思维相似性,从而提供解读王澍建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对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我们对建筑的体验是通过不同的知觉方式进行的,而对当代建筑的知觉方式.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宽泛化的状态。知觉方式的变化体现着人们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创作多元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标是一个城市的符号,其发展状况成为影响城市形象塑造的重要因素。笔者在文中引入导向型城市地标的概念,以郑州市二七塔为例,并结合其周边区域城市形象发展状况及特点,从视知觉领域分析其在城市发展与形象保护矛盾中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9.
20.
领略世界最新潮流、感受世界最新时尚并向顾客传达美感,提高服装文化品味,是所有服饰展示空间的第一功能。这类购物场所与其它类型相比,具有购买弹性较大,交易次数不多,选购数量有限,挑选性较强等特点。一般在购买时,大多数顾客都希望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以便对其质量、款式、颜色、价格等方面作认真细致的比较,反复考虑挑选后,才作出购买决定。 服饰展示的形式有墙面垂直式、水平台面式、柜台式、货架式、悬挂式等;展示的方法有叠放、排列、造型等多样化配置。尤其加上设计得法的照明,会使顾客在观赏和选购的过程中,感到优雅、舒适、和谐,让顾客始终保持兴致勃勃的选购情绪,无疑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视觉认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