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要点,结合我国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居住建筑发展趋势,总结出适用于寒冷地区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新风系统的特点及设计注意事项,并在工程实践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2.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的热损失,在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减少采暖制冷的能量消耗。主要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特殊性入手,介绍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发展、技术指标等,从热回收新风、外窗安装、保温系统、遮阳施工、气密性施工五个方面阐述了被动式建筑的设计及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作为新一代高效节能、健康舒适的建筑,越来越受到业内及政府的关注。本文对国内首个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介绍了被动式居住建筑在设计时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以及相关的技术点和措施。同时,在研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国内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被动房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技术要求。解读了DBJ41/T 205—2018《河南省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分析了典型城市郑州的气候特点,并对该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能耗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空调和新风系统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试行)(居住建筑)》明确了应对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进行标识评价。本文将结合首批授予评价标识的19个项目的实际情况,围绕围护结构保温系统、高性能门窗、气密性设计、无热桥处理、被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重点技术环节,对其技术应用水平和增量成本分布进行分析,为今后开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研究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为推动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6.
李智兴 《建筑节能》2016,(12):69-71
被动式节能设计手段是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阶段需要重点考虑的策略。被动设计策略主要可以从规划布局设计、建筑单体设计、维护结构设计三个层次上进行研究。参考天津地区气候特征,依据《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对该地区的建筑保温、遮阳、采光、通风等环境因素进行评估与分析,从而对天津地区被动式节能建筑技术策略的适应性手段进行阐述。文中所列节能策略均考虑到天津地区自然气候特征,旨在为天津地区建筑设计实践及旧房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提高绿色建筑节能水平,同时保障居民的居住环境品质,有必要进行被动式节能技术在绿色居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以夏热冬冷地区典型被动式绿色居住建筑工程应用为例,研究了适宜夏热冬冷地区的绿色居住建筑中的被动式节能技术,分为室内被动式节能技术和室外被动式节能技术两大类,总结出室内被动式节能技术主要为:被动式建筑设计、节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绿色节能照明技术,室外被动式节能技术主要为:场地风环境及光环境控制技术、场地绿化技术、场地充分利用雨水的生态技术。此外,通过对被动式绿色居住建筑的典型案例进行室内舒适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空调间歇运行时,冬季和夏季的室内热环境均良好。  相似文献   

8.
《砖瓦》2018,(11)
正1.青海发布实施《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导则》2018年07月30日,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导则(居住建筑)DB63/T1682-2018》,并于2018年9月10日实施。为了推动青海省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的应用,规范和指导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针对青海省的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总结近年来青海被  相似文献   

9.
选取天津市2012年新建高层点式住宅为研究对象,基于建筑生命周期评价(Life-cycle Assessment, LCA)理论,运用建筑生命周期能耗计算方法,从平面布局、型体特征、建筑细部3个层面,对建筑生命周期5个阶段进行系统化的数据分析和能耗模拟,提出基于LCA的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操作程序,总结出天津市高层点式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0.
建筑的被动式设计在建筑节能、持续可再生循环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公共建筑作为建筑中能耗较大的一个类别,降低其建筑能耗是长久以来业内研究的重点问题。被动式设计作为该研究的"主角",其含义与建筑的"地域性"特性有着显著的相似之处,前者偏向技术层面,后者则更为注重建筑的设计、文化方面。从二者的关系来看,被动式设计应从属于建筑的地域性特征或是地域性设计。通过对"地域性"及"被动式设计"相关理论的整理归纳分析以及部分案例的研究,从设计与文化入手,结合地域性特征与设计手法对建筑被动式设计进行相关要点进行分析与总结,藉此希望能够通过不同的角度阐述、分析、总结,使建筑创作与被动式技术形成地域性结合。  相似文献   

11.
对山东城建学院被动式超低能耗实验实训中心项目进行介绍。首先介绍了德国被动房的定义及技术特征,以及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发展情况。山东城建学院被动式超低能耗实验实训中心项目是山东省首批被动式超低能耗示范项目中面积最大、功能最复杂的示范项目。就本项目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方案设计、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节点设计、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机电系统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示范项目的设计理念,本项目的设计经验将对国内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建筑能量需求边界与建筑能源使用边界是确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量体系的2种边界,在此基础上,通过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能量体系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具有高保温、高气密性、热回收新风系统、高保温性门窗以及无热桥设计5个特征,基于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特征从高性能隔热保温材料、无热桥设计、高气密性、被动式门窗、防水隔汽系统、遮阳设计6个方面研究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方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将成为未来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业界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编制修改工作积极进行《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编制组于2014年12月22日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相关领导汇报技术导则编制工作后,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对《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进行部分修改和深入完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内部相关部门也多次召开技术研讨会,对导则修改、完善工作进行深入探讨。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特有的气候条件和建筑特征,建立符合我国技术经济条件的技术及标准体系。因此,编制组根据我国不同的气候条件,针对典型居住建筑进行优化分  相似文献   

14.
<正>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河北五兴能源集团秦皇岛五兴房地产有限公司主编,11个单位参编的《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日前被批准为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将于5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基本规定,热工设计,采暖、  相似文献   

15.
首先,阐述被动式建筑产业人才体系化发展内涵;其次,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识别被动式建筑人才体系化发展制约因素;最后,采用DEMATEL方法从原因度和中心度两个角度对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被动式建筑的宣传力度不足、政府对被动式建筑技能相关培训组织力度不够以及企业主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低是制约被动式建筑产业人才体系化发展的最根本因素;被动式建筑技术技能人才总量不足、企业主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是制约被动式建筑人才体系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家属楼为例,以《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依据,并借鉴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成功技术和经验,对该建筑进行了被动式低能耗节能改造设计,对推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济南汉峪海风·海德堡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先后被列为山东省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工程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示范项目,是济南市首家采取德国被动式建筑技术的居住建筑,该示范区面积10.8万㎡,也是目前山东省体量最大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示范意义巨大。本文介绍了德国被动式建筑技术在高层居住建筑中的实践研究,并进行了各项技术实践应用及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赵婕 《华中建筑》2007,25(1):94-97
该文以武汉城市居住区元素中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区为例,从城市建筑的角度,运用建筑理论和城市理论比较分析了二者的建筑文化以及居住生活特征,并对横跨50年的"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是提升我国居住建筑节能水平和室内环境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国内目前工程设计实践较少,现有工程的通风系统存在一定问题。在国内外标准的基础上,通过2个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的通风系统设计和性能实测数据,采用建筑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的空气渗漏量模型,分析了其空调房间与室外或走廊等相邻区域的压差值,以及新风系统风量平衡的设计应用,探讨了现行标准对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空调房间压差值和风量平衡设计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砖瓦》2015,(12)
从被动式建筑的设计、技术特点出发,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被动式居住建筑能效测评模拟研究,探讨其与普通节能建筑能效测评中的不同特点,为推动被动式建筑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