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事业也有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多发展的机会,这也要求农户必须创新传统的工作模式以取得更好的耕种效果,促进农产品的大丰收.因为传统耕作模式效率比较低下,而且长期使用该模式将会损害土壤的土质,无法保障耕地土壤的活性,还非常容易对土质造成污染.所以农户要与时俱进的提升耕作技术,并在工作的过... 相似文献
2.
3.
农机保护性耕作是革新传统铧犁式翻耕的新型耕作技术,该技术以农业机械为作业手段,关键点在于通过少耕或免耕以最少的耕作能保证种子发芽.就推广效益来看,该耕作模式借用免耕、少耕、化学除草等技术,以农作物秸秆的地表覆盖减少风蚀、水蚀,大大促进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分析原始耕作制度对土壤造成的破坏,介绍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 相似文献
4.
5.
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最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是秸秆残茬处理、免少耕播种、秸秆覆盖、机械深松,以及杂草、病虫害防治等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耕作体系,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体系而言是重大的变革,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环境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简要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或者意义),并系统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内容及河南省镇平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几年的实践得出,保护性耕作是一项节本增效、增产增收、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在今后机械化深松作业实施过程中,要在统筹规划、加强管理、落实责任、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完成保护性耕作这一耕作技术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起源和主要技术机理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发展前景,提出了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保护性耕作技术在我国发展应用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保护性耕作是通过机械工程措施,实现玉米联合收获、秸秆粉碎还田、少耕或免耕播种、药剂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此项技术有益于净化空气环境、减少风蚀、水蚀、培肥地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是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谈农作物秸秆机械还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分析了农作物秸秆机械还田技术及其技术优势,提出了和农艺技术相结合的要求,并对作物秸秆机械还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凌海市地处东北平原辽西走廊的咽喉地带,辖18个乡镇,一个农场,二个街道办事处,耕地面积9万hm2。2003年我市被辽宁省农机局列为省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2004年我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保护性耕作示范县。实践表明,保护性耕作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内涵犁地,旋耕,耙地,整地和播种作业一直是农业生产耕作中最基本的耕作方式。传统的耕作方式不仅增加了作业成本,也使耕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介绍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运用状况,主要技术要求,发展趋势以及在我国推广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开展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介绍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运用状况,主要技术要求,发展趋势以及在我国推广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开展保护性耕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根据忻州市的自然情况,阐述了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实施应用要点和应用效果,并对实施旱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近几年实践及田间试验、对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调查,浅析秸秆粉碎旋耕全量还田技术,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基础条件。玉米秸秆还田腐熟技术不但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时还能起到充分利用资源,防止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为了采集保护性耕作调节水分、培肥地力、改善作物产量构成的相关因素,从中寻求机械化作业最佳耕作方式,经过精心设计、规范布局、认真观测、科学测试,圆满完成了各项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18.
19.
结合近年来山西省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从技术创新、综合效益和增效机理3个方面,对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效应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