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AD课程是建筑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合现代建筑类企业发展需要,必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成果导向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符合现代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目标,能为企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本论文从不同方面阐述成果导向模式在建设CAD课程应用,希望能为研究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应用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课程与教学     
《计算机教育》2009,(11):73-73
<正>课程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单位,课程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教学是教育活动直接面向学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思想的有效途径;实验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实验实践改革是提升人才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措施;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创新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和研究重点,特别是应用型高校更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只关注知识的传承,而忽略实操能力的打磨和思维的训练。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的SPSS统计分析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围绕理论教育、项目学习、课后实践三个维度来展开,探讨应用型大学的SPSS统计分析课程改革新模式。教学效果表明,课程改革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解决问题和思维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软件工程师》2018,(1):57-59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实践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为顺应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变,完成课程体系的转型,本文对该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已有的课程教材进行研究,设计了适合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课程教学体系。首先调整了教学内容,侧重技术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并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点思维导图,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最后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有针对性地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5.
应用型本科院校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高校应用型软件培养动手能力弱和职业素养差的问题,重庆文理学院大胆改革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和Aptech课程体系,将目前软件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软件开发技术植入课程体系,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了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本文介绍了这一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6.
韩清华  杨振 《福建电脑》2021,37(1):115-117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本文分析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和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思想.以模拟通信系统的标准调幅信号传输为例,仿真出信号传输过程中各节点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结构,加深了学生对信号传输系统的理解,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适用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编程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程序设计类人才具有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教学经验表明,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相应的实践课程后,并没有有效的提升其实际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无法达到目前社会所要求的技术能力水平.因此,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技术水准更符合社会的需求.本文结合目前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电子工艺实训课程是工程训练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实践课程,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多年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该课程体系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总结出适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该课程的教学更符合教学实际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院作为省内首批建设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之一,围绕"夯实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实践、鼓励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数据结构》作为我院第一批建设的应用性课程,如何在课程建设中对学生价值教育和能力教育同步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介绍我院《数据结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和课程教学融入价值观教育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电子技术应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有效优化学生的应用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开展电子技术应用课程,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对口型的专业人才.当前,高校创新型和应用型技术人才匮乏,基于市场需求,高校电子技术应用课程培养方向应该向独立存在的市场主体转化,并在市场需求机制的作用下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数据结构与算法核心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文章提出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团队建设,深入教学改革以及丰富教学资源,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邱珊  李朝纯 《计算机教育》2012,(16):71-73,77
从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出发,提出独立学院的学生应具有应知、应用和应有的"三应"的能力,并对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提出网络方向课程链建设方案,对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进行有益的探讨。本文为独立学院本科教学因材施教、进行计算机专业网络方向教学改革以培养新型复合型网络人才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飞速的发展,需要思考和设计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本文首先从北京城市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出发,分析我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新的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其目的是为我校乃至全国高校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很高.为了提高《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不断改革与充实教学内容,注重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网页设计.  相似文献   

15.
线性代数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学习和实际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阐述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明确线性代数课程体系,研究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教学中的应用,并给出案例分析.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有强 《计算机教育》2009,(2):72-74,79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后继课程的学习有着较大的影响,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和实际编程能力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构建课程体系、规范教学行为、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和形成教学团队等问题进行了探索。通过多年实践表明,课程建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而且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计算机专业Java系列课程的重要性,面向企业需求,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统筹规划Java课程体系,形成课程群,分析各课程的特点及前后关系,优化具体课程教学内容,避免重复性内容,增强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关系。统一设计实践案例,以一个完整、实用的系统贯穿整个Java课程群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实施一年后,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教学改革措施与建议,从而最终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Net开发技术方向是主流的企业需求职位,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为了提升.Net课程群建设与发展,该文以.Net开发技术课程群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岗位能力需求调研把握企业实际岗位能力所需,分析当前课程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对课程群建设提出可行的优化措施,指导课程群的未来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明了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以我校"制图实践"课程建设为例,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阐述了基于引导与创新理念的"制图实践"课程建设中的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建设情况。实践证明:将引导与创新理念渗透到课程建设中,调动了学生实践环节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的建设经验对其他实践类或实验类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化高技能网络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各就业方向知识点需求分析基础上,以湖南城市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为例,提出了一套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在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中,构建以专业工程师素质为特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制订注重行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施以工程能力训练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构筑产、学、研合作教育途径、建立教学质量实时监控与保障体系。经初步教学实践证明,应用该创新体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