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联网专业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而课程的实践部分是培养锻炼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当前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单片机实验同其他专业统一开设,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进行专业的区分,不利于我校物联网专业学生的培养。基于我校当前单片机实验教学平台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研究设计符合物联网人才培养的单片机实践教学,实现学生实践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2.
“工业网络通信技术”课程是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下工业物联网方向的核心课程。针对该课程具有知识面宽泛、内容理论性强、技术应用更新快等特点,并考虑学生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分别在教学内容设计、课堂互动形式及教学环境与任务布置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方法的探索,以解决课程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经过多个学期的教学改革执行和探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以后的工程实践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是国家新兴战略产业中的核心领域,加大物联网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以满足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物联网技术概论是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特点,制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设计思政育人内容、完善思政育人方式及评价育人效果,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索实践,实现全方位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王丽 《互联网周刊》2022,(16):31-33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因此,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必须帮助学生掌握先进技术,以适应未来岗位工作特点。尤其在“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中,教学设计需要采取更加先进的方法,构建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模式,以增强工作实效性,引导学生全面掌握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本文将对人工智能时代“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加以分析,提出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从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物联网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的原则和路径。  相似文献   

5.
RFID技术课程是物联网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文章针对应用型本科物联网专业RFID课程的实践教学,从实验内容选择、实践平台建设、实践教学活动等方面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为建立较为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教学实践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分析物联网的特点,研究物联网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面向教学、面向科研,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指导方针,对于物联网工程实践中心的架构和物联网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研究,根据专业特点,设计了物联网分层次实践教学的内容。将课程知识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渐兴起与应用,物联网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加,而社会各界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大,面对这一现状,我国的中职院校应加强对物联网技术教学实训的探索与实践.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应在物联网技术教学的课程设置方面、专业技术教学方面以及实训室的建设方面着手,加强对中职学生物联网技术教学的实训力度,让学生能够掌握物联网技术,以便日后走向社会,为企业提供服务.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而实现提高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率的目的.下文就将对中职物联网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软件工程师》2017,(8):40-43
针对社会对物联网人才使用要求的日益提高,根据本学校的定位,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建立体现多知识领域相融合的综合实训课程,探究了应用型专业课程"物联网与嵌入式综合实训"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内容,实践面向工程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表明,综合实训课程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侧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创新型学习为主体,达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2011 年物联网工程专业进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项目实 践教学方式存在任务分配不合理、过程化考核困难、成果保存欠缺等问题。本文借助Github 网络资源,利用阶段版本控制思 想,对每个学生的每个阶段学习成果进行控制,帮助教师完成物联网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并且列举课程项目实例,指出将版本 控制思想引入物联网实践课程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 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研究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对本专业实践课程提出"开放式教学、紧贴工程和科研项目,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实践性人才"的指导方针。根据专业特点,说明如何设计物联网分层次实践教学的内容,并阐述如何将课程知识与工程应用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软件开发技术"课程是为理工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为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需要对原有的以传授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和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针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提出以强化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改革方向,详细探讨了新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教学内容的组织实施,以及过程化考核方法.教学实践表明,改革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其应用拓展到各行各业,并推动各个行业的发展。作为物联网产业的关键底层技术——单片机,其地位更是不言而喻。企业对人才需求随着行业发展不断提高,也对单片机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这些需求研究设计与之相符的单片机课程教学实践内容,将单片机程序开发规范等行业规范融入到日常教学实践中,从而有效提高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就业水平,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的目标,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国家新批准设立的专业,物联网专业课程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在分析当前物联网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物联网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实践环节的内容设置与教学方法,指出物联网实践环节课程建设需要贴近产业实际,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兴起,该行业人才需求日趋旺盛。教学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高校在抓好常规教学的同时,要大力建设网络课程,使学生能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学习手段,不断巩固学习效果。目前,如何培养出物联网技术急需人才成了各高校物联网专业的重要任务。基于此,笔者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专业核心课程《物联网智能产品开发》为例,介绍了网络课程建设过程,并对建设情况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目前,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新工科理念的提出对我国高校理工类学生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高校教学中,物联网工程专业的通信类课程是由通信工程专业的相关传统通信课程引入而来的,而物联网技术要实现大量目标数据的互连,对于通信类课程的先进性、实践性的要求更高。文中基于新工科形势下对于物联网专业通信类课程的新要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提出基于体验实践的实验教学模式、精品实践案例的通信课程以及信息技术支持的精准教学的模式,以期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积极有效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应用是物联网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文章针对学生知识结构不足的情况,提出应在课程教学中补充互联网历史、行业经济规律、综合性实验等内容,并在教学各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7.
李平  许若波  刘天泉 《物联网技术》2022,(10):137-138,141
“物联网电子技术”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针对高校物联网专业中存在专业知识繁多、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基于项目化物联网技术的温控电机,通过温控电机来增强学生的技术基础掌握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可以提高物联网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课程如何在有限学时内兼顾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如何从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值得探索和实践。为使本科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自然语言处理系统框架结构和程序设计等相关方法,文章以上海理工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自然语言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为例,阐述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理论教学的内容选择及实验内容的安排和设计等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工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文章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式以及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提出了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和财经管理类主干课程的"交叉学科"课程体系,课内实践、课外综合实践和企业实践的多层次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并构建了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平台,为财经类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阐述采用校企共同开发网络综合教学实验平台的办法,以增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性。该平台面向专业核心课程提供实验内容,强调以技术理论知识为架构,以技术应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指出开放实验室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