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一种WLAN的快速切换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LAN进行子网之间切换时,由于需要IP地址配置,而MIPv6设计时没有考虑这些移动,而造成很大的延迟,不适用于时延敏感业务。本文主要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一种应用快速切换的方案。该方案在WLAN中使用快速MIPv6切换机制,在二层切换发生之前配置地址,从而提高WLAN切换的速度,使WLAN切换适用于时延敏感业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树状MAP的移动IPv6无缝实时切换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天寒  郭楠  赵宏 《通信学报》2004,25(11):98-106
提出了一种移动IPv6切换策略,基于分级移动IPv6和快速移动IPv6构造树状MAP框架,设计逐跳绑定更新机制对快速移动IPv6进行改进,实现移动节点的无缝(快速平滑)切换。同时,根据资源预留协议扩展策略功能,提出提前预留方式,增强对实时数据流的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3.
乔鹏  周华春 《电信快报》2007,(11):23-25
快速移动IPv6(FMIPv6)协议是改进移动IPv6(MIPv6)协议性能的增强型协议之一,但是由于链路层触发原语的限制,性能提升十分有限。文章在介绍802.21媒介独立性切换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新的原语和参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媒介无关切换(MIH)方法来改进快速移动IPv6性能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接入Internet移动用户的增加,MIPv4已经不能满足移动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因此引入了MIPv6,MIPv6很好地解决了MIPv4存在的地址不足问题,但也带来了不安全因素。文章主要讲述了MIPv6中的安全隐患,介绍了相关协议及IP层协议安全结构(IPSec),并深入分析了新的安全隐患,以及采用的相应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WLAN环境下移动IPv6的低时延切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沈波  刘云  张宏科 《电子学报》2005,33(4):590-595
提出了一种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环境下移动IPv6的低时延切换方法NDPR.在不依靠链路层触发的条件下,NDPR使用非均匀检测模型来减小切换检测产生的时延,降低了切换检测过程的开销.通过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机制和转交地址的预注册机制,NDPR减小了移动IPv6的移动检测和转交地址配置过程的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够有效降低节点切换过程的时延,而且其性能优于以往相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移动节点在两个不同子网之间移动时产生切换。移动节点的切换技术是保证实时业务服务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比较经典的三种切换机制是快速移动IPv6、层次型移动IPv6和快速层次移动IPv6。在简单介绍了三种机制原理并分析了它们的不足后,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移动IPv6切换时延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网络设备日益普遍的移动需求,国内外研究人员不断对移动IPv6(MIPv6)进行改进,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层次移动IPv6(HMIPv6)。文章在介绍层次移动IPv6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描述宏/微移动切换以及重叠区域内切换的过程,分析层次移动IPv6的技术优势,总结目前层次移动IPv6网络的管理方式,并指出该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概括网络部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种减少移动IPv6切换延时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宇欣 《信息技术》2006,30(5):72-75
切换问题是移动计算环境中最基本的问题。理想的切换是指同时具备快速切换和平滑切换能力的无缝切换;快速切换就是要求系统具有最小的切换时延,平滑切换则要求系统具备最低的丢包率。现提出一种基于组播的平滑切换框架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让移动节点本身携带途经的接入路由器绑定更新队列,每当移动节点到达一个新的链路并获得该链路的转交地址,就向家乡代理和队列成员进行组播。该模型有效地减少了数据包的丢失率,减少了延时,并与现有的快速切换/IPv6路由优化技术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龚霞  陈华南  朱永庆  伍佑明  阮科 《电信科学》2022,38(12):133-140
数字化、智能化承载网络成为网络建设与运营的主要目标,承载协议作为实现网络互联与业务承载的关键技术,直接决定了网络规模部署能力与业务承载效率。面向一致性体验与差异化融合承载需求,IPv6段路由(IPv6-based segment routing,SRv6)作为IPv6演进的关键技术,成为未来网络承载协议的发展方向。基于SRv6技术原理,剖析了SRv6头压缩需求,并结合业界典型的SRv6头压缩方案分析了各方案的优劣,为SRv6技术规模部署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0.
基本的移动IPv6(MIPv6)切换延迟非常大,不能满足实时业务的要求。本文基于对MIPv6的切换时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环境下MIPv6的低时延切换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使用连接触发器和快速路由器公告,并通过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射机制来优化切换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节点切换过程的时延,同时其性能优于以往相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MIPv6是由IETF标准化的全局移动性管理协议,它要求MN参与移动性管理,在MN频繁切换时会带来很大的信令开销。PMIPv6基于网络的特性使其避免了开销过大的问题,但它仅适用于本地移动性管理。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的全局移动性管理方法。该方法采用了级联隧道,避免了隧道嵌套的开销,同时完全基于网络的特点使其避免了无线链路上的隧道开销。仿真研究表明,相对于其他移动性管理协议,该机制在信令开销和数据传输开销方面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的大规模应用,出现了大量提供矢量处理能力的处理器,操作系统已有的上下文切换功能逐渐不能满足矢量运算任务的实时性要求;为了改进基于矢量运算的任务上下文切换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矢量上下文切换算法;基于某型嵌入式实时操作系,设计实现了所提出的矢量上下文切换算法,并进行任务上下文切换的性能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矢量上下文切换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合环境下任务切换的效率,显著减小矢量任务上下文切换的时间消耗。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分段压缩的IPv6路由查找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压缩的快速IPv6路由查找算法。与文献中的LLCAT算法相比,该算法节省了存储空间,当某扩展节点的表项所对应的前缀数量小于预先设定的值时,前缀不再扩展而使用压缩算法。同时,最坏情况下算法的查找时间和更新复杂度基本没有改变。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算法的平均查找时间和消耗的存储器容量都优于LLCAT算法。  相似文献   

14.
移动IPv6协议解决了IPv6网络中移动节点的位置更新和路由可达问题,使移动节点能够在不同IPv6子网间进行切换而不中断当前连接。但是这种切换的时延较长,影响移动IPv6网络的性能。为了减少切换时延,文章在移动IPv6协议中引入软切换技术,提出一种采用绑定更新计时器和路由优先级变换机制的软切换工程实现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软切换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移动IPv6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和IPv6技术的部署实施,各项基于移动网络上新的数据应用层出不穷。当移动节点在不同的子网间随意移动时,移动IPv6技术如何保障其正在通信的业务不中断,在网络层上完成平滑快速无缝切换,成为移动IP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伴随以LoRa为代表的低功耗广域网(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LPWAN)无线通信技术的兴起,基于低功耗广域网的轻量级IPv6协议设计必将成为物联网重点研究课题之一。鉴于低功耗广域网严格功耗限制,低传输速率的特点,IPv6报头压缩机制是面向物联网轻量级IPv6协议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文章针对LoRa网络通信特点,采用一种基于LoRa网络的IPv6报头压缩算法,以避免冗余数据的传输,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信头压缩技术及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ROHC协议基本原理,分析了基于窗口的最低有效位(W—LSB)编码算法,通过仿真给出了ROHC的一些关键参数的优化值,这些优化值可以兼顾ROHC协议的压缩率和鲁棒性,从而使ROHC性能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8.
在移动IPv6中,当MN(移动节点)位于外地网络时,发向MN的数据报文需要首先路由至HA(家乡代理),然后再转发至MN的当前位置.为了解决上述方式路由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层次移动IPv6环境中的动态HA机制,并且给出了基于这种机制的全IP无线网络结构.在本方案中,通过利用MIPv6的本身特性,并结合一种安全的动态DNs(域名服务)更新机制,实现MN家乡地址和HA的动态配置,有利于简化网络管理,提高路由效率以及实现HA负载均衡等.另外,通过AAA(认证、授权和计费)上下文预转移机制,可以有效减小域间切换时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能够在各种异质接入网络之间无缝切换已经成为对下一代无线网络的一个基本要求。介绍了一种新的无缝切换机制,通过这种机制,运营商能够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带给用户一种"随时、随地"的资讯体验。首先分别介绍了SIP技术与移动IPv4技术的原理,然后结合SIP与移动IPv4技术提出一种全新的无缝切换机制,最后总结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头相关传输函数(HRTF)描述了人耳空间听觉特征,但其巨大的数据量是影响空间信息实时重现的主要障碍.目前的压缩方法主要是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在方向维度的压缩.分析了方向维度压缩信号的稀疏性,提出在方向维度压缩后,再利用压缩感知进行时间维度的压缩方法.在重构误差仅增加0.2%的前提下,数据压缩率较PCA方法可提升11%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