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环、串井无法量油和冬季量油易冻井,不能及时准确地反馈油井相关数据问题,结合生产需要,应用车载型可移动油井计量装置。通过现场试验证明,车载型计量车能准确地采集出油井计量数据,保证地质动态分析及时准确。应用该技术量油省时省力,具有节约成本、无环境污染的特点。该装置适合环、串井量油,可提高计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油田进入开发中后期,开采难度增加,低产量井油井逐渐增多等问题突出,开展技术创新,优化生产工艺,积极应用低产井高效开采工艺技术,提升低产井产量和油井系统运行效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油田吨油生产开发成本,已成为各油田重要的研究课题。文中分析了低产量油井开采技术现状,介绍了8种低产井井下高效开采工艺技术和6种低产井地面高效开采工艺技术。实践证明,这些针对低产井的高效节能开采工艺技术,均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3.
《石油化工应用》2016,(11):47-50
低产井治理是一项伴随油田建产、开发全过程的主要技术工作,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产量下降,油井低产成为制约姬塬油田提高整体产量的最主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油井周围压力、含水分布及地应力变化,对低产井进行分类,一方面结合油井周围复杂多缝形成的机理与条件,通过多种工艺的复合联作,形成复杂多缝系统,为低产井的增产与稳产提供技术支撑,最终形成以增大油层泄油面积为目的的一系列多缝体积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前靖安油田三叠系长_6油藏低产井较多,低产井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的整体效益,针对这种现状,从三叠系长_6油藏油井低产机理研究入手,提出相应的提高低产井产量的措施,进而提高特低透油藏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油生产实际表明,随着油田的开发,地质工艺条件不断变化,低产、高粘和高油气比等特殊油井越来越多。而现有的计量装置,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类油井准确计量的要求。使我们无法准确地进行油井分析和掌握油井的地下动态。其结果将导致油井管理水平和油井产量下降,无法保证油井正常生产。针对上述情况,俄罗斯研制成功可准确计量低产有杆泵井和电泵井产量的“量子”计量装置。1.现有油井计量装置的缺陷俄罗斯目前普遍应用的是“卫星”组合计量装置。它的测量范围是5~40Om’川。在油、气、水的含量比较合理时,性能良好的这类装置的计量误…  相似文献   

6.
智能TM卡油气积算仪主要适用于油田计量站,其对目前普遍采用的人工看表计时、手工换算的油井计量方法加以改进,配合磁翻转液位计,对单井的产液量、产气量进行自动计量和计算.应用智能TM卡油气积算仪解决了资料录取受人为操作因素影响及计算工作量大等问题,提高了资料录取技术含量,表现在:消除了玻璃管量油时人工计时误差,计时更准确;通过减少低产井液面高度的方式缩短量油时间;量油信息存储、采集便捷.  相似文献   

7.
随着产液量为1~30t/d的低产井的增加。测量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计量装置已远远不能满足这类油井准确计量的要求,针对上述情况,俄罗斯研制成功可准确计量低产油井产量的СКЖ型质量流量计,并获得俄罗斯专利。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应用》2017,(5):87-89
姬塬油田G271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剖面状况等因素,导致低产井比例大,本文重点分析了G271低产井形成的原因,并根据治理效果,探索各个单元注采调整、剖面治理、油井增产措施等为手段的低产井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南翼山浅层油藏是一个低产低渗低压油田,由于该油田的“三低”特征、气油比高、结蜡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低产井采用常规有杆泵举升方式费用高、油井免修期短,泵效低、产量递减快等问题,急需对这类井从降成本增效益的角度出发,改变举升方式。本文针对南翼山浅层油田的生产实际,从技术与经济两个方面对南翼山浅层油田部分低产井实施捞油生产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对于部分低产井(产油低于1.7吨),实施捞油生产效益要明显好于抽油机有杆泵举升方式生产,为低产井的降耗增效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于低产井的概念人们在认识上容易产生一种误解,总认为油井产油量低就是低产井,这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但对于地面集输系统而言不够确切。为了统一认识假定,低产井是指单井产出物(油、气、水)总量相对集输管线来说,生产集输比较困难的油井。低产井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①地下因素,由于地层压力不断下降,油井供油液面能满足抽油机泵的需求而形成的低产井或间抽井;  相似文献   

11.
大庆外围油田油井捞油界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尽管提捞采油更适合于低产新建产能井和零散油井,可大幅度降低投资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低产井和低效或无效井转捞油后都有经济效益。为此,以油藏工程理论为基础,通过全面总结捞油实践,提出油井捞油或抽油转捞油经济极限产量和含水经济界限确定方法,并提出了计算公式,指出了主要影响因素。该方法简便适用,为确保大庆外围油田经济有效的开展提捞采油工作和提高外围油田开发效益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沈阳油田进入中高含水开采阶段,油井含气不断减少,分离器量油中压液面越来越困难的问题,进行了低气油比井分离器计量技术研究.其研究结果经试验和推广应用,分离器单井压液面时间大幅降低(降至7 min 以下,平均4 min 左右);量油劳动强度大幅度降低,解决了低油气比井分离器计量难的问题,保证了油井正常量油数据录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价的飚升,低产油井的挖潜增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低产油井,间歇出油,产量很低但消耗巨大等问题,定义盈利能力L函数,以油井最大盈利能力为目标,利用低产油井间开生产的生产动态数据,将液面下降和恢复数据拟合成方程,编制Visual Basic程序利用试算法求得盈利最大时对应的开关井时间。结合现场实例计算出一口低产井的合理工作制度,极大地提高了低产井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高凝低能油井测液面恢复间开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能低产油井由于地层能量差、产量低、泵效低,在连续生产的情况下带来电量消耗大,油管杆磨损严重等问题,使得电费高、作业费用高,投入产出比低,影响了开发效益。文章针对河南东庄杨坡油田油井高凝低能的特点,采用测液面恢复实现间开技术,能够较好地确定油井的供液能力,从而根据井下供液能力确定油井的开抽、停抽时段,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技术也适合其他能量差、液量低的油井。在低产低能井的应用上,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石油化工应用》2016,(4):52-56
渤海部分油田原油黏度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长期开发易造成地层有机堵塞,油井低产、低效。针对此问题研发了复合有机解堵体系,该体系具有化学生热、气体增能、渗透清洗和螯合溶解机理,现场可结合检泵作业重点对堵塞严重的筛管、近井污染地带进行冲洗,恢复甚至提高油井产量。渤海某油田现场应用效果明显,B1井平均日增液54.45 m~3,日增油25.75 m~3,措施有效期长达4个月,累积增油3 038 m~3;B2井平均日增液78.24 m~3,日增油11.3 m~3,措施有效期3个月,累积增油1 017 m~3。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治理渤海此类低产低效井探索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欢26块负效井开展间开制度的优化研究,针对不同油井间开制度的探索,摸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间开制度,有效提高低产井的管理水平,降低了低产井的吨油成本。  相似文献   

17.
特高含水期水驱低效井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厌油田采油三厂北三西403口油井从开发角度确定了120口开发低产井;从经济的角度确定了156口经济低效井。对这两种方法划分出来的井又进行了交叉对比分析,其中有88口井既是开发低产井又是经济低效井(包括已关油井),两种分类方法的相互符合率达到了73.33%。说明所采用的分类方法基本符合油井兰产的客观事宴。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华庆低产井流入特性曲线,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华庆低产井间抽制度优选方案。合理的间抽制度对产液量的影响很小,在智能算法优化控制下,根据油井生产变化情况,用软件的自学习功能可以对间抽制度进行调整,对产液量的影响可以控制在4%以内,部分井甚至不会影响产量,生产时间却可以减少4~15 h,显著缩短油井的生产时间,节能降耗效果显著。试验中油井的功图有时不能准确反应油井的出液量情况,尚有未知因素影响实际产量,需有效诊断出实际泵况来匹配间抽制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解决油井低产、低效问题,而探讨实施微生物吞吐增产技术的可行性。通过对油井微生物吞吐采油机理、目的菌采油性能、选井条件及注入工艺的研究和探讨;并针对低产低效油田油藏特征和原油性质,筛选和应用高效采油菌种进行矿场试验;在菌种PCR,基因跟踪监测的基础上,明确了影响油井微生物吞吐增产效果的主要因素。取得了室内物模提高采收率〉9.6%,矿场试验有效率75.2%,平均单井增油74、8t的良好效果。油井微生物吞吐能疏通近井地带地层孔隙、能抑制和防治结蜡、结垢,有效期长、成本低、效益高,是一项极具潜力的增采技术。[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油田开采时间的延长和油井能量逐渐降低,报废井、停产井逐年增多,低产生产区域的油井生产多数采用摆方罐生产(一井一罐,零回压生产),致使油井产量的限制和生产费用的提高。罐泵组合利用圆罐的储液能力将低产油井来液暂时进行储存,达到降低油井出口压力,实现挖潜增油的目的;利用泵打液能力将圆罐的储液回打至集油干线,达到连续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