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性炭吸附CS2的静态重量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重量吸附法,研究了4种活性炭样品分别在30,40,50,60℃下对CS2气体的等温吸附行为,并利用多种模型方程对数据进行了回归、数理统计的检验,微分吸附热的求取以及相关参数的讨论.结果显示:Freundlich等温线是描述活性炭吸附CS2的最佳模型方程,活性炭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容积是影响CS2吸附量大小的主要因素,吸附热数据还表明,活性炭吸附CS2为物理吸附且吸附热随吸附量的增加呈对数下降.  相似文献   

2.
对椰壳活性炭、煤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进行了腐殖酸吸附性能的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活性炭材料对腐殖酸的吸附数据,评价不同材质活性炭吸附腐殖酸的性能,根据弗罗因德利希吸附等温式得出椰壳活性炭、煤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吸附腐殖酸吸附容量k分别为0.872 8、0.842 8、0.517 3(mg/g)/(mg/L)1/n,吸附强度1/n分别为0.904 4、0.979和0.996 1。结果表明,椰壳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大,更容易吸附。  相似文献   

3.
影响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萍 《同煤科技》2004,(1):39-40
分析活性炭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后处理过程和测试环境对活性炭碘吸附值高低的影响,寻找活性炭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和测试环境,以获得高碘吸附值的活性炭。  相似文献   

4.
活性炭在提金过程中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活性炭吸附Au(CN)2-络合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为了测定六种活性炭样品(其中三种由巴西生产,另外三种来自其他国家)在提金吸附过程中的特性,我们做了对比性研究。根据每一种炭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了吸附量和吸附动力学的比较,同时也测定了工业氰化浸出(Poluant)中其它离子对动力学的影响以及活性炭吸附金氰阴离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氨溶液中金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行为,检测了活性炭对金的吸附能力和回收效率。影响金在活性炭表面上的吸附参数包括温度、搅拌速度、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浓度以及氨的浓度。研究发现,最大的金吸附量大约是10kg/t炭。研究表明,从溶液中吸附获得的金回收率取决于初始金的浓度。在试验条件下,经过120小时的吸附后,获得的金回收率为98%。研究还发现,当与整个吸附过程相比,最初时金的速度相对较快。吸附的表面活  相似文献   

6.
采用活性炭法净化烧结烟气, 综合比较了吸附前、吸附后活性炭及废弃活性炭的性质, 揭示了净化过程中活性炭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吸附后或废弃活性炭, 固定碳降低, 挥发份和灰分增加, 挥发份增加主要是吸附了K、Na、F、Cl等元素, 灰分增加主要是吸附了Ca、Fe元素;净化过程吸附的颗粒物堆积在废弃活性炭表面凹凸处, 呈木片状、疏松状结构, 其堵塞活性炭孔洞, 导致比表面积、总孔容减小, 影响活性炭的循环再利用效率;废弃活性炭吸附的有害物质含量明显提高, 其中Pb含量高达3.84%, 二噁英毒性总量为66.63 ng/kg。  相似文献   

7.
含铁废水的吸附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盐酸改性的粉煤灰对铁的吸附性能,并与活性炭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用3mol/L的盐酸改性粉煤灰对铁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可达88mg/g以上,对铁的去除率达99.2%,高于活性炭对铁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研究SO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过程,基于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某商业活性炭对烟气中SO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SO2体积分数、吸附温度对活性炭吸附SO2的影响,分析了SO2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SO2体积分数的增加,SO2初始吸附速率和平衡吸附量增加;随着吸附温度的增加,SO2初始吸附速率和平衡吸附量降低。活性炭对SO2的吸附平衡数据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SO2在活性炭上的动态吸附过程符合Bangham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中焓变为-19.21 kJ/mol,吸附自由能变为-10.17~-9.29 kJ/mol,吸附熵变为-27.69~-27.17 J/(mol·K),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放热、熵降低过程,升温不利于SO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9.
压块破碎活性炭生产及吸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压块破碎活性炭原理,对压块破碎活性炭产品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压块破碎活性炭亚甲兰、装填密度指标较高,中孔数量较多,是性能优异的活性炭产品,适用于水处理等液相应用。  相似文献   

10.
金属离子对红柱石的吸附与活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宏军  毛钜凡 《有色金属》1996,48(2):35-39,24
研究了Fe^3+、Al^3+、Mg^2+、Ca^2+四种金属离子在红柱石上的吸附行为及其对红柱石可浮性的影响。发现Fe^3+对红柱石-十二烷基磺酸钠浮选体系具有活化作用,而Al^3+、Mg^2+、Ca^2+三离子对红柱石的浮选起抑制作用。认为金属离子吸附在矿物表面上是其具有活化作用的前提条件。提出用吸附沉淀百分数(PAP)表示金属离子对矿物的活化能力,PAP越大,活力能力越强,PAP小到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1.
静态实验条件下,考察了不同类型活性炭以及经酸碱改性和氧化改性的活性炭对硝基苯乙酮同分异构体吸附性能的影响;动态实验条件下,考察了活性炭对硝基苯乙酮同分异构体吸附和分离性能。结果表明:椰壳活性炭对硝基苯乙酮的吸附分离效果最好;对于改性活性炭,质量分数为5%双氧水、5%氢氧化钠改性对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均具有较大的提高;同时,活性炭对邻位硝基苯乙酮的吸附分离因子与间、对位有较大差异,在工业化过程中,为活性炭吸附分离硝基苯乙酮同分异构体中的邻硝基苯乙酮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纤维状活性炭是一种高效活性吸附材料和环保工程材料,其性能远优于活性炭。为研究纤维状活性炭的机理,对粘胶基活性炭纤维表面吸附空气中的SO_2和NO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相联系,采用程序升温脱附实验进行观察,研究了纤维状活性炭表面决定其性质的官能团的变化和吸附能力。研究发现,亚硝基基团向SO_2提供了吸附位置;纤维状活性炭在N_2中,吸附SO_2和NO是因为纤维状活性炭表面的有氧成分,使官能团发生氧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渍法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活性炭对CO_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改性剂硝酸铵用量、改性温度和时间以及改性后活性炭干燥时间对改性活性炭吸附CO_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处理的活性炭对CO_2的吸附容量比未经过改性的大,当改性剂硝酸铵溶液与活性炭质量比为2∶1、改性温度80℃、改性时间2 h和改性后活性炭干燥时间为6 h时,改性活性炭对CO_2的饱和吸附量最大,可达到5.113 mmol/g。与未改性活性炭对CO_2的饱和吸附量(0.920 mmol/g)相比提高了5.6倍。  相似文献   

14.
由菱镁矿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菱镁矿煅烧制的得轻烧镁为原料,经消化、碳酸化制得碳酸氢镁溶液,采用活性炭为吸附剂脱除钙、铁等杂质,再热解、煅烧制得高纯氧化镁。研究了吸附温度和接触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吸附除铁的影响,以及酸用量和时间对活性炭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下,吸附反应80min,最终的氧化镁产品中MgO含量大于99.5%,CaO含量小于0.09%,Fe含量小于0.05%;时间对再生效果影响甚微,活性炭再生效果良好,可以重复利用,为制备各种高纯氧化镁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皖南沸石基本物化性能及其在水处理中应用可能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作者考察了皖南天然沸石矿的基本物化性能,包括NH4^+离子交换性能和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发现,该沸石对NH4^+离子交换速率快、容量大,但对苯酚的吸附能力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马振佳  陈雯  朱云  沈强华  朱峰 《矿冶》2014,23(5):52-55
椰壳活性炭已广泛应用于炭浆法提金工艺。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是表征炭活性的指标,而其强度是表征活性炭在炭浆工艺回路中抗磨损的重要指标。某金矿吸附柱取回的活性炭的吸附和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活性炭上载金量的增大,其吸附活性会下降,并最终达到平衡状态。活性炭只要在吸附前进行了磨角预处理,其强度在吸附阶段的变化不明显,即使载金量增大,在每槽中炭磨损量也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聂欣  占戈  杨定国  郭滨 《煤炭学报》2012,37(Z2):467-471
以北京某水厂常年吸附饱和的活性炭为研究对象,对静止和流动两种状态下饱和活性炭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进行对比,同时探究活性炭电热再生炉的再生机理,考察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再生效果。结果表明,在流动状态下,饱和活性炭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效果更好。实验所用电热再生炉就是利用这一性质实现活性炭的高温再生。再生取样结果表明,850 ℃的再生效果最好,其再生炭的碘吸附值和亚甲蓝吸附值分别达到新炭的91.1%和92.7%。  相似文献   

18.
废筷子采用磷酸活化法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得到各种活性炭。分别研究了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主要操作参数,如浸渍比、磷酸浓度、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收率和活性炭对碘的吸附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磷酸浓度70%,浸渍比2.5:1,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60min下,所制得活性炭的碘吸附值为885.23mg/g。另外,实验测定了废筷子采用磷酸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对硫醇的吸附性能。结果发现活性炭的碘吸附值越高对硫醇的吸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变压吸附浓缩煤层气吸附剂的选择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5种活性炭在298,308,318 K时对CH4和N2的平衡吸附量并绘出相应的吸附等温线。结合5种活性炭的特性参数以及其对CH4和N2的吸附量,分析了影响活性炭对CH4和N2的吸附量的因素。以Langmuir吸附方程关联实验数据,计算出5种活性炭在不同温度下对CH4和N2的分离因子。研究结果可为选择变压吸附浓缩煤层气的吸附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由于内扩散阻力的影响,对于粒径在3 mm及以上的活性炭颗粒脱除SO2,采用以气膜控速为基础的LDF模型存在很大的误差。建立了适合3 mm以上活性炭颗粒脱除SO2的气固床传质模型,考察了活性炭吸附不同SO2浓度时几种吸附动力学模型的相关性系数,讨论了影响活性炭颗粒吸附SO2的控制步骤;以固相扩散模型为基础,研究了单颗粒下不同吸附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的吸附速率方程吸附速率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以Vermeulen模型作为粒内推动力模型,建立了穿透曲线模型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活性炭吸附SO2主要为内扩散控制,可以使用Boyd模型进行描述;以Boyd模型为基础的Vermeulen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活性炭颗粒吸附速率与吸附量之间的关系;以Vermeulen模型为推动力建立的穿透曲线模型可以精确地预测3 mm及以上活性炭颗粒在不同SO2浓度和不同空塔线速度下的出口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