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露天矿硬岩边坡复绿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露天矿硬岩边坡的生态修复工作,因为缺少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土生境及与岩面牢固攀附的力学条件,所以历来是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较为棘手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一技术难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进展。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露天矿山硬岩边坡及高陡立面生态修复工程常用的复绿技术及其适用条件,包括以工程修复为主导的复绿技术和以生态修复为主导的复绿技术两大类,共11种常用方法。同时,指出这些方法在应用时常出现的三类问题,并探索性提出了适合西北地区不同气候与边坡特征组合区域的几种联合修复模式,旨在为露天矿山硬质边坡及高陡立面的复绿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同时,对其他类型矿山开采区的边坡绿化以及恢复治理工作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废弃采石场景观设计与植被恢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废弃采石场是一种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影响城市形象并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土地类型,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形成可持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传统边坡复绿工程,往往只注重保证边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支护设计也以稳定性为主,对绿化景观设计重视不够.本文以舟山市长岗山森林公园南入口宕口景观复绿工程为例,提出了废弃宕口生态恢复与景观设计的具体方案,包括工程整治、景观再造、绿化与生态恢复,营造出了层次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造景观,为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治理和绿化景观设计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鹏  张兴辉 《中州煤炭》2023,(1):39-44,51
针对以往矿山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采坑及矿渣堆等进行平整、复绿、稳固,通过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恢复项目区原生地貌景观,使其与周边原生地质环境相协调、美观,同时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介绍了万安山周边采石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针对治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设计的总体思路是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对地貌景观进行修整,对土地功能进行恢复,主要治理工程为采场整理与覆土工程+排水渠工程+道路工程+生物工程+人文景观工程+取土场工程+标志碑工程。研究对保护该地区自然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灰岩边坡复绿由于受各种条件制约,往往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成功率不高。黄石地区近几年进行了大量的灰岩采石场边坡复绿工程,试验了多种复绿技术,其中黄石市江南建材总厂二车间采石场为一高50多米,坡度50°~80°的高陡边坡,设计时采用绿化格栅、CBS基材生态护坡、格宾网生态袋、覆土绿化、爬藤植物上垂下爬等方法结合,施工后效果良好,边坡掌子面绿化覆盖率极高,在类似工程中取得了成功。其经验主要是绿化技术方法选择得当,绿化植物选择了当地适宜生长的物种,施工季节较佳,养护得当等。  相似文献   

5.
目前针对岩质边坡主要采用喷锚等工程防护措施,复绿效果差,难以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为此,以铜陵市劲松石料厂岩质边坡为例,降低边坡坡度至50°,优化客土喷播基材配置,选择乔、灌、草本混合植被类型,采用镀锌网片加固等措施,进行边坡客土喷播绿化。1 a养护期后,实现75%面积边坡植被覆盖。劲松石料厂边坡客土喷播工程的成功实施为岩质边坡生态修复治理提供经验借鉴。客土喷播技术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矿业活动全过程中与周边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逐步完成矿区地质环境生态恢复已是法律法规硬性要求,而矿山边坡复绿是矿区生态环境恢复首当其冲的先决条件.矿山边坡复垦、复绿因缺少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土环境及与岩面牢固攀附的条件,所以历来是矿山生态修复建设中较为棘手的技术难题.针对这一技术难题,国内外科技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7.
高压线塔常位于高陡山坡,兼具天然边坡和人工边坡的双重特征,复绿技术作为一项简单、有效的坡体防护手段在铁塔的边坡防护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效果突出,性价比高。该文以加筋麦克垫复绿技术为特定研究对象,分析论述了该类技术手段在铁塔边坡防护当中的适用范围、作用机理、及其与其它支护手段的联合效能,着重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坡体受力形式和土体条件变化等方法抽象表达复绿技术固坡的作用机理,对比计算后论证了该技术在铁塔边坡防护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根据不同支护方案的经济参数,继而判别出该类技术在特定坡体防护中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资源不合理开发与环境建设的矛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矿山开采后遗留高陡岩壁复绿问题,已成为河南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近年来,已有不少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科技成果。结合"河南省栾川县煤窑沟石煤矿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项目,对岩质边坡坡体整形、锚固方法、基质配制和植物选择等复绿方法进行研究探索,希望为推动河南破损山体多梯次快速绿化技术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老虎垅露天石灰岩矿北侧遗留一组高陡边坡,对周边人民生产、生活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对老虎垅石灰岩矿北侧高陡边坡稳定性及地质环境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适宜的治理方案进行治理。治理方案包括对高陡边坡进行削坡放坡、清坡等手段,消除安全隐患,修整地形地势;然后进行覆土种草复绿,恢复生态环境景观,综合利用治理区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是矿产资源开发大省,矿业开发历史悠久,地质环境问题突出。通过对河北省露天开采矿山边坡治理措施及效果的调研,总结废弃矿山边坡生态复绿的主要营造技术,并对其适用条件进行分析,以期为其它地区开展矿山复绿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未得到有效治理的废弃采石场容易引发地质和环境问题。以江西省石城县下茶坑废弃采石场矿山为例,通过现场调查,总结分析矿山土地资源、植被破坏以及地质灾害等问题。针对各问题提出相应的恢复和治理方案,包括复绿、边坡治理、截排水、监测等工程。研究成果对类似矿山环境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原高寒煤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模式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佟  杜斌  李聪聪  王辉  周伟  王宏  林中月  赵欣  熊涛 《煤炭学报》2021,46(1):230-244
矿山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是保证资源开采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高原高寒煤矿区生态修复涉及煤炭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冻土、水资源、草甸湿地、土壤、植被、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科学问题,难度较大。根据问题导向、科学精准、集中整治、分类施策的要求,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对青海木里矿区煤炭露天开采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发现,目前矿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地貌景观破坏、植被破坏、土地挖损和压占、冻土破坏、水系湿地破坏与采坑积水、地下水含水层破坏、土地沙化与水土流失、不稳定边坡8种类型。针对以往煤矿开发造成的八大生态环境问题,以煤炭生态地质勘查理论为指导,综合研究并形成了地形地貌重塑技术、土壤重构及植被恢复技术、水系自然连通技术、煤炭资源保护技术、边坡稳定性综合监测技术五大关键技术。综合运用以上技术,系统对采坑渣山治理、植被恢复、水环境和资源等进行统筹规划,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形成4种具有高原高寒特色的生态修复重点治理模式,分别为水系连通、引水代填、关键层再造以及依山就势。治理工程实践中按照“地质+生态”、“自然恢复+工程治理”的综合治理思路,通过与各井渣山边坡稳定程度、水系传输与采坑积水情况、资源赋存状态等相结合,最终形成“一坑一策”的7种治理方法:边坡阶梯整治+坑底部分复绿+引水代填形成高原湖泊(聚乎更三号井)、保留采坑积水形成的高原湖泊+边坡与渣山整治+覆土恢复植被+水文定期监测(聚乎更四号井)、采坑部分回填形成梯田+边坡与渣山整治+植被复绿+地表水系自然连通(聚乎更五号井)、资源保护+边坡与渣山整治+采坑形成高原湖泊+水系自然连通+植被复绿(聚乎更七号井)、边坡与渣山平整+植被复绿+保留高原湖泊+水系自然连通(聚乎更八号井)、资源保护+采坑回填+削坡整治美化+地貌恢复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聚乎更九号井)、采坑回填+边帮整形+坑底就势整平+景观协调(哆嗦贡玛区)。探索了露天煤矿区生态环境一体化修复治理路径,在木里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焦作市区北部采石场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是由于露天开采石料而引发的边坡失稳及生态环境恶化.在带状工作区沿线,边坡失稳和崩塌地质灾害发育,治理范围的边坡多为高段位陡坡,主体边坡高度35~60 m,边坡角达65°~85°,由于所形成的边坡极不规范,边坡角较陡,坡面参差不平,很不规则,在边坡的中上部松动悬挂岩块很多,因此,岩块随时坍塌的可能性很大,十分危险.对当地居民、过往车辆和游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险患,结合焦作市北部采石场边坡的特点、条件,针对本区的环境地质问题特点,主要采取部分削坡、部分清坡、局部加固、主坡面顶部修建防护拦杆、坡底外设置隔离围栏、边坡坡面和平台上综合复绿等工程措施来进行恢复治理.  相似文献   

14.
矿产尤其是石材矿产的开发必然会对原矿区的环境造成破坏,容易形成矿山高陡岩边坡,即白茬山。白茬山由于坡度高、坡面长以及坡面温差大等原因,易形成恶劣的生存环境,很难实现有效的植被附着,长期复绿效果充满挑战。对此类生态环境中的常见复绿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及使用机制。进一步根据白茬山的地质、地形和地表等特征,进行生态修复技术的优化与改进,展望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助力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石灰岩矿山生态恢复方法和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矿山生态恢复的研究历史和实践、重建的理论基础等问题进行了调雀研究,对生态重建的技术方法和复绿植物的选择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新乡市西山治理工程实践,介绍了石灰岩矿山生态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广泛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及地质灾害环境治理工程施工,积累大量的施工经验与技术。就工程实例探讨边坡复绿和挂网客土喷播施工,期待完善此类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煤炭工程》2021,53(10)
木里矿区地处黄河重要支流大通河的发源地,是祁连山区域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由于无序、掠夺式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地貌景观的破坏、植被破坏、土地损毁压占、冻土退化、水系湿地破坏、边坡失稳(滑坡、崩塌)等。文章对木里矿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及煤炭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受损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地质+生态""自然恢复+工程治理"的治理思路,并以木里矿区江仓一号井为例,构建了"采坑回填缓坡+边坡与渣山整治+土壤重构与植被复绿+湿地与岩壁景观塑造"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南沙开发区采石场整治设计方案、整治边坡参数的选取、边坡稳定性定量计算和评价,通过采石场整治复绿而改善南沙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9.
韩仕权 《矿业快报》2008,24(3):48-51
介绍了南沙开发区采石场整治设计方案、整治边坡参数的选取、边坡稳定性定量计算和评价,通过采石场整治复绿而改善南沙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刚果(金)绿纱铜钴矿露采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类比法给定边坡角初值的基础上,用有限元法进行相应的检验和修正,最后确定了露采边坡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