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主旋律电影逐步探寻创作新思路,创新传统叙事方式,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赢得了各年龄段受众的普遍认可与赞誉。《长津湖》作为目前中国电影史上投资和制作规模最大的战争题材影片,彰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期间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片,影片带来了全新的影像表达方式、叙事范式和思想内涵,展现出史诗质感的恢宏影像,成为新时代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典范。本文基于詹姆斯·凯瑞传播仪式观理论视角,认为《长津湖》在构筑“共识”、对媒介事件的意义整合、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力方面,为主旋律电影的转型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维度与路径,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空间叙事是以空间为线索组织叙事的一种方法。《五至七时的克莱奥》作为阿涅斯·瓦尔达执导的剧情电影,在叙事上具有鲜明的空间叙事特征,影片的叙事结构紧密围绕主人公克莱奥的心理状态和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展开。电影通过精心设计的镜头语言,展现了克莱奥在不同空间中的行动和内心变化,从而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空间在这里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更是推动情节发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元素。电影中的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的交织使用,增加了叙事的深度和复杂性,使观众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人物和故事。本文通过对电影中的镜头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详细分析,揭示空间叙事在影片中的具体应用,并分析这种叙事技巧如何有效地服务于人物塑造。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电影工业不断进步,推动中国电影在叙事策略上不断创新完善,激励电影创作团队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2022年暑期档重磅上映的《独行月球》为中国电影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径:“科幻+喜剧”类型影片。《独行月球》成功地将国产科幻电影推向了新的阶段,充分展现了中国电影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新颖的生产方式。本文将从《独行月球》的叙事构建、叙事模式、叙事视角、叙事主题及视听语言五个方面对其叙事策略进行分析,探索中国科幻电影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影片《妈妈!》作为导演杨荔钠“女性三部曲”中的最后一曲,延续了《春潮》中对于女性主义及母女关系的探讨。两部影片皆突破了将男女置于二元对立局面的传统认知,男性角色仅仅作为客体参与影片叙事的建构。并且,通过“女性化的水隐喻”与“动物化的女性隐喻”两种隐喻手法的运用,电影集中呈现了自然与女性紧密依存的关系,体现出了杨荔钠电影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相似文献   

5.
电影《霸王别姬》和《蝴蝶君》作为两部悲剧类故事片,在社会背景、叙事画面、情绪表达等方面都存在着共通性,并且这种共通性大多是影片中的戏曲、歌剧元素所赋予的。戏曲与歌剧分别作为两部影片的前文本对其中人物塑造、情节推动和主题表达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使电影与戏曲/歌剧呈现出一种相互交织的状态。但同时它们对戏曲、歌剧元素截然不同的再运用策略,也让电影在呈现戏曲、歌剧内容时,仍能保持自身内容和思想的独立,由此得到不一样的悲剧叙事效果。基于此,本文根据前文本分析《霸王别姬》与《蝴蝶君》的表达异同。  相似文献   

6.
加入过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英雄》等多部影片摄制组的黎光,曾经在这些影片制作里,做过场记、助理剪辑师、副导。同时,她也是云南影响的十个美女导演之一。那么,相对于电影的庞大阵容和专业精神,一个小小的DV对于她这样一个专业电影人,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7.
作为2021年春节档上映的影片,《刺杀小说家》的表现似乎并不尽人意,这部被称作继《流浪地球》以来中国电影工业的"第二里程碑"的作品,并没有像前者那样迸发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影片颇具东方审美的视效奇观、叙事中蕴藏的武侠精神与浪漫情怀,以及影片在古与今、实与虚中达成现代隐喻,都使之展现出巨大的可读解潜力,成为一个值得我们...  相似文献   

8.
电影《刺客聂隐娘》讲述了一个女刺客无法杀人的故事,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省略与留白,给观众带来意犹未尽的情绪和感受,体现出导演一贯坚守的以人为中心的东方诗学特色,在体悟与静默中传达意义.本文从文本叙事和视听语言的角度分析“留白”表现手法在影片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留白”在作品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中迈克·菲吉斯导演创作的短片《关于时间2》(ABOUTTIME 2)创新运用数码相机式的长镜头跟拍与分屏剪辑手法,模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个人死后对记忆回溯的真实与虚无贯通,沿着家中“显在的墙”完成影片的叙事与形式表达。与此相对,陈凯歌导演在《十分钟年华老去·小号篇》中压轴出场,创作的短片《百花深处》用传统的线性叙事和快速剪辑为现实中已成废墟的老北京胡同建构出“隐没的墙”。这堵墙没有物质实体,但是它仍旧存在于主体精神层面的回忆当中。  相似文献   

10.
吉尔·德勒兹的《电影Ⅱ:时间-影像》是为数不多从哲学角度解读电影的著作。德勒兹将电影视为思维的运作过程,延伸了电影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电影《地久天长》完美地体现了德勒兹的电影哲学观念,本文主要分析该影片中的纪实美学、非线性叙事、景深镜头、经验叙事模式,并结合“时间-影像”理论,对影片的深层意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深海》围绕抑郁症儿童所做的梦展开,叙述了小女孩参宿在一次大海遇难中实现自我救赎的梦幻历程。从弗洛伊德对梦的解读出发,影片讲述了抑郁症女孩心中一个基于现实又杂糅着想象符号的奇幻之梦;以意识流叙事展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通过角色之间的镜像关系渐进式丰满人物形象;以其对现实和梦幻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实现对类型电影套路范式的突破;精妙的画面效果和故事构思,满足了网生代受众的“想象力消费”需求,其现实精神的内核使得趋于缥缈的、基于“想象力”的梦境故事得以形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  相似文献   

12.
上海“孤岛”时期,由于遭受过战火的侵袭,经历过动荡,彼时电影产业也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发生了变化。在这一时期,起初电影界粗制滥造的影片充斥着银幕,直到1939年由张善琨担任制片,以乐府民歌《木兰辞》为创作文本制作了影片《木兰从军》,电影质量才有所提高。该片一经上映便与先前的武侠、神怪影片产生截然不同的社会反响,在唤醒民众爱国救亡意识的同时,为历史古装片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因此,本文聚焦“孤岛”时期《木兰从军》这一代表性影片,分析片中故事题材的突围、叙事手段的嬗变和思想意识的觉醒,探讨“孤岛”时期历史古装片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13.
《长安三万里》是追光动画十周年之作,是追光动画继新神话《新神榜:哪吒重生》《新神榜:杨戬》、新传说《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系列之后的“新文化系列”的第一部作品,花费三年功夫而成,在上映之后收获了高票房和好口碑。《长安三万里》片长168 min,其以真实人物和历史故事为背景,论述唐代诗人高适和李白之间的友情,影片融入家国理想和个人抱负,并穿插大量中国古典诗歌,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巨大魅力。《长安三万里》整部动画贯穿了“唐风、诗意、壮美、考究”的电影美学风格,带给观众感官和精神之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4.
电影中的人物关系对剧作的主题、冲突、结构、人物塑造及时空意义重大。韩国爱情片的人物关系设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叙事策略,是为迎合观众的审美期待,剧作者进行的虚构,与电影的幻觉叙事相得益彰并与影片的次类型密切相关。本文以《假如爱有天意》中的人物关系设计为例,讲述韩国电影爱情片中的人物关系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5.
网络剧集《摩天大楼》的不俗口碑,是制作工艺、艺术探索和思想意涵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叙事上的创新尤为引人注意.纪传体的结构方式,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也能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问题.作为动漫出现的戏中戏,则在和剧集本身产生互文的同时,生成一种跨媒介的叙事格局.塑造典型女性形象和建构女性群像的叙事策略,也传达出对于女性...  相似文献   

16.
孙玉 《西部广播电视》2014,(15):119-119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中的男性形象主要是“男孩”与“父亲”的变奏,经历着心理创伤的“男孩”形象塑造使故事情节更加丰满,而看似戏份不多,实则无处不在的“父亲”却是电视剧的叙事规则.  相似文献   

17.
李睿珺导演的电影《隐入尘烟》在电影色彩处理和叙事表达上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视角,在影像中展现了别致的地域风情,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笔者主要对影片进行电影色彩与人物建构分析,从电影中呈现的三个主题色彩——黄、红、蓝着手,分析三个色彩营造的环境氛围,以及主人公在世事无常现实下质朴的生活图景与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8.
王璞 《西部广播电视》2023,(19):105-108
《长津湖》作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主旋律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市场收益,以57.75亿元票房位居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名,实现了口碑与票房的双赢。其中,电影的营销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4Ps营销理论分析电影《长津湖》所实施的电影市场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9.
影片通过“场景”和“概述”的交织使用,可以让观众在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落差中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悬疑喜剧《扬名立万》就是通过对两种时间的倒错安排,让观众沉浸在层层剥笋的悬疑快感中。本文以电影叙事学为方法论指引,从时序、时距、频率三个角度分析影片《扬名立万》的重组时间轴策略,阐述其以倒叙和预叙构筑悬疑故事框架,在“场景”与“概述”交替中呈现悬疑的感官刺激,最终在刻意的重复叙述中揭示悬疑背后的隐喻。  相似文献   

20.
电视剧《长歌行》将漫画元素注入电视剧创作的血液中,直接参与叙事,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融合的艺术形式。电视剧与漫画均可视为跨媒介叙事的“目的基因”和“载体”,从漫画到电视剧的动态“跨越”,其内部的叙事元素在技术推动下被转移、改造、重组,二者相互赋能以螺旋上升的态势,传达出更加丰富的意义。本文以电视剧《长歌行》为例,从动力、叙事、审美三个层面,构建漫画改编电视剧新的基因结构模型,试图打开漫画改编电视剧的“生命之谜”,总结出其内在的创作逻辑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