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洛阳居天下之中、九州之腹,境内河山控戴,五水并流,形胜甲于天下。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无不与洛阳的水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水量丰沛的伊、洛河水系,使洛阳成为中国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史学界公认,河洛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和摇篮;专家们则有一个说法,伊、洛河文明就是中国的"两河文明"。洛河是一条文化之河河洛文化博大精深。孕育、发展和繁荣于河洛地区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2.
河洛文化起源于5000年之前,是产生在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是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东与齐鲁文化圈相衔接、南与楚文化圈相衔接、西与秦晋文化圈相衔接、北与燕赵文化圈相衔接,上古至北宋时期的传统文化圈,其核心为夏商周文化。河洛地区先民们所创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代表黄河文明的核...  相似文献   

3.
黄宣 《人民黄河》2006,28(8):22-22
河流滋养人类,孕育文明。世界各民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都离不开河流,因而那些大河才都有“母亲河”的尊称。一套介绍世界各主要江河知识及其所孕育文明的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性丛书———“世界文明摇篮丛书”第一辑,已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发行。“世界文明摇篮丛书”是国家“十  相似文献   

4.
涿鹿之战发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型战争,也是影响中国历史文明进程的重大历史转折之战。本文根据有关记载,汉代画像石以及苗族传说等史料,研究了涿鹿之战的过程。认为黄帝战胜蚩尤的战争是一场以水代兵的水攻战,是掌握了相对先进水利技术的炎黄族战胜以武力见长的蚩尤族的战争。根据有关传说,提出应龙是早期堤堰一类水利工程的化身。涿鹿之战中的"应龙蓄水"为我国历史记载最早的水利工程,进而探讨了我国早期水利工程的起源以及与华夏文明的关系、人类早期的水利活动对文明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欧亚草原青铜文化的家族中,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是蒙古高原的代表类型.20世纪初的草原考古学调查,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初次发现了动物风格的青铜刀剑和牌饰,这些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因与俄罗斯科兹洛夫探险队在蒙古诺音-乌拉匈奴贵族墓和伊沃尔加古城匈奴墓地出土的青铜动物装饰风格相同,按考古学的命名习惯而称之为"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后被用于指称蒙古高原东部陆续发现的青铜器类型.欧洲学者最初曾将鄂尔多斯青铜器的造型及动物装饰母题与较早在外贝加尔地区、米努辛斯克盆地发现的青铜动物风格联系在一起,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纳入"斯基泰-西伯利亚草原青铜器"谱系之中.上世纪50年代以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以及黄河河套、长城沿线陆续发现了同样类型的青铜文物,相伴的出土品明显与《史记》、《汉书》记载的匈奴历史相关联,构成了与俄罗斯草原、匈牙利草原的出土品相衔接的草原动物风格青铜文化链,自此以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就成为欧亚草原文明家族的一位正式成员.  相似文献   

6.
人类水事活动,是人类文明历史灿烂、悲壮、伟大的内容之一.水文化,不仅极其典型、鲜明、系统地体现在中国这个以农为本、“靠天吃饭”的农业大国,而且,也充分地反映了其它国家(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在治水活动中,在缔结人类生存、发展与水的深刻关系中,所具有的文化特点与行为。世界其他各地的水文化内容,丰富而又独到,既是人类千万年文明进程的表现,也是人类在对付自然,保护自己时一种共同的普遍性的心理历程.这里,既有和春秋战国时沈国百姓送美女给河神相似的埃及人为尼罗河姿妇行为,也有和黄钟人一样脸朝黄土背朝天析…  相似文献   

7.
凤翔县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隶属宝鸡市管辖.凤翔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民间艺术积淀深厚,传统文化渊源流长.上个世纪初这里出土了两周时期的青铜器艺术品,而今天的凤翔艺人仍然坚持着具有"周"文化的艺术特色,从青铜器铭文纹饰、饕餮纹饰中汲取营养,运用在泥塑彩绘的创作当中.  相似文献   

8.
李春国 《江苏水利》2014,(8):I0003-I0003
“州界多水,水扬波”,扬州因水而得名、因水而美丽,自古就是一座滨水而建、缘水而发的水城,也是一座“应运(河)而生”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江淮洪水走廊、南水北调源头、气候过渡地带、山平圩区齐全”的特点。江河之水孕育了扬城文明,托起了扬州历史上的数度繁华。  相似文献   

9.
从古代治水析水文化的内涵戴耀昌水是生命之源,生灵之本。人类更是须臾不可缺少。“物竞天择”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同洪荒搏击,创造了以水为中心的物质和精神的宝贵财富。这种物质的和精神的文化现象或者说“水意识形态”就是水文化。水文化是华夏最早、最重要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导读絮语     
·水,乃南昌城的生命基因之一。从昔日“故郡”到当代“新府”,它所走过的道路,一如赣江的流程,有过辉煌,有过困境,《南昌城下驯水龙》将展现给您一幅幅历史的现代的画卷”·由全国421位专家争夺参加,展开对三峡工程14个方圆的审查、论证,力期将近三年之久,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内容之广,实为我国水利工程史上所仅有,他为世界水利工程史上所罕见。震撼历史的抉择》(下)将为您撩开三峡工程的面纱。·三峡诸多文,人类历史达2000多万年,人类祖先留下六千年至更悠及文明文化,随意三峡工程的上马,星青历正、艺术、科学价适的…  相似文献   

11.
张乔珍 《长江建设》2012,(11):42-44
班贝格,熟知它的人称其为“小威尼斯”,位于德国之商,雷格尼茨河之畔,千年的历史文明与自然之美汇聚到一起。就形成了一幅浓郁曼妙的画卷,又因屹立在江河之畔,  相似文献   

12.
水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社会文化和文明之源。水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我们的祖先在战胜水旱灾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建设中,滋育和丰富出水文化的内容,也促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洪水泛滥,毁坏财物、庄稼,破坏人类正常活动,造成人身伤亡,给国家带来祸患。自古至今,洪水是自然界对人类的主要威胁之一,人们把洪水造成的危害和猛兽并列,俗话说“洪水猛兽”,就是此意。中国历史上洪灾甚为频繁,公元前  相似文献   

13.
鱼是人类食用的主要水产品,营养丰富,品种繁多,主要可分软骨鱼类、硬骨鱼类,全世界约有两万余种。我国海洋和淡水鱼类约两千余种鱼。古往今来,形成的华夏鱼文化,历史悠久,绚丽夺目。最早的养鱼国家。举世公认,中国是世界上淡水养鱼最早的国家。河南省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有“有圃渔,十一月……”的记载,可见我国商代晚期就开始池塘养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养鱼专著。春秋末年,范蠡在江苏无锡利用太湖水域进行人工养鱼,公元前475年,他搜集民间养鱼经验,结合实践,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养鱼专著《陶朱公养鱼经》。书中对养…  相似文献   

14.
试论无锡古运河的文化价值与“申遗”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琳 《江苏水利》2008,(1):47-48
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工程,它与万里长城齐名,勾画出中华大地上一撇一捺一个骄傲的“人”字。作为当今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它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是中华民族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一条历史之河、文化之河,更是一条鲜活的、流动的、发展的文化经济黄金水道。千年流淌的大运河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  相似文献   

15.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中国文化之源。水,造就了雄奇的长江三峡,也孕育了摧灿的长江文化。我国古代十分重视水,对水之关注与研究犹胜现代。《尚书·洪范》将水列为五行之首:“五行:一口水。”并释其性云:“水日润下。”古人深知,水若不润下,则向上腾流,暴出泛滥,江河逆溢,演绎成灾。所以,水失其性的显著之象,就是出现大水,就是祸害人类的洪灾。对于中国人,特别是对于聚居在长江中、下游的中国人来说,1998,可谓是一个最不吉利的大凶大灾之年。入夏以来,一次高过一次的超历史纪录的洪峰,从上游。川江汹涌咆啸而来,滔天之浊浪…  相似文献   

16.
文明依水而生、依水而盛。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水文化的发展史。回顾以黄河、长江为中心的大河文明,治水的历史深邃而悠长。治国先治水,有土才有邦。黄河、长江滋生了令世界敬仰的中华文化,而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大运河等一系列堪称世界的‘经典水利工程”,可谓居其首功。大禹、李冰、王景等古代治水英雄的背后,闪烁的是中国人治水理念的光辉。  相似文献   

17.
五千年前宁绍平原的特大洪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文献《尚书》中记载着远古时代中国大地上曾经发生的一场特大洪水的故事,《尚书·尧典》是这样描写水灾的情景:“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翻译成现代汉语意为,暴雨连天,江河横溢,摧枯拉朽,地动山摇。水势之大、之猛与1998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达的历史进程中,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在同水的斗争中,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无数奇迹和水利科学成果,谱写了一部治水的英雄篇章,并形成为中国繁荣文化之林中一株独秀的“水文化”,水利史又是水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刘擎 《给水排水》2022,(4):167-168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日益紧张。这其中包括生态的失衡、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枯竭等,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水是人的生存之本,是文明的摇篮,江河、湖泊、大海等水生态不仅是地球的景观,更是一个民族文化与历史的沉淀,是宝贵的教育资源。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国土开发利用失衡,水生态问题严峻。在相关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中,  相似文献   

20.
巫溪位于四川东部,即川、陕、鄂边题深山峡谷界连的大宁河中上游。大宁河古名巫溪,巫溪县由此而得名。巫溪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有着灿烂的文化,巫溪民间刺绣就是其中一朵摧魔夺目的艳丽之花。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据古墓出土帛画和刺绣等实物,可推知刺绣工艺在中国至少有两三干年以上的历史。号称中国“四大名练”的苏绣、湘绣、蜀绣、粤绣,早已驰名中外,而巫溪刺绣的鲜为人知,也许正是它的原始古朴和地方闭塞的缘故。笔者近年在大宁河上游,发现有众多的挑花制品流传在民间,正经受着现代文化的冲击。例如:罩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