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片通过“场景”和“概述”的交织使用,可以让观众在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落差中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悬疑喜剧《扬名立万》就是通过对两种时间的倒错安排,让观众沉浸在层层剥笋的悬疑快感中。本文以电影叙事学为方法论指引,从时序、时距、频率三个角度分析影片《扬名立万》的重组时间轴策略,阐述其以倒叙和预叙构筑悬疑故事框架,在“场景”与“概述”交替中呈现悬疑的感官刺激,最终在刻意的重复叙述中揭示悬疑背后的隐喻。  相似文献   

2.
作为2021年下半年的黑马电影,《扬名立万》融合了多种元素:剧本杀、元电影、喜剧、悬疑。影片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巧妙的构思、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一大批受众。本文将从创作手法、人物形象以及影片的多重内涵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扬名立万》这部电影,揭示影片中人性的善,探究导演对电影艺术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栾伟琦 《西部广播电视》2023,(7):167-169+240
《四海》是2022年春节贺岁档的电影,在播出以前就获得了很多人关注,但是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以后,《四海》的口碑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电影评分在后期也逐渐降低,随之而来的就是《四海》的票房惨淡。但是,《四海》这部电影有着非常浓厚的内涵,细细品味也会回味悠长。为此,本文将结合《四海》的叙事形态与叙事策略等,细致分析这部电影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4.
媒介融合背景下,技术与终端、内容与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强化了电影创作者、电影叙事内容与受众之间的联系。本文结合媒介融合对IP电影叙事创作及传播的影响,以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分析其所采用的打造鲜明符号、创作新式情节、构建现代叙事观及观众参与创作等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地位的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品牌形象也越来越重要。《中国一分钟》作为国家形象片,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成就。本文从叙事符号和叙事空间两个维度对以《中国一分钟》为代表的新时期国家形象片展开分析,总结受大众欢迎的原因,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国家形象片的制作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纪录片《共和国医者》讲述中国医者一生用热血和求知铺就革命、建设、救治之路的感人故事,具有较强的政治教育意义与主流宣传氛围。本文以纪录片《共和国医者》为研究对象,以叙事学为根基,通过分析其叙事主题、叙事语言、叙事视角及叙事价值,发现该纪录片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融入个人成长中,真实还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医学界从艰难走向光辉的峥嵘岁月,也为广大观众提供回溯党指引下我国医学百年发展脉络的机会,承担了记录与传承历史的重任,为讲好中国医学故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各种数字技术的发展,声音早已成为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不仅是电影讲好故事的重要要素,更是电影意义实现的必要手段。如今,声音在电影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的手段也更多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声音设计。本文旨在结合影片《地心引力》,分析其在声景设计这个角度下的亮点,探究声景对影片叙事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电影《告白》上映伊始,就在电影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在各大电影评分网站的评分趋于两极化,许多网友质疑其阴暗、非主流的价值观。本文从价值观冲突、叙事风格、视觉设计等方面对《告白》进行分析,强调艺术作品的“再现”功能,明确价值观传递并不是影视文学作品的必备功用。  相似文献   

9.
2012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转折点,电影产业在国家的产业化政策的引导下和市场需求的调控下,中国电影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在这样宏观的背景下,类型电影作为中国电影产业较为薄弱的一部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梳理和总结中国新时期的类型电影叙事策略的运用,对类型电影的新发展有着相当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的电影音乐,能够增强电影的情感表达,通过音乐的起承转合增加影片的悬念感,帮助观众快速融入故事情节并产生情感共鸣。本文基于电影音乐的特点以及艺术功能,分析《教父》系列电影中使用的音乐在渲染气氛、抒发情感、人物塑造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并重点围绕电影音乐对于电影人物塑造的作用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影视从业者提供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产科幻电影起源于1938年,在经历了数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的形势下,国产的科幻电影也在进步与发展。1938年,我国第一部科幻电影《六十年后上海滩》诞生,为后续科幻电影的发展与革新起到了重要的借鉴意义。虽然国产科幻电影在起步阶段发展缓慢,但科幻电影一直在稳步前进,在2019年以《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为代表的国产高质量科幻电影横空出世,其中《流浪地球》在空间叙事和构建视效奇观上突破了传统科幻电影的困境,同时展现了鲜明的人文关怀精神。本文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分析电影的物理空间叙事和心理空间叙事,论述空间叙事视角下电影的人文关怀表达,阐述电影空间叙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电影《PTU》继承了银河映像一贯的美学风格,同时运用更加极致的视听元素对叙事空间的建构进行了探索,即黑色掩盖下的光影视觉中心、有限时空下的剧情发展、符号化的造型意象,将影片的黑色风格推向极致与浪漫化。相比以往二元对立的中国香港警匪电影,《PTU》中多维叙事空间建构的视听表征使得电影中人物形象、身份的属性比较模糊,这对杜氏电影甚至对香港本土警匪类型片的创作与研究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16年上映的《驴得水》与2019年上映的《半个喜剧》都是由开心麻花团队制作的电影,两部作品虽然都被贴上了喜剧片的标签,但片子中的场景设定、人物塑造以及主题表达方面带给观众更多的是"笑中带泪"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在电影艺术领域,蒙太奇是组接和构成的意思。它具有三层含义:其一,从技术层面上看,蒙太奇就是剪辑;其二,从艺术层面上看,蒙太奇是指电影的基本手段和叙事方式;其三,从美学层面上看,蒙太奇是一种区别于文学、音乐等的独特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蒙太奇可分为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叙事蒙太奇主要是交代情节和展示事件,表现蒙太奇则通过镜头组接产生一种单个镜头所不具有的丰富含义,再利用镜头间的对列、呼应、对比和暗示等手段,以表现某种情感或思想,给观众造成冲击,激发其联想和思考。本文主要从第二层含义出发,通过对比叙事和符号化叙事,分析其运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主流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内容架构,与时代主旋律相结合,兼顾受众的人文诉求和情感期许,融合了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的创作特点,成为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最具影响力的电影类型之一。以受众需求为基本导向,当下新主流电影在叙事角度、叙事题材、叙事类型与审美等方面呈现出新的创作特点:个体化叙事满足了受众的认知、情感需求;转变叙事题材,平民英雄的塑造满足受众的自我评价需求;丰富的叙事类型与多元审美,顺应了受众参与社会与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部“文献记录式全景叙事”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肩负着社会认知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影片将伍万里作为主要叙事视点,为观影者勾绘出第七穿插连里一个个生动真实的英雄形象,体现出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另外,影片一改过去“神化”英雄的方式,塑造出一个个既拥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也有着对战争“二次恐惧”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选取伍千里和伍万里进行分析,探讨《长津湖》塑造了什么样的英雄形象,又是如何通过人物塑造来发挥教育功能,激发观众爱国热情的。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国产黑色电影在质量和口碑上都呈现上升趋势。黑色电影在反映社会、人性等方面有着统一的影像风格,但在叙事手法上有着不同的结构与技巧。本文将以国产黑色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空间叙事、叙事结构和符号隐喻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出国产黑色电影独特的叙事策略,从而探究国产黑色电影本土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电影的乡土叙事是立足乡村生活现实所展开的开放式叙事,既不逃避乡土的落后,也不忽略乡土的自然淳朴之美,体现出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之间的观照与反思。在中国电影乡土叙事的研究中,相对于农村题材电影而言,乡土电影更具包容性和多元性,承载着更高的文化审美价值和现实批判价值。本文将立足乡土电影中的代表作品,从叙事空间、人物形象、文化折射三个层面对当代中国电影的乡土叙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电影工业不断进步,推动中国电影在叙事策略上不断创新完善,激励电影创作团队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影片。2022年暑期档重磅上映的《独行月球》为中国电影开创了一条新的路径:“科幻+喜剧”类型影片。《独行月球》成功地将国产科幻电影推向了新的阶段,充分展现了中国电影强大的生产能力和新颖的生产方式。本文将从《独行月球》的叙事构建、叙事模式、叙事视角、叙事主题及视听语言五个方面对其叙事策略进行分析,探索中国科幻电影的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