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合成了2种新5-溴水杨醛亚胺Schiff碱配体及其与铜(Ⅱ)的2种新配合物,其结构与组成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所表征。初步抑菌实验表明,这4种化合物对多种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活性。且比结构改造前的水杨醛亚胺合铜(Ⅱ)配合物具有抗菌谱广、活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5—氯水杨醛亚胺合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翠英  赵全芹 《化学试剂》1999,21(5):304-305
合成了2种新5-氯水杨醛亚胺席夫碱及其与铜(Ⅱ)的2种新配合物,它们的组成与结构已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所证实。初步抑菌试验表明这4种化合物对多种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新5-溴水杨醛亚胺席夫碱配体及其与铜(Ⅱ)的配合物,并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所表征。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测得了它们抑制细菌生长的最小浓度。结果表明,Schiff碱对几种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配合物比配体有更高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柳翠英  赵全芹 《化学试剂》2000,22(3):173-174
设计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N-(2-羟基乙基)-5-溴水杨醛亚胺合铜(Ⅱ)等3种配合物。其组成与结构已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初步抑菌试验表明3种酚物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溶液法,设计合成了3,5-二溴水杨醛缩乙醇胺席夫碱及其铜(Ⅱ)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技术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和确认.以催化活性为指标,考察了3,5-二溴水杨醛缩乙醇胺、3,5-二溴水杨醛缩氨基甲磺酸、3,5-二溴水杨醛缩牛磺酸3种席夫碱的铜(Ⅱ)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抗坏血酸的反应,结果表明3种席夫碱铜(Ⅱ)配合物均具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催化功能,催化效果为乙醇胺席夫碱铜(Ⅱ)配合物>氨基甲磺酸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牛磺酸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研究了乙醇胺席夫碱铜(Ⅱ)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抗坏血酸的反应动力学,并初步探讨了催化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铜(Ⅱ)离子诱导N-亚水杨基-4-氨基-3,5-二溴苯磺酰胺Schiff碱水解合成了双水杨醛合铜(Ⅱ)配合物。结构测试表明,双水杨醛合铜(Ⅱ)配合物是一个以Cu(Ⅱ)离子为对称中心的四配位平面四边形,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a=0.8646(3)nm,b=1.1231(2)nm,c=1.1146(4)nm;α=74.294(8)°,β=88.6715(6)°,γ=86.9573(7)°,Z=2,最终偏差因子R_1=0.0592,ωR_2=0.1770,并通过分子间的作用力形成三维网状空间结构;抗肿瘤活性检测表明,双水杨醛合铜配合物对MCF-7、HepG2、Hela、PC-3和KB肿瘤细胞均有的抑制活性,并强于配体水杨醛。  相似文献   

7.
3,5-二溴水杨醛Schiff碱及其铜(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抑菌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设计合成了以3,5-二溴水杨醛Schiff碱为配体的3种铜(Ⅱ)新配合物,其组成与结构由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所表征。初步抑菌实验表明,合成的化合物对所试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5-氯水杨醛、N,N′-二甲基乙二胺和多聚甲醛合成N,N′-二甲基-N,N′-二(3-甲酰基-5-氯水杨醛)乙二胺(1),化合物1与乙二胺、醋酸铜、高氯酸铅通过模板反应缩合制备了不对称大环铜(Ⅱ)配合物(2),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配合物2晶体(CCDC:787806)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铜(Ⅱ)离子与大环中两个亚胺氮原子、两个酚羟基的氧原子形成4配位。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种含异噁唑环和呋喃环的新型酰腙的Cu(Ⅱ)配合物,通过红外、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研究了该配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同时测定了铜配合物对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铜配合物的水溶液在484 nm处呈现一强蓝色荧光发射峰。铜配合物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抑菌活性明显优于配体。该配合物兼有荧光性能和抑菌活性,可应用在材料科学、光动力学疗法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了水杨醛缩氨基硫脲Cu(Ⅱ)、Pb(Ⅱ)、Mn(Ⅱ)和Co(Ⅱ)的配合物.通过1H NMR、IR和UV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其抑菌活性做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蔡丽华  张丹  黄丽芬  朱静静 《广东化工》2010,37(12):212-213,215
文章首先合成了水杨醛双SchiffN,N’-双(2-水杨醛亚胺基乙基)-2,6-吡啶二甲酰胺(Iia),并以它为配体合成了铜配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固体培养基抑菌圈法和液体培养基比浊法对了Schiff碱及其铜配合物进行抗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水杨醛双Schiff碱及其铜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活性,并且水杨醛双Schiff碱铜配合物的抗菌活性比水杨醛双Schiff碱的抗菌活性强。  相似文献   

12.
以2-丁酮、氰基乙酸乙酯、二乙胺和硫为原料,乙醇为溶剂,在适当的温度下,反应一定的时间,合成了4,5-二甲基-3-乙氧羰基噻吩胺,将该噻吩胺与水杨醛反应合成了相应的Schiff碱配体,然后将该配体分别与铜(Ⅱ)、铁(Ⅱ)、锌(Ⅱ)、锰(Ⅱ)、钴(Ⅱ)、镍(Ⅱ)金属离子进行反应,合成了相应的6种过渡金属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电导率测定、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抗菌活性强于Schiff碱配体。  相似文献   

13.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极性单体共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暴峰  张玲  桂国球  伍青 《现代化工》2003,23(4):20-23
综述了以后过渡金属配合物为主催化剂的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催化剂的新研究进展 ,涉及Ni、Pd的α-二亚胺阳离子配合物、Ni、Pd的水杨醛亚胺型配合物以及其他Ni、Pd、Fe和Co结构的配合物催化剂的合成、结构、对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的性能和机理等。指出后过渡金属催化方法与其他活性聚合方法连用的新方法是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4.
以2,4-二取代苯酚与多聚甲醛为原料,在氯化镁和三乙胺催化下反应,合成了一系列3,5-二取代水杨醛衍生物,然后与2-甲基环己胺进行醛胺缩合得到水杨醛亚胺配体,再与四氯化锆四氢呋喃配合物配位,得到4种水杨醛亚胺锆配合物催化剂。利用~1HNMR、~(13)CNMR、元素分析、质谱对合成的配体和金属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考察了配体结构对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AO为助催化剂,在n(Al)∶n(Zr)=50 000∶1、聚合温度为50℃的条件下,增大酚氧邻位的位阻可提高催化活性,活性达到308×10~6g PE/molZr。  相似文献   

15.
以水杨醛和2-嘧啶胺为原料,制得2-嘧啶胺水杨醛Schiff碱配体,将该配体分别与锌(Ⅱ)、铁(Ⅱ)2种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生成相应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电导率测定、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上述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2-嘧啶胺水杨醛Schiff碱及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与理论结构相符。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逐滴反应法合成了两种新型的赖氨酸水杨醛Schiff碱稀土金属配合物[In(Lys-Sal)、Th(Lys-Sal)]。应用电导率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方法表征,讨论了配合物的可能组成和结构,并进行抑菌活性的相关探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枯草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两种方法首次成功合成了3-(5’-甲基-4-异噁唑基)-4-氨基-5-巯基-(4H)-1,2,4-三氮唑,并以其为配体进一步合成了铜配合物。通过1H NMR、IR等对配体和铜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确认,并测定了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体和铜配合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菌种都有抑菌活性,而铜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比配体更强。  相似文献   

18.
付超  赵伟  陈瑶  肖作安 《广东化工》2012,39(6):30+34-30,34
合成了水杨醛缩间硝基苯胺Schiff碱及其Cu(Ⅱ)、Fe(III)两种配合物,并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四种配合物对黑曲霉、木霉、立枯丝核菌、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四种菌种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Schiff碱和Cu(Ⅱ)、Fe(III)两种配合物对四种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Cu(Ⅱ)、Fe(III)两种配合物对木霉抑菌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李艳  曾志刚  彭艳红 《应用化工》2014,(10):1778-1780
采用逐滴反应法合成了一种新的L-赖氨酸水杨醛Schiff碱金属配合物[Ni(Lys-Sal)]。应用电导率测定、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表征方法,讨论了配合物的可能组成和结构,并进行抑菌活性的相关探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绿脓杆菌的抑菌活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五种新的2-胺甲基苯并咪唑水杨醛Schiff碱(amb-sal)配合物:[Cu(amb-sal)Cl]Cl(1)、M(amb-sal)2(M=Co、Ni、Mn和Zn)(2~5),其组成和结构经IR、Uv-Vis、元素分析和摩尔电导率表征。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了schiff配体和1~5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在试验浓度下,虽然amb-sal的抑菌活性较低,但其与五种金属离子配位后抑菌活性明显增强,表明amb-sal与金属离子间存在配位协同作用,即配位作用提高了1~5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