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在37°C,μ=0.1 mol/L KNO3, 30%二氧六环/水(体积分数)条件下,Cd(IP)(Aa)+三元配合物的平衡常数lgβ及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表征常数ΔlgK和lgX.其中IP为咪唑邻啡FDEC啉,Aa-分别为丙氨酸(Ala-)、α-氨基己二酸(Ami-)、精氨酸(Arg-)、赖氨酸(Lys-)和酪氨酸(Tyr-).实验结果表明,Ami-、Arg-、Lys-和Tyr- 4个体系配合物ΔlgK和lgX均比相应的Ala-体系大.从配体间的电子效应、疏水效应和氢键作用等方面对配合物的额外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化学世界》2001,(9):456-458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在37°C,μ=0.1mol/LKNO3,30%二氧六环/水(体积分数)条件下,Cd(IP)(Aa)+三元配合物的平衡常数lgβ及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表征常数ΔlgK和lgX.其中IP为咪唑邻啡  相似文献   

3.
应用 p 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配合物 Zn( Aa) 2 [Aa-=L- val(缬氨酸根 ) ,L- phe(苯丙氨酸根 ) ,L- trp(色氨酸根 ) ,L- tyr(酪氨酸根 ) ]在水和 2 0 %、40 %及 60 %二氧六环 /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t=2 5℃ ,c=0 .1 mol/L Na Cl O4]。配合物 Zn( Aa) 2 相对于母体配合物 Zn( Aa) + 稳定性用Δlog K=log KZn( Aa)Zn( Aa) 2 - log KZn Zn( Aa) 表示。结果表明 :与 L-丙氨酸 ( L- ala)配合物 Zn( L- ala) 2 相比 ,所有这些氨基酸配合物 Zn( Aa) 2 均具有相对较大的 Δlog K值 ,表明这些配合物分子内存在着额外的稳定化作用。这种稳定性化作用可能主要归因于配合物分子内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作用 ,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氨基酸侧链结构及溶剂极性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雷克林 《化学世界》2006,47(7):395-397
制备了2-氨基嘧啶(AP)与镍的配合物Ni(AP)2Cl2,并对其组成进行了测定,采用具有恒温环境的溶解-反应量热计,分别测定了298.15 K时[NiCl2.6H2O(s) 2AP(s)]和Ni(AP)2Cl2(s)在100.00 mL 2 mol/L HCl溶液中的溶解焓。通过设计热化学循环得到2-氨基嘧啶(AP)和氯化镍反应的反应焓ΔrHmΘ=21.17±0.09 kJ/mol,进而计算出配合物Ni(AP)2Cl2在298.15 K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ΔfHΘm[Ni(AP)2Cl2,(s),298.15 K]=-458.82±3.41 kJ/mol.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四 - (4-甲氧基苯基 )卟啉及其锰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归属了它们主要红外吸收峰。同时 ,用等温热重法讨论了标题化合物的热寿命 ,得到了失重 5%、7%、1 0 %时的寿命方程分别为 :lgτ=1 .4938× 1 0 4 /T- 2 4 .5887;lgτ=1 .830 2× 1 0 4 /T- 30 .0 757;lgτ=1 .8540× 1 0 4 /T- 30 .2 4 79。  相似文献   

6.
李可群 《浙江化工》2010,41(10):22-24
提出了配合物萃取平衡计算公式1gD=1gKe+n1g[HL(0)]+npH和pH1/2。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分别为lgλMLn2+Σni=2(lgKl-lgKi)和lgλMLnΣni=2(lgKl-lgKi)。提出了应用范围更广的配合物萃取平衡计算公式为:lgD=lg(KeλbHL)/(βbKba)+(n-b)lg[HL(0)]+(n-b)pH,式中b为水相中浓度最大配离子的级数。两个配合物体系被用于计算,其结果与计算机直接求解萃取平衡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7.
以2-(2-氨基苯基)苯并咪唑(L2)和K2PtCl4为原料反应合成铂配合物[Pt(L2)2Cl2]·H2O(L2-Pt),并获得其晶体结构。在生理条件下(pH 7.40),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L2和L2-Pt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L2和L2-Pt通过静态猝灭方式引起BSA荧光发生猝灭,在298、304、310 K这3个温度下,L2-Pt对BSA的猝灭率及猝灭常数均大于L2。焓变(ΔH)、熵变(ΔS)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表明,L2与BSA间的作用力主要是疏水力(ΔH>0、ΔS>0),结合是自发进行的(ΔG<0);而L2-Pt与BSA间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ΔH<0、...  相似文献   

8.
高恩君  葛欣等 《化学世界》2001,42(9):456-458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在37℃,μ=0.1mol/L KNO3,30%二氧六环/水(体积分数)条件下,Cd(IP)(Aa)^ 三元配合物的平衡常数lgβ及相对于二元配合物的表征常数△lgK和lgX。其中IP为咪唑邻啡Luo啉,Aa^-分别为丙氨酸(Ala^-)、α-氮基已二酸(Ami^-)、精氨酸(Arg^-)、赖氨酸(Lys^-)和酪氨酸(Tyr^-)。实验结果表明,Ami^-、Arg^-、Lys^-和Tyr^-4个体系配合物△lgK和lgX均比相应的Ala^-体系大。从配体间的电子效应、疏水效应和氢键作用等方面对配合物的额外稳定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以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SMA)为增容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混物进行研究;采用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试验机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PET/ABS/SMA共混物的流变行为,并对其lgγw~lgτw、lgηa~lgγw、lgηa~1/T曲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60~266℃及剪切应力为24.5~73.5 MPa时,PET/ABS/SMA共混物均为假塑性流体;增容剂SMA的加入明显地降低了共混物的非牛顿指数(n),并且使PET的黏流活化能(ΔE)较大幅度的升高,但过量的SMA会使ΔE下降。随着SMA的增加,共混物的黏度先增加后减小,SMA用量达到5%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4-甲基-2-(α-甲基苄基)酚铷钾萃取反应机理及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卤水中的铷钾得到有效分离,文中研究了4-甲基-2-(α-甲基苄基)酚/脱芳溶剂油在碱性溶液中萃取铷、钾中的反应机理。通过考查分配比与p H值以及萃取剂浓度的关系,采用斜率法与饱和容量法测得了萃合物的组成为MOR·2ROH(M为K~+或Rb~+),确定了萃取反应方程式,证明了该萃取反应为阳离子交换机理,求得表观平衡常数K(Rb)=30.20,K(K)=14.79。通过考查分配比与温度的关系,求得萃取熵ΔS(Rb)=-128.94 J/(K·mol),ΔS(K)=-85.83 J/(K·mol);萃取焓ΔH(Rb)=-29.49 kJ/mol,ΔH(K)=-18.59 kJ/mol;吉布斯自由能ΔG(Rb)=-8.31 kJ/mol,ΔG(K)=-6.57 kJ/mol,证明萃取反应为放热反应,铷的萃取能力大于钾。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铜(Ⅱ)-氨基葡萄糖-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298±0.1 K,I=0.10 mol/L KNO3条件下铜(Ⅱ)-氨基葡萄糖-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结果表明,在铜(Ⅱ)-氨基葡萄糖-α-氨基酸三元体系中,生物配体氨基葡萄糖和α-氨基酸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α-氨基酸的碱性及二元配合物稳定性之间存在直线自由能关系。  相似文献   

12.
钟国清 《云南化工》2002,29(3):13-16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半胱氨酸与碘化砷、氯化锑、碘化锑、氯化铋、碘化铋的配合物 ,其组成为 :ML3X3(M =As、Sb、Bi,L =Cys ,X =I、Cl) ,通过XRD谱的研究说明配合物的形成。这些配合物在空气中稳定 ,不吸湿 ,微溶于水。As(Cys) 3I3配合物的晶胞参数为 :a=1.1743nm ,b =0 .6945nm ,c=1.682 2nm ,β =95 .2 8° ,V =1.3 661nm3;Sb(Cys) 3Cl3配合物的晶胞参数为 :a =1.2 0 5 1nm ,b =0 .6792nm ,c =1.685 0nm ,β =95 .79° ,V =1.3 72 1nm3,其晶体结构均属于单斜晶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动态平衡法,在293.15~332.80 K、常压下,测定了双季戊四醇(DPE)在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三种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结果表明:DPE在不同质量分数的水+(甲醇、乙醇、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体系温度升高而增大;同一温度下,其在所选取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随着甲醇、乙醇或异丙醇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λh方程、两参数方程与Apelblat方程均能够对所测定的溶解度数据进行较好的关联;通过修正的van’t Hoff方程计算得到DPE在所选取溶剂体系中Δsol H 0、Δsol S 0和Δsol G 0均大于零,表明DPE在所选取溶剂体系中的溶解过程为吸热、熵增的非自发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HCl介质中,甲巯咪唑分子中的巯基将Fe~(3+)还原为Fe~(2+),生成的Fe~(2+)与[Fe(CN)_6]~(3-)反应生成Fe_3[Fe(CN)_6]_2縢氏蓝配合物,使体系在730 nm处出现一个最大吸收峰。随着甲巯咪唑浓度的增大,形成的蓝色配合物逐渐增多,导致体系730 nm处的吸光度线性增大,据此建立了间接测定甲巯咪唑的分光光度法。在选定条件下,甲巯咪唑浓度(C)在0. 167~2. 00 mg/L范围内与730 nm处的吸光度增大量(Δ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ΔA=0. 2533C+0. 027,相关系数(R)为0. 9986。该方法可应用于甲巯咪唑药片中甲巯咪唑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酸性介质中,铁(Ⅲ)与硫氰酸钾生成最大吸收波长为445nm的血红色配合物,加入的硫普罗宁将溶液中的Fe(Ⅲ)还原为Fe(Ⅱ),导致溶液吸光度减小。测定配合物溶液与硫普罗宁反应前后的吸光度记为A0、A,吸光度变化值ΔA=A0-A。结果表明,加入的硫普罗宁浓度c(x/mg·m L~(-1))在0~0.14 mg·m L~(-1)范围内,与ΔA(y)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8149x+0.0006,线性相关系数r=0.9997。方法用于硫普罗宁肠溶片中硫普罗宁含量的测定,结果与国家药品标准测定结果相近,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pH 5.0 BR缓冲液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8-羟基喹啉-5-磺酸与Pb2+相互作用形成配合物,导致体系的共振光散射(RLS)强度增强,且在8.01×10-8~1.2×10-5mol/L范围内,体系ΔI强度与Pb2+的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ΔF=–91.23+61.21c(×10-6mol/L),相关系数r=0.997 6,检出限为2.40×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15%~4.01%。用于环境中水样的测定,回收率在96.3%~99.6%。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7.
以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作为配体与六水硝酸锌在无水乙醇中进行反应,制得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滴定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结合盐效应实验研究了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对溴化乙锭小牛胸腺DNA(EB-ctDNA)体系的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根据修正的SternVolmer方程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两者的结合常数,并结合Van’t Hoff方程计算出相应的热力学参数,焓变值(ΔH=-34.07kJ/mol)和熵变值(ΔS=-50.91J·mol~(-1)·K~(-1))表明氢键和范德瓦尔斯力是维持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EB-ctDNA复合物稳定的主要作用力;2-羰基丙酸水杨酰腙锌(Ⅱ)配合物与ctDNA主要作用方式为嵌插作用,而不是沟槽作用和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了铂-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中铂的存在价态,采用X射线荧光分析(XRF)测试了其中铂的含量。结果表明,铂-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中铂的价态与在其配合物中的含量相关:铂含量高,价态高,在配合物中表现为+2价;铂含量低,价态低,在配合物中表现为0价。XRF测试铂含量时,铂的质量浓度在0.375~7.5 mg/mL范围内时标准曲线的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3;当配合物中的铂含量低时,XRF测量值与设计值几乎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张伟  毛伟  郝志军  吕剑 《化学工程》2013,(6):25-29,4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下估算了2-氯-1,1,1,2-四氟丙烷(HCFC-244bb)气相脱氯化氢合成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反应体系中部分物质的标准生成焓ΔfHmΘ、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mΘ和等压热容Cp,m,计算了不同温度下各独立反应的反应热ΔrHmΘ、吉布斯自由能变ΔrGm和平衡常数ln K,考察了温度、压力和原料摩尔比对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HCFC-244bb脱HCl合成HFO-1234yf的反应为吸热反应,ΔrGmΘ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高温、低压、高原料摩尔比有利于HFO-1234yf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5种已知分子量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作为标准试样,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流动相的体系中,进行凝胶渗透色谱(GPC)的淋洗实验。通过对5组不同分子量的由二苯醚四酸二酐(ODPA)和二氨基二苯醚(ODA)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体系中聚合而成的聚酰胺酸进行实验,测定PAA(ODPA/ODA)的分子量及特性粘度[η],以各个样品的lg[η]对lg M作图,得到的直线斜率是α,截距是lg K。最终得到PAA(ODPA/ODA)在DMAc体系中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K1和α1,K2和α2的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