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球铁件孕育块瞬时孕育工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永成 《现代铸铁》2006,26(5):15-18
简要叙述孕育的基本原理,介绍砖块式孕育剂的化学成分、规格及使用方法。用该孕育块分别放在直浇道底部和浇口杯底部并进行了型内孕育和浇口杯孕育工艺试验,浇注质量为6t的厚大断面球铁件,结果石墨数量增加,尺寸变小,消除了碳化物,提高伸长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几种不同的型内孕育块成型工艺特点的分析对比,提出了压力成型型内孕育块工艺,并对其成型参数作了介绍。试验表明,采用压力成型的孕育块具有良好的孕育效果,满足薄壁铸态铁索体球铁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离心铸造球墨铸铁管生产中,为防止共晶渗碳体析出,改善球化,增加石墨球数,提高力学性能,采用了三次孕育:(1)包内孕育;(2)浇注时随流孕育;(3)型内孕育。取得了较好的孕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球墨铸铁,良好的孕育可以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增加石墨球数.孕育处理不仅涉及到孕育剂的种类,也和孕育方式密切相关.近年来,孕育块孕育处理以其比其它的孕育处理孕育衰退小,而且孕育更加均匀等方面的优点,正在得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为避免因被孕育的铁液在浇包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导致的孕育衰退,使铸件产生麻口和白口、降低铸件综合力学性能的现象的发生,通过用硅钡复合孕育剂取代75SiFe孕育剂孕育铁液,在相同生产工艺条件下,进行消除白口倾向作用的大小、抗孕育衰退的能力、力学性能对比、阶梯试块作壁厚敏感性试验、应力框铸造收缩应力试验等生产工艺性试验对比。结果表明,硅钡复合孕育剂孕育长效,衰退速率低,白口倾向小,石墨化能力强,改善了石墨形态,可明显增强铁液抗孕育衰退的能力,提高了铸件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生产的球铁件常发现石墨呈蠕虫状 ,用大包的底部铁液浇小件时 ,石墨球降级严重。因此提高球铁孕育效果 ,防止孕育衰退 ,是不容忽视的问题。1 原铁液成分在铸件不形成碳化物条件下 ,尽可能使原铁液含Si和CE值保持较低水平。原铁液经孕育处理后避免石墨漂浮或粗短、蠕虫状石墨出现。原铁液含硫过少 (0 .0 2 5 %~ 0 .0 3% ) ,氧的溶解度增加 ,Mn/S之比也增大 ,这些都会稳定渗碳体并阻碍石墨化。生产球墨铸铁不能刻意追求低S铁液。用冲天炉生产球铁建议硫含量在 0 .0 5 %~ 0 .0 6 %。2 冲天炉送风含水量梅雨时间长 ,大气中含水份高达 15…  相似文献   

7.
高镍球铁的球化、孕育工艺的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杰兵  王逸民 《铸造技术》2004,25(6):432-433
采用热分析的方法分析高镍球铁的球化、孕育效果及球化衰退过程中温度-时间曲线特征点的变化;对高镍球铁的球化衰退时间进行具体的试验分析.结合金相组织照片对石墨形态变化过程进行观察和验证.结果表明:MgNi球化剂球化效果良好,在4~6 min内浇注不会产生球化衰退.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含有Sr、Bi的孕育剂和"一次孕育+随流孕育"处理工艺对球铁汽车转向节铸件及Y型试块中石墨形态、基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Sr的孕育剂处理后基体组织中存在"牛眼状"铁索体和大量的珠光体,伸长率和冲击韧性低下;用含Bi的孕育剂处理后基体组织中有较多的铁素体,经过"一次孕育+随流孕育"处理后主要为铁素体组织.后两种工艺处理后,石墨球数量多、球化率在80%以上,球铁的综合力学性能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较大型球铁件铁液的喂线孕育及球化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球铁件孕育及球化处理情况,提出采用喂线法孕育及球化处理较大型球铁件铁液,以防止球化衰退。  相似文献   

10.
1前言在铁水中加入少量硅基细粒状物(孕育剂),可增加结晶核心,促进石墨的形成,以消除共晶渗碳体,并有助于不同断面形成均匀的组织、有助于性能的提高和加工性能的改善,这就是孕育效应。其作用远超过成分的改变。但随着孕育剂加入铁水的时间延长,孕育效应也逐步消失。一般认为,在铁水中不含有林的情况下,孕育后的最初五分钟内,其效应就失去50%,而在15至30分钟后,孕育效应就消失殆尽。在有体的情况下,衰退现象要缓慢很多.但孕育的最佳效果,是在当孕育刘刚溶入铁水时间不长的时候.所以人们力图在浇注前尽可能推迟孕育刻加人…  相似文献   

11.
灰铸铁复合孕育强化生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优化的复合孕育剂在生产条件下进行了粒度直径、孕育处理温度及加入方式等孕育处理工艺因素的研究,同时检测了经孕育处理的铁液的抗衰退能力、流动性、体收缩等铸造工艺性能,另外还进行了抗拉强度、白口倾向、断面敏感性、硬度、加工性能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及使用性能的测试研究,验证了复合孕育剂有良好的孕育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孕育处理对树脂砂型离心铸造球铁管中铸态铁素体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型内孕育法浇注的球铁管试试样中铸态铁素体含量可超过90%。  相似文献   

13.
王惠光  付松民 《铸造》1997,(6):31-33
型内孕育具有良好的冶金效果,采用孕育—过滤复合处理工艺解决了型内孕育产生的非金属夹杂物的去除问题。用孕育—过滤盒进行复合处理后的球铁力学性能得到改善,石墨球径减小、数量增加。孕育—过滤盒在铸铁生产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长锁  柳百成 《铸造》1990,(3):15-19
阐述了TH—1型型内孕育块的试验方法、制造工艺和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型内孕育块及其反应室的设计原则,最后提供了垂直和水平分型大量流水线上采用型内孕育块生产铸态球铁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0前言自从球墨铸铁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几十年来人们为改善球铁的组织与性能,实现方便与稳定的生产,一直在球化剂与孕育剂(仅指应用在球墨铸铁中)的改进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纵观球化剂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纯镁处理和合金球化剂处理。孕育剂的发展则是根据球墨铸铁的生产要求一直在化学成分、粒度和处理方式等方面不断变化。1纯镁为主处理球墨铸铁50年代,国内外工业生产中球墨铸铁的球化处理大体上是以纯镁和纯镁型球化剂(Cu-Mg20,Ni-Mg20)为主。在铜镁和镍镁合金中,镁几乎可以无限固溶。由于镁…  相似文献   

16.
《铸造》1974,(3)
我厂生产球铁已有五年多了,但生产中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突出的是在铸件断口上分布有疏散或密集的黑班点。开始认为是球化剂加入量不足,因此球化剂用量由1.6%逐渐上升到2.4%,当时炉前快速金相检查球化级别大都在1B~2A,可是打开第一箱的铸件,断口上就有黑斑点。而残余镁量和残余稀土量均不低于0.05%,并且往往出现严重缩松。我们学习兄弟厂的经验,进一步分析认为在有效时间内,孕育衰退要比球化衰退敏感的多,并且来得快,因此,得出结论:出现断口黑斑点并非球化剂不足,主要是孕育作用不好,孕育衰退太快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随流孕育是铸态球铁生产中极重要的一环。国外已就随流孕育剂作了大量的研究,研制出适合不同情况下使用的孕育剂品种。本文就高效复合孕育剂SRCB生产铸态铁索体球铁件中的作用作一些探讨。我厂属大量流水线生产,球铁件均进行随流孕育。孕育设备为螺旋给料器,孕育剂加入量为0.15%,孕育剂成分(%)为:St55~65,REI~4,Ca3~8,助熔剂10%左右,余为铁。经过近三年的应用,情况良好。1.SRCB孕育剂和75SIFe对比试验我们在处理同一包铁水时(800k8)分别用SRCB和75SIFe作随流孕育,浇注阶梯试决(见图1)及机械性能试块,对…  相似文献   

18.
铸铁的孕育及其有效元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论述了铸铁孕育剂的构成元素及其孕育作用,分析了孕育衰退的原因,认为孕育衰退是铁液保持时处在吸氮气氛之中,以致于促使含氮量再次增加而造成的,因此应根据铸件的要求及熔炼铁液的性质来选择孕育剂。  相似文献   

19.
采用稀土镁合金、铜镁合金对立式电阻坩锅炉熔炼的铁水进行球化处理后,分别用75%Si-Fe和SrSiFe对其孕育考察了它们的孕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冲天炉熔化,中频炉内脱硫和升温,采用稀土镁做球化剂,进行多次孕育处理并加入微量锑,能防止大断面球铁件发生球化衰退、石墨畸变和球数减少等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