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一种球墨铸铁铸件进行了等温正火处理,分析了其不同等温正火工艺下的布氏硬度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等温温度一定时,随着正火加热温度的升高,硬度随之升高,当正火加热温度一定时,随着等温温度提高,硬度逐渐降低。加热温度为900 ℃、等温温度为650 ℃处理后球铁铸件的显微组织为大量珠光体(>85%)和少量铁素体,硬度较高(375~380 HB);正火温度较低(850 ℃)、等温温度较高(700 ℃)时的显微组织为大量的游离铁素体(>60%)和少量珠光体,硬度较低(200~205 HB)。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球墨铸铁等温正火工艺。  相似文献   

2.
摘 要:对固溶强化型镍基高温合金625进行升、降温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试验,研究了同一合金不同状态(粉末态、粉末+热等静压态和铸态)以及升/降温速率(5-10℃/min)对相变温度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电子探针(EPMA)对不同状态625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元素分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铸态比粉末态合金的枝晶间距大2个数量级,而热等静压态合金为无枝晶偏析的细等轴晶结构。(2)升、降温速率对DSC曲线中加热时基体开始熔化(等于固溶强化型合金的初熔温度)和冷却时开始凝固温度(偏离基线的拐点)无影响,但对合金加热熔化结束、冷却时大量凝固析出温度(峰位)和终凝温度(拐点)有明显影响。采用加热、冷却曲线相应相变温度平均值的方法可减少DSC试验和样品条件的影响,获得相对固定且更具可比性的合金相变温度。(3)合金状态对初熔温度和DSC升温曲线固相线温度附近的圆弧段有明显影响。根据DSC加热曲线固相线温度附近的圆弧大小可以判断合金的偏析倾向,弱偏析倾向的粉末态和热等静压态PM625合金DSC加热曲线固相线附近区域拐点尖锐,表现为合金开始熔化温度(偏离基线的拐点)与名义固相线温度(切线交点)差异很小,分别仅为5℃和6℃;偏析倾向较大的铸态IN625合金的DSC加热曲线中固相线温度附近区域为较大圆弧,开始熔化温度与名义固相线温度差异可达52℃。铸态625合金的初熔温度比热等静压态和粉末态分别低45℃和40℃,在实际热处理和热等静压等热工艺参数选择时应注意圆弧段较大的合金降低初熔温度的影响。在所有DSC冷却曲线中,由于完全熔化重新凝固消除了合金原始显微组织特征,不同状态625合金固相线温度区域附近曲线形态相似,均为较大的圆弧。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衬底温度下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n型硅(111)衬底上生长ZnO薄膜.通过对薄膜进行的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吸收(FTIR)、光致发光谱(PL)、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SAED)的测量,研究了衬底温度对PLD方法制备的ZnO薄膜的结晶质量、发光性质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发现在600℃的衬底温度下可以得到结晶质量最佳的ZnO薄膜.随着晶粒直径的减小,出现量子限制效应,在红外吸收和光致发光中的峰位均产生了蓝移.  相似文献   

4.
《机床电器》2008,35(5)
ARTM温度巡检仪应用于水电站、热电厂、变电站和工矿企业中的电机绕组、变压器绕组、电缆线等设备进行温度巡检。主要型号有:ARTM-1,1路温度测控,多种温度信号(热电阻、热电偶、4~20mA、0~5V)输入:ARTM-8(16),8(或16)路温度巡检、热电阻信号输入。产品带RS485接口。Modbus通讯协议;2路继电器输出,一路可用于报警。一路可控制开关脱扣;嵌入式安装。  相似文献   

5.
铝基复合材料镶嵌铸造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铝合金铸件中镶嵌铝基复合材料的镶嵌铸造工艺,并通过镶嵌件表面处理(喷砂、镀锌、镀镍)和控制浇注工艺参数(铸模温度、镶嵌件预热温度、铝合金浇注温度和浇注操作时间)获得了复合材料镶嵌件和铸件本体铝合金之间良好的界面结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善铸态La3MgNi14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在0.3MPa氩气气氛下对La3MgNi14合金进行了10h退火处理,退火温度分别为1123,1223和1323K。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实验研究了合金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及1123K温度退火后的合金由LaNi5相、(La,Mg)2Ni7相以及少量的LaNi2相组成。1223K温度退火后合金含有LaNis,(La,Mg)2Ni7和(La。Mg)Ni3相。1323K温度退火后合金的主相为LaNi5和(La,Mg)Ni3相。与铸态合金相比,退火后合金组织更加均匀,晶粒长大。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合金的一些电化学性能(如最大放电容量、放电效率、循环稳定性)以及动力学参数(如高倍率放电性能)增强,而电位差和电荷迁移电阻降低。在本研究范围内,为了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之问的平衡,铸态La3MgNi14合金的适宜退火温度为1323K。  相似文献   

7.
朱坤  韩振丽  张哲  钱建明 《热处理》2008,23(3):40-42
通过金相检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EDX)及透射电镜(TEM)和拉伸试验研究了固溶温度与时效温度对铜基多元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为800~950℃时,该合金的硬度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高,经500℃×2h时效处理后可获得较高硬度,而对其冲击韧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借助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等探讨了不同烧结温度对一种粉末冶金镍基高温合金(Ni-Cr-Fe-Al-Mn-Cu-Mo-Ti-Si)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的高低影响着合金的微观组织形态,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合金的硬度和抗压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烧结温度在1330 ℃时,合金具有最高的维氏硬度值(253.2 HV)和最好的抗压性能(992.7 MPa)。同时,烧结温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强化相和有害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级淬火技术得到Al-9.0Zn-2.5Mg-1.5Cu-0.15Zr-0.2Sc铝合金的时间-温度-转变(TTT)曲线和时间-温度-性能(TTP)曲线,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相变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延长保温时间会导致试样的电导率增加,硬度降低。显微组织观察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许多大型杆状平衡相η(MgZn2)会在基体中析出并快速生长,导致淬火过程中溶质损失,削弱了随后的时效强化效果。η粒子沉淀析出的主要原因是溶质原子的快速扩散和强大的相变驱动力。淬火敏感温度范围为270~390℃。因此,在淬火敏感温度范围内,需适当提高冷却速度以获得较高的力学性能。其他温度范围内应考虑适当降低冷却速度以控制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0.
借助SEM和差热分析研究Ti-ZrO2(CaO)和TiAl-ZrO2(CaO)体系在不同加热速率时的界面显微组织和反应温度,并利用Kissinger方程对反应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加热速率的提高,Ti-ZrO2(CaO)和T认1.ZrO2(CaO)体系的化学反应逐渐减弱,初始反应温度逐渐升高;Al元素的加入使Ti和ZrO22(CaO)的初始反应温度提高近170℃,从而弱化Ti与ZrO2(CaO)的界面反应;Ti-ZrO2(CaO)体系和TiAl-ZrO2(CaO)体系反应活化能分别为l348kJ/mol和l675kJ/mol,反应级数分别为1.51和1.59。  相似文献   

11.
董振富  卢柯  魏文铎  丁炳哲 《金属学报》1994,30(19):304-308
利用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非晶态Fe_(80)B_(20)合金的晶化产物结构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发现在不同退火温度下晶化产物均由α-Fe(B)固溶体和Fe-B化合物组成;α-Fe(B)固溶体的相对含量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化合物有Fe_3B和Fe_(3.5)B两种,它们的相对含量与退火温度密切相关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晶格畸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循环伏安(CV)和计时电流(CA)实验研究了电解液温度和pH值对铜电结晶行为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三维超景深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分析了电解液温度和pH值对铜电沉积层的相成分、择优取向、微观结构、粗糙度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电结晶过程均为受扩散控制的三维形核生长模式。当电解液温度为35 ℃时,铜的电沉积效率最高;电解液pH值为9时,对铜的电沉积促进作用最优。不同电解液温度和pH值最终的成核机制均为三维瞬时成核生长。随着电解液温度的降低和pH值的增加,择优取向由(111)晶面转变为(220)晶面。当电解液温度为35 ℃,pH为9时,可获得具有平整致密、粗糙度和硬度良好的铜电沉积层。  相似文献   

13.
巴斯德  韩铁军  何大川 《物理测试》2006,24(3):17-18,21
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含稀土低铬耐磨铸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铬耐磨铸钢的冲击韧性(αk)及抗弯强度(σbb)随加热温度的变化较明显;而硬度(HRC)受加热温度影响较小,当加热温度为970℃,保温2h正火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Cu-0.2%Zr-0.15%Y合金进行高温热压缩热模拟试验,对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01~1 s^-1、变形温度为550~900℃时,试验过程中的流变应力变化、动态再结晶机制及其微观组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合金流变应力受应变温度和变形速率的影响极大,动态再结晶的显微组织对温度的变化反应敏感,当变形温度降低或者应变速率升高时,其流变应力曲线随之上升。通过流变应力、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之间的联系,解出了该合金在热压缩变形时的应力指数(n)、应力参数(α)、结构因子(A)、热变形激活能(Q)以及其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15.
在压力为3-6GPa和温度为723-933K范围内,对非晶(Fe_(0.99)Mo_(0.01))_(78)Si_9B_(13)合金等温晶化形成的纳米α-Fe(Mo,Si)晶粒尺寸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晶粒尺寸随压力变化主要取决于压力对成核速率的影响,其根本原因是压力对熔点的作用;而压力亦影响生长速率,但对最小晶粒尺寸的形成温度和临界压力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6.
添加元素对烧结钕铁硼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钕铁硼永磁材料以其优异的磁性能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的研究主要在于改善磁体的温度性能(提高居里温度,降低温度系数,减少不可逆损失),提高磁体抗腐蚀性能和进一步提高磁体的磁能积,从而使这类材料在精密仪表、永磁电机等领域得到应用。众多的研究表明,提高钕铁硼永磁体性能的主要途径是:添加其他微量元素,改变磁体的内禀磁性(如磁饱和强度、磁晶各向异性和居里温度)和组织结构,以提高磁体磁性能及温度稳定性和抗腐蚀性。添加元素分为替代型(Tb、Dy、Co)和掺杂型(Ga、Al、Nb、W)。替代元素加入时进入 Nd2…  相似文献   

17.
利用熔融法制备掺铒TeO2-ZnO-Na2O-B2O3-GeO2碲酸盐玻璃。采用差热扫描分析法(DSC)和热分析(TMA)得到玻璃的玻璃转化温度(Tg)、玻璃析晶温度(Tx)、玻璃软化温度(Tf)和热膨胀系数(α),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玻璃中Er3+的振子强度Ωλ(λ=2,4,6),跃迁几率Aed,荧光分支比β,辐射寿命τi。根据McCumber理论计算Er3+离子4I13/2→4I15/2的受激发射截面σemis和荧光半高宽FWHM。得出此体系的玻璃具有高热稳定性和低热膨胀性,具有较高的Er3+离子4I13/2→4I15/2能级跃迁效率和较好的增益带宽性能。  相似文献   

18.
史园园  郑宏伟 《轧钢》2017,34(1):40-42
钢纤维用盘条表面氧化铁皮厚度和结构对其拉拔前的机械除鳞有较大的影响。为此,研究了不同吐丝温度和冷却工艺下盘条表面的氧化铁皮厚度和结构,结果表明:吐丝温度越高(860 ℃增加到890 ℃),生成的FeO层越厚(22 μm);冷却速率越快(05 ℃/s增加到1.5 ℃/s),生成的Fe3O4层越薄(12 μm)。当吐丝温度为880 ℃、冷却速率为1.5 ℃/s时,氧化铁皮厚度较薄(总厚度15 μm),致密度较高(FeO:Fe3O4厚度比为4∶1),易于机械除鳞和拉拔。  相似文献   

19.
运用OM、SEM和TEM对9NiCrMo钢经调质(QT)、两相区淬火(QLT)后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两相区淬火(QLT)试样的逆转变奥氏体含量,研究了调质(QT)、两相区淬火(QLT)工艺对9NiCrMo钢强度和韧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两相区淬火处理过程中,二次淬火(L)温度对试验钢中析出稳定逆转变奥氏体的量有影响;本试验中,两相区淬火温度为750 ℃时,试验钢中析出稳定逆奥的量最多,即该温度下试验钢的韧性最好;两相区热处理能很大程度改善9NiCrMo钢的回火稳定性,利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高碳硅锰系TRIP钢控制冷却热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高碳Si-Mn系(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TRIP)钢的控冷热处理工艺(油冷至一定温度+空气炉等温)对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冷后得到了高的强度(σb=1160 ̄1530MPa)和良好的塑性(δ5=14% ̄26%)。其组织主要是板条状贝氏体和10% ̄16%的残留奥氏体。组织和性能取决于油冷后的温度(即油冷时间),空气炉中等温温度的适当波动影响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