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曲面埶”,是《考工记》提出的用材之法。所谓“审曲面埶”,郑司农(?~83)云:“审曲面埶,审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孰之宜以治之及阴阳之面背是也。”郑玄(127~200)疏曰:“曲直”、“方面”、“形埶”为并列三事,皆是审材(验材)之要。 相似文献
2.
《考工记》中对所谓良器,是有标准的,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相似文献
3.
<正>《考工记》所描述的制器规范,也展示了当时制器业非常重视迎合消费者的生动画面。如:"凡为弓,各因其君之躬志虑血气。丰肉而短,宽缓以荼,若是者为之危弓,危弓为之 相似文献
4.
<正>《考工记》非常重视对制器的合理化设计,并且是有原则的,其中最突出的一条是取中庸与平和。比如对于车轮的设计,曰:轮已崇,则 相似文献
5.
《考工记》作为一部官书,是周王朝关于各种器具制作标准及工艺过程的具体规定。其中也有数条是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残劣次品不得流人市面的规定,被人引用最多的是:“凡陶瓶之事,髻望薜暴不入市”。孙诒让在其《周礼正义》中疏云:这样的器物“为其不任用”,故“不得鬻于市”。当时管理这件事的叫“司市”,是国家设立的一个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市场秩序以及税务征收等。 相似文献
6.
《考工记》是《周礼》中的一篇。对于《周礼》的可行性,古之有不少揣疑者,其中明代的郝敬(1558-1639年)名声最大。其著《周礼完解》云:一市之中,商贾几何?司市官属凡一百四十二人,这必会造成骚扰烦苛,民其能堪乎?行周礼之法,一出一入、一泉一布、一马牛、一车辇,皆有检押和稽比,四时有徵求(查验及课取),讫无宁日。 相似文献
7.
先秦及西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对制器业开展质量管理的严谨的组织体系。在国家层面,设司空之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家部委最高领导,统领全国的工程建设和制造业。在司空之下,根据制器类别数目又设国工之职若干,相当于现在的质量和技术负责人。从事制造业者被称作百工, 相似文献
8.
<正>《考工记》中较深地涉及了天文、数学、生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通过这本书,可以非常周详地了解我国先秦时期手工业技术的状况,以及当时工匠们在制器时所抱持的恪守礼制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古代对车轮质量的检验方法包括:规、萭、水、县、量、权。关于"规法",《考工记》云:"规之以视其圜也。"圜,即圆。墨子是战国时期人,创立墨家学说,有《墨子》一书传 相似文献
10.
<正>周代和春秋时期,手工业呈现专业分工精细、复杂器物由数种技术工艺协作完成的生产管理景象。以造车为例,与造车有联系的工艺技术多达十几种,每种工艺技术均由"人"和"氏"掌握或管理:"轮人"专门制作毂、辐、牙和车盖等部件,"舆人"专门制作轼、较、轸等部 相似文献
11.
《考工记》记述的是周代的事,但它是在西汉刘歆时被纂编进《周礼》的,前后相差千年,对《考工记》中所记述内容的真实性许多人一直存疑。本来我也是将信将疑,不过近期看了一本书《国语》,觉得《考工记》并非是空穴来风,是有史籍印证的,只不过由于《考工记》太过于完美了,里面有些东西(如管理之细之严密)甚 相似文献
12.
(接上期)
方圆之争逾千年
《考工记》从春秋末传至西汉,主体尚存,部分内容已散失。经过刘歆、刘向父子等人的整理考校,使当时能获得的失次断简被排比成文,从众多的版本中脱胎而出。刘歆首创古文经书学派。他的弟子杜子春,注《周礼》并传其学于郑兴、郑众父子;刘歆别授贾徽,贾徽传其子贾逵。贾逵作《周官解诂》。马融出,作《周官传》。郑玄后来居上,作《周礼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包装艺术史》是第一部全方位研究我国古代包装艺术的著作。全书在廓清中国古代包装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材料、工艺、造型、装饰等方面探讨各个历史时期包装的类别、功能与艺术,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规律,不仅学术深度与广度前所未有,极具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而且对于现代包装理论和包装文化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我国包装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指南车和记里鼓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历代史书中.关于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的记载很多.但大部分只是对其外形、功能和用途的表述。现知最详细的历史记载,当是《宋史·舆服志》,它对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的内部结构、齿轮传动系和机构装置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记述。1936年,王振铎先生对这两种车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将其复原制成模型。发表了《指南车、记里鼓车之考证及模制》(《史学集刊》,1937年第3期).1956年黄锡恺先生在《机械原理》中、1962年刘仙洲先生在《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中、1988年戴念祖先生在《中国力学史》中、 相似文献
15.
从2002年第10期开始。《中国计量》杂志开辟《计量史话》专栏四年来,已刊登了60多篇计量史话文章,深受读者的欢迎和计量单位领导的重视,使得学习、研究、整理和收集计量史料、文物,弘扬我国古代计量科技成就的活动悄然升温。一些省市计量部门从收集和研究本地区古今的计量史料入手.建立、筹建和拟建“度量衡博物馆”、“计量博物馆”、“计量文史馆”。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本市现存民国时期成套度量衡标准器,筹建了“天津市计量文史馆”,同时,拟题组织撰写一些我国计量发展史文章。现对涉及到我国计量发展史相关的“三量”、“四量”和“五量”之说的问题。提出我们的一孔之见,恳请专家及广大计量工作者指正赐教。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由卫生部主办,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共同承办的第16届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China-Hospeq 2007)已于2007年9)1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在此次展会上《新材料产业》杂志记者采访到履新不久的美敦力大中华区总裁李炳容,通过对他本人的采访,读者可了解到国际生物医用巨头在中国市场上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