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倪进飞 《无损检测》2007,29(10):609-610,614
对锅炉安装射线检测质量的监检过程中发现的人员管理、检测设备和环境管理、检测工艺方法、底片质量和评定准确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即安装单位与监检单位必须互相配合,及时宣贯新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2.
压力管道安装监检中射线检测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保证压力管道安装中射线检测的安全及质量,按照条例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对射线检测单位的人员管理、检测设备和环境管理、检测工艺方法、底片质量和评定准确性等容易影响检测质量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机电安装工程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安装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应该作为日常管理的重点。在安装过程中,要运用现代化的质量管理理念,结合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和施工阶段质量的控制方法,来提高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利用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工程的管理目的。在现代机电安装过程中,安装单位要从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入手,强化技术控制和质量管理,来确保安装质量。  相似文献   

4.
在工程工艺管道的安装施工过程中,焊接接头的质量对主体设施及其配套设施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而无损检测是保障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射线检测技术对小径管进行检测,其存在检测周期长、效率低等缺点,影响工程进度。针对小径管制定了冷阴极数字X射线成像检测工艺,分析了该工艺的检测灵敏度和分辨率,并与传统射线检测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了缺陷的检出率及定量误差。结果表明,冷阴极数字X射线成像检测工艺可满足小径管的检测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采用漏磁与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技术对钢芯铝绞线进行检测的方法,应用该技术可对钢芯铝绞线在安装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测。在对钢芯铝绞线进行漏磁检测并发现缺陷后,再用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技术对缺陷进行成像复验,结果表明:采用漏磁检测与射线数字成像检测联合的方法可对钢芯铝绞线进行缺陷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特种设备是在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具有潜在危险的重要设备和设施,无损检测技术在确保特种设备制造安装质量和安全运行中至关重要。综述了特种设备在原材料、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声发射检测、红外检测、磁记忆检测和漏磁检测等,论述了采用不同检测技术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炼化装置现场高压管道安装多具有壁厚超厚、高空口多、管径大、焊接时间长等特点,其安装工序大多在施工进度关键路径上,传统的射线检测方法受其壁厚制约,单口检测时间较长,往往影响施工进度。超声波衍射时差法(以下简称TOFD)技术以其较高的缺陷检出率、检测效率以及安全环保等优势,近年来,被多数炼化装置所采用。但由于设备调试准确性、工件表面打磨质量、耦合效果、管道曲率、表面盲区等都会对管道TOFD检测质量产生影响。故文中结合本单位在大连恒力石化公用管廊、 3套连续重整装置高压厚壁管TOFD检测实例,总结了炼化装置现场高压管道TOFD检测的难点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姚志忠 《无损探伤》2001,25(1):11-15
根据ISO/DIS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一标准系列的要求,结合射线探伤的特点,提出了射线探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对射线检测全过程实施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程序,重点突出持续改进和满足并超越顾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电站锅炉的安装建设过程中,小径管对接接头需要射线检测的比例非常大,根据电站锅炉小径管常见的缺陷分布形式和特征,对自然缺陷和人工模拟缺陷进行射线检测和相控阵检测,以此来验证小径管对接接头检测中,相控阵检测方法代替射线检测方法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可靠的设备和合理的检测工艺参数,采用相控阵检测取代射线检测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时,审查出厂资料过程中发现的射线检测问题,涉及射线检测各要素,如射线源、胶片、像质计的选用及检测标准的使用、检测工艺等方面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射线检测出现问题的原因,对制造厂家和监检单位的相关人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单启兵 《电焊机》2007,37(9):65-68
介绍了贵州安顺电厂二期扩建工程2×300 MW燃煤机组锅炉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的焊接工艺.从现场的焊接工艺性能试验,SA335P91钢的焊接性能、焊前准备、焊接工艺、焊接及焊后热处理、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介绍了SA335P91钢的焊接.SA335P91属于高合金耐热钢,中间层焊至20~25 mm后进行后热处理,冷却至室温,进行射线分层探伤,分层探伤合格后一次焊接完成,并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冷却至室温,进行超声波探伤,一次合格率100%,焊接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2.
仝其云  张剑敏 《无损检测》2010,(10):807-809
在役电站锅炉定期检验过程中,磁粉探伤是对承压部件内外部表面检验使用最多的表面探伤方法。结合JB/T 4730.4—2005中的有关规定,深入分析了电站锅炉定期检验过程中焊缝表面磁粉检测的工艺及实际操作技术,以提高表面缺陷的检出率。结合标准规定,对检出缺陷的处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锅炉和压力容器焊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伟  王守革 《焊接》2004,(4):14-17
根据锅炉和压力容器企业多年的技术生产管理经验,从质量控制的5个要素(人、机、料、法、环)对焊接质量控制和管理进行简单概述。介绍了焊材供货厂家评审和定点采购、产前试样检验、焊接质量的可追溯性控制、焊接质量控制点、停留点和见证点控制以及焊接工艺纪律检查等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唐化山  王小红 《无损检测》2009,31(3):208-209
对于电站锅炉受热面小径管焊缝接口的射线检测,由于其管排结构及检测效益问题,使得分段多次透照方法不适用。按照有关检测规程,采用椭圆透照法对其进行检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在管径、理论焦距及焊缝宽度一定的情况下,焊缝影像的开口间隙仅与透照角度相关。通过自制的角度指示计,对X射线检测设备进行了改装,并运用于实际检测中。结果发现,通过对透照角度的控制,焊缝影像的开口间隙得以保证,提高了根部缺陷的检出率;角度计的使用灵活、方便,减小了测量误差,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一台厚壁多层包扎结构的尿素合成塔检测中,采用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出裂纹缺陷,从而消除了设备安全隐患。总结了在多层包扎尿素合成塔检验中,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电站锅炉水冷壁管泄漏事故将影响到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利用远场涡流检测技术可发现在役水冷壁管的金属缺陷。介绍了远场涡流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检测工艺等。采用高性能涡流检测系统,配合外置式多通道探头,对电站锅炉在役水冷壁管进行远场涡流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电站锅炉质量监督和安全运行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岭澳Ⅱ期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RPV)接管安全端役前(PSI)射线检查技术。依据法国压水堆核电站设计建造标准RCC-M和在役检查标准RSE—M,总结了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射线检测的技术要点;同时还介绍了RCC-M和RSE—M标准中的一些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按照相关标准设计并制作校准试块及认证试块,研发针对船体结构焊缝的检测工艺,实现对船体结构焊缝的检测.通过同RT对比结果表明,PAUT技术检测结果与传统RT检测结果相对应,无漏检情况发生,且检测精度较高.该成果可对今后船体结构焊缝的检测提供技术支持,降低辐射风险,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9.
电站锅炉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站锅炉是电站的三大主机之一,由于其结构较为复杂,所处环境和工况十分恶劣,因而运行过程中具有潜在的泄漏甚至爆炸的危险性。所以,通过合理有效的无损检测手段对锅炉主辅机及其零部件的制造、安装及定期检验来对其质量进行控制,以期降低事故率,保证其安全运行具有很大的意义。综述了电站锅炉主辅机及其零部件的制造、安装及运行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和目的。采用的无损检测技术除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外,还包括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系列的各种自动超声检测技术及定量光谱分析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射线检测是核电站建造过程中保障焊缝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面积型缺陷检出率低、存在辐射安全风险、检测效率低、检测成本高等。针对壁厚大于12.7mm的细晶铁素体钢管道焊缝制定了相控阵超声检测工艺,并与传统射线检测的缺陷检出率、缺陷定位误差和缺陷定量误差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控阵超声检测能够达到甚至优于传统射线检测的检出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