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岭澳Ⅱ期核电站4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RPV)接管安全端役前(PSI)射线检查技术。依据法国压水堆核电站设计建造标准RCC-M和在役检查标准RSE—M,总结了反应堆压力容器接管安全端射线检测的技术要点;同时还介绍了RCC-M和RSE—M标准中的一些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2.
3.
4.
5.
在实践的基础上,较全面地介绍了核电站燃料棒焊缝X射线检测质量监督的必要性、监督依据和内容以及监督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与腐蚀有关的传热管破损或损伤及其可能产生的原因。针对对我国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提出了防止腐蚀的措施。对于新的或运行中的蒸汽发生器,解决传热管的腐蚀破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改进传热管材料,降低应力和改变腐蚀环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制造时管子与管板焊缝的氦检漏技术和检测一、二次侧间总泄漏率的方法。在核电站停堆期间的氦检漏和水分检漏的方法,已成功地在坎杜堆蒸汽发生器中采用,氦检漏和水分检漏技术的检测限值分别为0.001和0.05 kg/h。 相似文献
12.
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降质及其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无损检测对核电站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十分重要。采用轴向探头的涡流检验技术可快速、有效地对早期蒸汽发生器的降质进行检验和缺陷尺寸的测量。但是,近年来蒸汽发生器出现了新的降质形式,需要采用多种检测技术,对不同降质的损坏采用不同的检测工具。用涡流和超声技术来检测缺陷有其局限性,并且有些方法对缺陷尺寸的检测能力极为有限,有时需要通过取管金相检验来对比确定。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叙述了TOFD技术的工作原理。在蜗壳焊缝试板及焊缝检测中将超声波和射线检测技术进行了对比。焊缝的缺陷解剖试验表明,TOFD技术能检出常规超声和射线检测方法难以检出的平面状缺陷,对气孔、夹杂等体积状缺陷的检测结果与实际解剖结果有出入。鉴于TOFD技术缺陷检出率高,对面状缺陷灵敏、不受方向性限制、检测速度快、扫描图显示直观并且无辐射等优点,因此在石化装置等在役特种设备的安全评定中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