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防雷绕击一直是高压输电线路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采取的一些常用防雷技术措施,从设计与实际应用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以110kV线路普遍采用的Zπ型杆为对象,采取减小保护角α的方法来降低绕击率,达到线路防雷的目的,文章从理论分析与计算方面对此做了论述,并谈了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本文按<<地中电流>>所述原理,将避雷线的返回电流分成空间强制分量和空间自由分量,然后分别计算蔽系数,相乘后得综合屏蔽系数。这样处理,概念清晰,运算简便。对于可行性研究的初步设计阶段,更可简化,将避雷线-杆塔接地系统看作均匀分布参数回路。  相似文献   

3.
几种雷电屏蔽分析模型物理基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分析比较了Whitehead与朱氏电气几何模型,指出Whitehead模型中的先导入射角函数实质上是朱氏模型的放电分散性函数,提出了雷屏蔽问题的一般物理图景,讨论了EGM中击距离概念的物理意义,适用范围和先导传播模型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山区500kV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雷害是影响500 kV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雷电屏蔽失效引起的跳闸占很大比例。特别在山区,雷电屏蔽失效引起的线路跳闸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为了深入研究超高压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此次进行的山区输电线路绕击模型试验,考虑了斜山坡坡度、跨越山涧杆塔、非垂直落雷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山区地形的影响,绕击率远高于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目前国内外对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击距法对110kV线路的绕击跳闸率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将规程法和仿真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对影响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击距法比规程法更加切实实际,这为输电线路的防雷设计和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减小地线保护角对改善线路防雷性能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雷电绕击是影响高压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减少地线保护角是降低绕击跳闸率的重要手段.为此,介绍了基于先导发展模型的超高压线路雷电绕击跳闸率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对不同地形条件下各种塔型减小保护角对改善线路防雷性能的效果进行计算和对比,提出减小保护角的改造方案,对杆塔的力学性能进行校核,评估了减小保护角的经济费...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计算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即绕击性能,基于长空气间隙放电理论建立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的先导发展模型,并用该模型计算了拟建立的云广±800 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地面倾角、保护角的增加,线路屏蔽失效率明显增加,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最好采用负保护角运行。  相似文献   

8.
架空输电线路绕击防护的新措施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解决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防绕击措施中传统的减小避雷线保护角的措施受到各方面局限(尤其对斜山坡地段)的问题,依据电气几何模型提出了防绕击的新措施—架设旁路屏蔽地线,通过增强大地的引雷能力来保护导线不受雷电绕击。计算表明架设屏蔽地线的高度随着其距离杆塔水平距离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可在旁路屏蔽地线上加装短针增强其引雷能力。  相似文献   

9.
改进先导模型法交流特高压线路雷电屏蔽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先导传播模型法已被用于超高压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的分析,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和高度重要性,先导传播模型法的应用仍值得研究。针对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改进多分裂导线的先导起始判据,建立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绕击性能分析的改进先导传播模型法。考虑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线路走廊所处位置的雷电活动特性,对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采用的4种塔型进行了绕击性能分析。考虑到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对安全运行的严苛要求,还对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了局部屏蔽分析。研究表明,与500kV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相比,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绕击侧距和绕击电流明显变大。按初步设计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在平原地区应不会发生绕击跳闸,拟用于山区的ZBS1和ZBS2型杆塔的线路绕击率最大为0.0012次/(100km·a),满足线路的设计要求。作为对比,拟用于平原的ZMP1和ZMP2型杆塔如用于山区,则绕击跳闸率可达约0.17次/(100km·a)。考虑到实际线路弧垂的影响,同一输电线路不同位置线路段的局部绕击性能也不相同,对于重要和特殊线路段建议进行局部屏蔽性能的复核。  相似文献   

10.
高原山地500kV输电线路雷电屏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行经验表明,雷电绕击是引起220kV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了解500kV输电线路空间各个落雷点的绕击概率分布情况以及避雷线保护角对屏蔽性能的影响,以贵州500kV典型输电线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缩小的输电线路杆塔模型进行空间绕击屏蔽模拟试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负保护角在防绕击性能上的优越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复杂地形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计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绕击耐雷性能是评价输电线路雷击特性的重要指标.在电气几何模型的基础上,以悬链线方程为依据,研究了沿线路方向上任一截面的导、地线与杆塔处导、地线的高度差及该截面对应的保护角的计算方法,结合任一截面的海拔高度给出了新的绕击耐雷性能的计算方法.以两个算列显示了笔者给出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单档距地形...  相似文献   

12.
输电线路绕击防护的新措施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针对当前输电线路故障开断重要原因的雷电绕击事故阐述了输电线路雷电屏蔽体系的构成、绕击发生的原因及绕击防护新措施的思路,提出了地线上加装水平侧向短针的绕击防治新措施。雷击模拟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水平短针长度大于间隙的临界电晕半径时,该措施能显著防治绕击事故。根据长间隙放电理论、现场运行经验和模拟试验结果提出实际线路加装长度20cm或稍长的侧针,保护范围约6m。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方面的过电压保护一直受非常重视。但系统内每年均会发生较多的各种过电压事故和障碍,其中雷击珧闸在线路故障跳闸中所占比例最大,而在运行工作中。因计算雷电绕击率较小。一般较易忽视雷电绕击问题。分析达州电业局电网220kV代余线发生的雷击跳闸,探讨电力系统的雷电绕击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统计忻州地区220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近十年的雷击跳闸故障,对输电线路易发生绕击跳闸的原因以及防雷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运行经验,提出了架空输电线路雷电绕击防护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高压输电线路先导发展绕击分析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3,他引:3  
曾嵘  耿屹楠  李雨  何金良 《高电压技术》2008,34(10):2041-2046
雷电绕击是关系到特(超)高压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特(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特点,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适用于特(超)高压线路的雷电上行先导起始判据,建立了基于先导发展法的绕击模型,并以日本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的运行经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该模型,对不同地形条件下、考虑线路运行电压的特高压直流线路的雷击问题进行研究,为改善线路的防雷性能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平原地区500 kV输电线路雷电屏蔽性能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雷害是输电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南方多雷地区,超高压输电线路频繁发生雷电屏蔽失效引起的跳闸,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超高压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采用1:40线路模型,通过大量的冲击放电试验,研究了500kV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得到了500kV输电线路绕击概率的空间分布规律,近似为抛物线,并分析了影响绕击的各种因素,如保护角、导线电压、导线对地电阻、非垂直落雷等。试验研究结果对提高500kV输电线路的雷电屏蔽性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在杆塔上安装负角保护针的防雷电绕击效果,建立三维电气几何模型实现对安装负角保护针后输电线路的雷电绕击跳闸率的计算,并分析负角保护针的安装位置、安装角度和长度对防雷电绕击效果的影响。对220 kV典型单双回线路杆塔的防雷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单回线路,负角保护针宜安装在导线横担处,安装角度为0°(即水平放置),长度取2~3 m,安装后可将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降低10%左右;对于双回线路,负角保护针宜安装在中相导线横担处,安装角度为0°,长度取2~3 m,安装后可将输电线路绕击跳闸率降低10%~15%。  相似文献   

18.
1000 kV单回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绕击防雷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风雨在空中的漂移和空气中不均匀介质的存在使闪电的轨迹呈不规则曲线形。考虑自然闪电轨迹的随机性和雷电主先导与次先导并存现象等因素,有必要引入动态防雷保护角概念,建议特高压交流线路中地线(针)对导线的实际保护角形成的角平分线应与雷电先导的来向一致,并应计及垂直档距和水平档距的比值和风速的影响。根据杭州1962-1988年220 kV新杭I线雷击统计结果,认为特高压线路防雷绕击分析应结合塔头和档内中央线路两处的防雷情况,并分别进行了防雷保护角计算与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