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压缩蠕变强度的各向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压缩蠕变强度的各向异性.结果表明,压缩蠕变强度的取向依赖性与温度有关,其由大到小的排序分别为:1023K-[110],[111],[001];1123K-[110],[001],[111],当蠕变速率小于8×10-5s-1时,[001]与[110]间的各向异性减弱;1223K-[110],[001],[111],但[001]与[110]间的各向异性变得非常弱,通过蠕变门槛应力分析,确定了上述取向在不同区域中的蠕变控制机制,拼据此解释了压缩蠕变强度的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2.
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高温持久性能的各向异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定了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001],[011]和[111]三个取向的高温持久性能。结果表明,[001]方向塑性最好,[111]方向寿命最长,而[011]方向各性能指标都较低,组织分析显示,[111]取向启动多个滑移系,形成界面位错网,且分切应力低,因而寿命长;[001]取向等价滑移系最多,可有效钝化微裂纹,因而塑性最好;而[011]取向切应力高,滑移系少,形变孪晶易促进裂纹萌生,所以寿命短且塑性也低,三种试样在持久过程中都形成一种沿枝晶方向的藤状γ′,是由各枝晶间的微小取向差引起的,这些滕状γ′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裂纹源。 相似文献
3.
单晶镍基高温合金的蠕变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001〉取向的CMSX—2,SRR99和RR2000三种单晶镍基高温合金,从750-1000℃温度范围和从150—680MPa应力下的蠕变断裂特征;用扫描电镜对上述各种实验状态下的蠕变断口和纵向剖面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单晶的蠕变断裂具有明显的晶体学特征,蠕变裂纹总是从已有的铸造的显微疏松处萌生;对于含碳量较高的材料,碳化物及其与基体的界面也是裂纹萌生的有利位置;这些已萌生的裂纹在外加应力轴垂直的(001)面上各向异性地扩展,直到由于承载截面的逐渐减小而导致最终破坏。虽然在较高的实验温度下,断口被强烈地氧化,但是蠕变断裂特征没有改变,在对三种材料断口上(001)面的大小和面积分数的测量和计算表明,用面积分数来表征蠕变损伤程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持久各向异性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499的[001],[011]和[111]3个晶体取向在典型应力条件下的持久性能。结果表明,持久寿命的取向依赖性与温度和应力有关。760℃,790MPa时,[001]取向的持久寿命明显高于[011]和[111]取向;1040℃,165MPa时,持久寿命由大到小顺序为[111]>[001]>[011],但不同取向的各向异性减弱。利用SEM观察持久断裂后的断口和组织结构表明,760℃,790MPa时,[001]取向试样的断裂特征为解理和准解理混合型断裂,[011]取向为单系滑移引起的剪切断裂,而[111]取向为多系滑移引起的剪切断裂;1040℃,165MPa时,3种取向都为微孔聚集型断裂。 相似文献
5.
6.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CMSX—4相形态演变及蠕变各向异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1253K,350MPa拉伸蠕变过程中(001),(110)和(111)取向镍基单晶高温合金CMSX-4基体相γ和析出相γ的演变方式及相尺寸的变化规律,比较了不同取向单晶试样中γ和γ′特征尺寸的变化对蠕变应变量和应变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沿γ′定向粗化方向上γ基体通过宽度(即相邻γ′的间距)的变化经对蠕变应变量和应变速率的影响较为明显,根据不同取向试样中γ基本通道的演变规律和塑性变形机制综合 相似文献
7.
铸造镍基高温合金的蠕变阻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颗粒强化理论和位错蠕变理论进行回顾、评价基础上,发展了一个位错蠕变阻力模型,认为蠕变阻力是影响铸造镍基高温合金蠕变机制的重要因素。当施加应力足以使位错切入γ′相时,主要蠕变机制是位错切割γ′相过程,蠕变阻力就是位错切入γ′相的临界门槛应力。在低施加应力区,位错只能借助于热激活攀移过程通过γ′相。蠕变阻力包括两部分:第一项是位错攀移临界门槛应力,与施加应力无关;第二项是与施加应力有关的阻力项,代表了其他强化机制的贡献。位错攀移机制蠕变阻力的上限是切割机制门槛应力。在3种铸造镍基高温合金中(定向凝固DZ17G合金,IN100合金和IN738合金),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理论计算应用了SL强化理论,与实测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9.
张诚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48(12):3930-3938
对3种不同取向的DD6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进行了980℃下的蠕变试验,结果表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蠕变失效机理是材料内部微孔洞的萌生与微裂纹的扩展,其本质是由位错运动造成的。采用透射电镜(TEM)对蠕变初期[001]、[111]和[011]3种取向的单晶合金的位错形貌进行观测,发现其分别符合八面体滑移系开动、六面体滑移系开动与两滑移系同时开动的特征。针对上述微观现象,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建立了考虑Orowan效应与位错阻碍效应的蠕变本构模型与蠕变损伤模型,并根据试验得到的蠕变曲线拟合了模型参数。该模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单晶材料的蠕变断口形貌相互印证,解释了单晶蠕变的各向异性的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用人工神经网络法预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蠕变断裂寿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大量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在不同温度和应力下的蠕变断裂寿命数据,采用一种先进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运算模型,对合金在不同实验或运行条件下的蠕变断裂寿命进行了预测,并将测算结果与现有其它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网络能较准确预测第一、二、三代镍基单晶合金的蠕变断裂寿命.将正交试验分析与网络预测相结合,获得在982℃/250MPa下给定合金成分范围的各元素对其蠕变断裂寿命影响程度的排序. 相似文献
11.
X.A. Zhang) H.Q. Xia) Z.T. Wu) Y.F. Han) R. Shi) G.X. Hu) = ) Mechanical Properties Laboratory Beiji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 Beijing China) The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Open Research Laboratory for High 《金属学报(英文版)》1999,12(1):116-123
1.IntroductionTheincreasingdemandsofhighperformancejetenginesneedimprovedsuperaloysforturbineblades.Sincegrainboundariesareth...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组织及枝晶偏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双区加热和液态金属冷却法 (LMC) 相结合, 对一种含4%Re (质量分数) 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进行了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 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 高速凝固法 (HRS) ” (温度梯度G=20-40 K/cm, 抽拉速率V=50-100 μm/s, 一次枝晶间距 λ1=200-400 μm)相比, 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凝固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 (G=238 K/cm) 和抽拉速率 (V=500 μm/s). 随着抽拉速率的提高, 凝固界面形态呈现出平面、胞状、粗大枝晶和细枝晶形态, 一次枝晶间距不断减小, 通过固态相变析出的γ' 强化相也被显著细化, 当G=238 K/cm, V=500 μm/s时, λ1和枝晶干γ' 相平均尺寸分别减小到61.3和0.04 μm. 电子探针测定表明, 随着抽拉速率的提高, 枝晶偏析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这是高温度梯度条件下, 固相反扩散作用强烈影响元素在枝晶中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弹塑性应力-应变有限元方法计算了[111]取向镍基单晶合金中γ/γ′两相共格界面的von Mises应力及应变能密度分布,研究了施加拉应力对γ/γ′两相界面von Mises应力分布及γ′相定向粗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111]取向镍基单晶合金经热处理后,组织结构是立方γ′相以共格方式嵌镶在γ基体相中,沿(100)方向规则排列.当沿[111]取向施加拉应力蠕变期间,与近(010)γ′晶面的基体通道相比,近(001)γ′和(100)γ′晶面的基体通道有较大的von Mises应力,在主应力分量的作用下,(100)和(001)晶面分别沿[001],[010]和[010],[100]方向发生较大的晶格扩张应变,可诱捕较大半径的Al和Ti原子,这是促使γ′相在(010)面沿[001]和[100]方向定向生长成为层片结构的筛网状筏形组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