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速公路通过区域的土地转化为可耕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化石能源地、建成地六个主要土地类型,以生态足迹为基础,阐述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价。并以某高速公路段为例,计算高速公路修建前后该段生态足迹与生态容量的变化,并预测评价研究段公路建设在影响范围内对各土地类型的改变的影响程度。为政府部门高速公路建设的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候苏层  谭祥 《硅谷》2010,(7):98-98,100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突飞猛进,但是随着而来的公路生态防护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因此,主要讨论公路边坡的生态防护相关问题,具体分析公路边坡的工程防护的措施,指出合理设计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有利于公路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在线形设计上还存在一些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问题。为此,应该紧密结合当前高速公路建设的新形势和新理念,在高速公路规划设计阶段,就应高度重视公路建设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并要把与环境相协调作为约束路线走向的重要因素纳入路线设计的全过程,使整个公路融进大自然环境之中,这对提高公路环境质量、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是对目前云南高速公路的生态护坡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对云南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我国的告诉公路生态护坡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随着生态恢复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总和应用推广和公路工程边坡防护。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可估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5.
公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又加快了公路建设的步伐。伴随着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和高速公路大量涌现,公路带来的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对当前公路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环保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顾新 《硅谷》2008,(6):56-57
结合公路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讨论公路设计与施工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基本农田的环境保护、居民迁移与再安置、沿线基础设施与资源的利用、对现有交通的影响、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水土流失防治、声环境与振动、水环境和环境空气等.广东高速公路建设观念发生重要变化,公路建设已越来越注意与环境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尤其是在高寒区域进行高速公路建设时除了需要考虑高速公路建设沿线复杂的自然、地质环境外,还需要对高速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问题予以充分的考虑。高寒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将需要极长的时间才能予以修复,严重的甚至在高速公路沿线造成较为严重的生态灾难。做好高寒生态脆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在综合考虑高寒生态脆弱区的高速公路沿线自然环境和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理论研究和详细的实践,采用科学的方式来指导高寒生态脆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避免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在公路建设以及交通建设上的水平重要的衡量标志就是高速公路的建设水平,这也是公路的现代化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我国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上较之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是由于技术支持,所以发展速度上很快。文章主要就是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政工程的建设项目逐渐增多,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崛起。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高速公路的建设形式日趋多样化。隧道、桥梁、架桥等新型公路构造的兴起,给公路的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对路政管理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道路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公路管理的需求,公路管理模式也应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迅猛发展。高速公路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地基塌陷、滑动等。由此可见,高速公路的安全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就要在公路实施过程中加强路基建设。路基是公路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公路工程施工中不容忽视,特别是路基土方填筑与压实技术,必须要加强这一技术的深入研究,才能保障公路路基填筑质量,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本文主要从高速公路路基的施工准备、土方填筑以及压实技术着手研究,探讨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的技术措施,为我国公路技术实际操作提供参考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基础设施,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其养护与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在我国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养护技术比较落后。本文分析了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如何完善公路管理制度和提高养护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刘蕾 《中国科技博览》2011,(37):360-361
结合思小高速——我国首条“生态高速公路”的成功建设,详细分析了思小高速中的人文生态新理念内涵,包括特色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之路和路与自然环境相融合,阐述了思小高速与人文、生态环保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思小的生态之路表明: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是可以实现互赢互利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是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壮大,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模式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公路建设的发展来讲,规划核算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所以,对于公路建设所需要的费用等一系的项目运营管理问题是在施工前的首要工作,它是保障工程成本合理的可靠来源。通过管理体制能清楚的了解公路建设的投资与设计规划方案,从而保障公路建设的规范、合理;提高公路建设的高效运营机制,并保障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系统研究已日渐引起公路部门的重视。本文结合郑石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上实施的客土喷播方法,从机械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对传统的客土喷播进行了一些变通,希望对以后的高速边坡防护工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进入了以高速公路为标准的快速发展阶段,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结合现场施工经验,剖析了桥头跳车问题的产生原因、防治措施及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高速公路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少占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公路与景观相协调等,是高速公路设计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黑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简要分析了调整公路建设中新设计理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吴鹏程 《硅谷》2011,(9):105-105
高速公路建设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其水稳性及水害防治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做好公路排水工作,防治公路水害,是保证路基稳定,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确保行车安全舒适,发挥高速公路运营效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公路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枢纽,在经济进步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建设,对经济建设的贡献更是不言而喻。所以,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其技术发展也被重视起来,尤其是公路的寿命问题,更是人们和建设者所关注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沥青混凝土的类型,阐述了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因素,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类型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希望对公路建设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公路边坡防护从设计到施工,应紧紧抓住设计对象的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特点,采用灵活有效的防护方式,并结合环境保护,在保证边坡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加大植被面积,建造生态公路,人文公路。本文结合大广北高速公路的施工,分析高速公路路基边坡现存病因,并对高速公路路基边坡常见防护形式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0.
司军 《中国科技博览》2013,(18):275-27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的快速增长,与之相应的公路运营管理手段却没有相应提高到适宜的水平,还较为普遍的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重收费、轻服务;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而西部各省、尤其是西北五省,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晚,发展快,运营管理的技术水平与科学手段之不足就愈发明显。本文将通过对目前国内高速公路已有运管技术手段的介绍和近几年国内外成熟应用或新研发的高速公路运管方面的新装备、新技术、新思维作一探讨,结合西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实际情况与出现的问题,以期找到适于西部公路运营管理的新技术手段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