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红台油气田侏罗系中统三间房组为研究对象,划分出了10种沉积微相类型,详细描述了主要沉积微相砂体特征,阐明了沉积微相分布规律和时空演化特征。然后通过研究区已知油气藏所属的沉积微相类型分析,确定有利于油气藏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  相似文献   

2.
垦西地区沙四段油藏具有埋藏深,构造、沉积背景复杂,储层展布认识不清,致使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受到了制约。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利用地震、测井、录井、岩心等资料,从砂岩厚度、砂岩碎屑成分、沉积期古地貌、砂岩重矿物含量等多方面的证据确定研究区沙四段的物源方向,并利用岩石学、粒度分析、测井相、地震相等资料或方法研究沙四段沉积相类型和展布特征,结合构造背景、古地貌等对垦西地区沙四段沉积微相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高升油田沙河街组三段较全面的岩心资料及大的构造背景的研究,分析出该区沉积相特征并确定工区岩石相类型及沉积微相类型。为沉积微相分布规律研究提供依据。在此基础上得出高18区块区莲花油层属湖底扇沉积体系,进一步划分为内扇亚相、中扇亚相和外扇亚相,亚相内可进一步划分出主水道微相、漫滩微相等八种微相类型,对高18区莲花油层沉积体系较全面的认识打下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区域沉积背景分析,描述泌浅10区所处的大的沉积相带位置,结合动、静态资料分析,综合应用地质、测井信息,根据单井的岩性、电性及沉积旋回性,对整个古城油田泌浅10区进行地层划分和小层对比。在单井相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测井相模板,对泌浅10区沉积微相进行研究,明确了该区的沉积微相特征和砂体展布特征,为该区的后续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是在固相萃取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而来的新型分离萃取方法,以其操作简单、携带方便、费用低廉等优点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普遍应用。本文介绍了SPME技术的基本内容、主要种类以及影响因素,并重点分析了SPME在大气环境、水体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希望为行业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环保微相油墨清洗剂的使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发了一种环保微相油墨清洗剂,具有良好的使用特性,清洗油墨彻底,对橡皮布和墨辊清洗后能够保持其良好的传墨性能,橡皮布和墨辊不会变形缩小,印品墨色均匀、网点清晰、层次丰富,图像和文字清晰饱满,印刷质量得到有效保证,橡皮布和墨辊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此环保型油墨清洗剂采用相转移法,将使用过的含有废油墨的清洗剂中的油墨等物质转化为固体收集起来,液体清洗剂可继续使用,直至饱和再进行更换,回收率可以达到83%。  相似文献   

7.
毛细管固相微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微萃取技术,与其他固相微萃取技术比较具有萃取效率高、固定相种类丰富、易于与其他分析技术联用等优点。本文主要综述了毛细管内固相微萃取技术的萃取模式、固定相制备、萃取参数优化及与色谱在线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涂层以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在生物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HA涂层的生物性能与其组织结构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微束等离子喷涂技术,在Ti-6Al-4V基体上制备HA扁平粒子及HA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分别对原始HA粉末、HA扁平粒子表面和HA涂层截面的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微拉曼光谱对扁平粒子和涂层截面微区的相结构进行分析,得到磷酸基团(PO_4~(3-))及羟基基团(OH~-)在所选定区域的信息,对900~1 000 cm~(-1)频率范围的内的微拉曼光谱进行分峰拟合,获得了微束等离子喷涂HA扁平粒子表面相分布情况以及HA涂层沿厚度方向相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单个HA扁平粒子以非晶相为主,而在涂层中,靠近基体部分的相组成以非晶相及分解相(β-TCP)为主,仅包含少量HA晶体相,随着离涂层与基体界面距离的增加,非晶相及分解相含量逐渐减少,HA相增多,在近涂层表面非晶相和分解相(β-TCP)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9.
微尺度下的相变强化传热是微电子领域散热的研究热点,而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流型和压降分析是微流动系统设计和控制的基础。本文针对并联矩形突扩微通道,通过流型可视化、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的方式,对微通道内两相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可视化实验,在并联矩形突扩微通道内观察到了4种典型流动,分别为泡状流、塞状流、弹状流和环状流。当Qg=110 m L/min、Ql=20 m L/min时,两相流动流型达到最大程度的射流状态,出现充分流体射流情况。通过建立压降预测模型,结合实验结果分析了压降模型的适用性和精度,结果表明:含有突扩结构的并联矩形微通道在质量流速为367~691 kg/(m2·s)范围内的压降预测模型的平均预测误差为18. 56%,优于经典文献中的预测精度,且随着整体压降的增大,预测精度增大。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测定牛奶中16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对萃取模式、纤维涂层、萃取温度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用HP-5 MS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经柱程序升温技术分离,并用质谱检测器检测,外标法计算含量。待测农药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在80%~110%之间,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9.6%,各农药组分的检出限为0.003μg/kg~0.15μg/kg。所测样品不含几种有机氯农药残留。本法简便、干扰小、检测效果好,可用于牛奶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复合胶乳微相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透射电镜、动态力学谱等对合成的有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复合胶乳的微相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微相分离的产生是必然的,但也可以由改变加料方式造成的“过渡层抑制效应”和“分子抑制效应”而加以控制。其胶乳不同的形貌是转相过程中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不同沉积速率微晶硅薄膜生长模式的蒙特卡洛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标度理论比较了不同速率下微晶硅薄膜的生长模式。结果是:低速时薄膜的生长指数为0.19,高速时薄膜的生长指数为0.61,两者生长机理明显不同。通过蒙特卡洛模拟薄膜生长过程,结果表明:生长基元的粘附系数和扩散能力对不同生长速率下薄膜的生长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间相碳微球(MCMB)素坯制备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Tween 80为分散剂,分别以丙烯酰胺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单体和交联剂,制备中间相碳微球(MCMB)浆料,采用凝胶注模工艺,制得高质量的素坯.研究了制备过程中的分散剂用量、成型温度的控制问题,并在理论上对这两个关键操作步骤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亚玲  魏建华  孙雯  刘畅  杨雪  曹海燕 《包装工程》2012,33(11):57-59,90
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相结合的技术,建立了凹印油墨VOC的测试方法。通过对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萃取纤维涂层膜厚等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进行研究,获得了优化的测试条件。结果表明,气相色谱柱温箱升温程序为:50℃开始以50℃/min升至200℃,然后再以10℃/min升至230℃,保持5min;固相微萃取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20min,萃取温度80℃,采用100μm PDMS的萃取纤维。  相似文献   

15.
运用物化相分析对Ti0.07-Mo0.2和Ti0.09-Mo0.2的两种Ti—Mo微合金钢析出相中二相粒子的尺寸、分布频度、质量百分数等进行了定量研究,运用Gleebe-3800热模拟机对Ti0.07~Mo0.2和Ti0.09~Mo0.2和Ti0.058的三种钢进行了应力弛豫试验,研究了二相粒子析出前的孕育时间。结果表明,Ti0.07-Mo0.2和Ti0.09-Mo0.2试验钢中,二相粒子尺寸在36nm以下的质量百分数占绝大。随着Ti含量由0.07%增加到0.09%,尺寸36nm以下的二相粒子的质量百分数增加,二相粒子平均尺寸减小。形核率增大,使得形核孕育时间缩短。Ti0.07-Mo0.2钢和Ti0.058钢相比,由于Mo能够降低了Ti,C,N这些形成元素的活度,推迟其碳氮化物在奥氏体形核,降低了形核率,使得Ti0.058钢的析出时间比Ti0.07-Mo0.2钢缩短。  相似文献   

16.
两相流进入微通道换热器容易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显著降低微通道换热器的性能.本文对微通道换热器两相流分布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归纳与分析,主要介绍了微通道换热器中两相流分布特性的影响因素、提升微通道换热器中两相流分布均匀性的技术方案、微通道换热器两相流分布特性的仿真研究及相分离技术在微通道换热器中的应用;论述了两相流在微通道...  相似文献   

17.
以Tween 80为分散剂,制备了水基中间相碳微球(MCMB)悬浮体.Zeta电位测定 结果表明,当Tween 80的用量为1%(以MCMB质量分数计)时,该悬浮体的Zeta,电位绝对 值可达到55mv(pH=7).进一步研究了分散剂用量和固含量对悬浮体流变学性能的影响,发现 悬浮体最佳分散剂用量为1%,随固含量的增加,其粘度也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制得了固含 量达到62.5wt%(53.1vol%)的悬浮体.研究了凝胶注模成型素坯及烧结体的力学性能及显微结 构,并通过该工艺制备了形状复杂的碳板材料.  相似文献   

18.
景磊  赵东林  孙杰  高云雷  谢卫刚  沈曾民 《功能材料》2012,43(22):3084-3087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比表面积为2945cm2/g的中间相沥青基活性炭微球(AMCMB)表面引发苯胺聚合,制备中间相沥青基活性炭微球/聚苯胺复合材料(AMCMB/PANI)。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考察其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测试,研究其在6mol/L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02A/g时,AMCMB/PANI电极的比容量为387.72F/g,与AMCMB电极的比容量相比,提高了57.46%,说明少量聚苯胺的加入可以显著地提高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当电流密度增大1000倍时,AMCMB/PANI电极的比容量为157.68F/g,表现出好的大电流充放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基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利用微功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电、水、气、热计量的“四表集抄”应用.搭建北京地区公共事业服务支撑平台.探索建立与其他公用事业机构代收代缴服务合作模式。最终梳理形成一套适用于北京地区的公用事业数据采集通信技术标准,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维护流程.建成一套公用事业计量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