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顺序注塑工艺对塑件成型质量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分析了多浇口成型分子的流动取向,并显示多浇口成型过程中熔接痕的形成位置。以汽车车门内饰板为例,针对传统的3点进浇成型容易出现的缺陷,利用Moldflow软件模拟其针阀控制顺序充模过程,对顺序注塑工艺和浇口开关时间进行初步优化,在熔体温度200℃,模具温度40℃,冷却时间20s的工艺条件下,分别在第1个浇口开启1.2s和1.6s后开启第2个和第3个浇口,通过对比锁模力、填充时间、熔接痕、变形等成型结果,验证了顺序注塑工艺能显著改善塑料件缺陷。用于实际生产中,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塑件。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款手机保护套的注塑模具。该模具为三板模,采用定模滑块成型侧孔,两个斜项成型内侧凹槽,浇注系统为点浇口转扇形浇口的方式,保证了产品具有较高的外观质量,并且具有结构紧凑、动作可靠、成型周期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Moldflow软件研究了接油盒注射模成型工艺,分析出塑件的最佳浇口位置和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模拟了不同保压曲线和冷却回路的成型效果.通过比较不同的模具结构和成型工艺方案在软件中分析运算的结果,从中找出能获得合格产品的方案,从而明显缩短模具开发的周期,节约模具开发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CAE技术的收纳盒注塑模浇口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及提高产品质量,CAE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在注塑成型的模具设计中.利用Mo1dflow软件对收纳盒注塑成型中不同浇口位置进行流动模拟分析,预测可能存在的气泡位置和熔接痕的位置,通过比较分析结果来确定制品注塑成型中的浇口位置和数量,以确定最佳参数,可避免在模具上进行试模、修模的繁琐过程,从而为模具设计人员优化模具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塑料齿轮成型工艺参数优化及注塑模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lastic Advisor模块进行了塑料齿轮的充模模拟.通过设置不同的浇口数量、模具温度和注射温度,分析了注塑压力、熔接痕分布、气穴分布和熔体温度分布情况,确定了最佳的浇口数量、位置以及相应的塑料齿轮成型的工艺参数,以减少注塑缺陷,提高制品质量.结合模拟分析结果利用Pro/ENGINEER Wildfire软件设计了塑料齿轮的三维注塑模具,实现了模具的参数化设计,大大提高了注塑模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浇口位置在水杯成型工艺中的重要作用,基于Moldflow软件,对带手柄的塑料水杯在不同的浇口位置注射成型时的充填时间、压力、气穴位置、熔接线的分布、冷却水路的冷却效果、模具温度、翘曲量等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最佳浇口位置.以模流分析的各项参数作为后期注塑机选择和模具设计的理论依据,在模具设计时既要保证水杯手柄脱模时不被损伤,还要保证水杯的表面质量美观.  相似文献   

7.
运用UG三维造型技术对交流接触器外壳进行实体建模,并运用Moldflow软件进行注射成型模拟.分析塑料件的最佳浇口位置,选取不同的浇口数目,通过对塑料件注射成型过程的流动模拟,预测塑料熔体注射成型的填充性、填充时间、压力降、熔体流动前沿温度、熔接痕、气穴等,得到合理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为模具设计与制造提供可靠的设计数据,减少了试模时间,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模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该底座压制模具的结构、特点和动作过程,指出了该压制模具和一般压制模具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即弯销的侧抽芯和复位动作均由液压机顶出杆驱动,侧抽芯和顶出制件存在着先后关系,侧型芯复位和加料、压制也存在着先后关系。  相似文献   

9.
上 ,从而代替了通用结构凸模从内腔施加的变形力F(见图 5 ) ,即用镦弯方法代替了通用形弯模结构 ,避开使用细长凸模 ,化难为易 ,大大地改善了模具强度且使零件成形容易。本模具与在水平方向两半凹模合拢结构相比其结构简单 ,造价低且能源消耗少。4 使用效果  采用逐步成形工艺及镦弯方法 ,零件经工序 1后 ,其变形区料厚与变形前相比 ,经实测减少了 0 .0 6mm ,为原料厚的 1 %。经工序 2后 ,其变形区料厚与变形前相比 ,经实测减少了 0 .1 8mm ,为原料厚的3%。比有关资料介绍的此类零件变薄量为 1 4%~ 2 0 %小得多。经镦弯后 ,由于无…  相似文献   

10.
指出模流分析技术在塑料注塑成型质量分析中的重要性.在对产品模具设计的基础上,应用模流分析技术对注射模具浇口、注塑效果、注射压力、注射压力下降和产品质量等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为改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压力铸造中适用的可溶性盐芯的工艺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其最佳配方、形成工艺、烧结工艺、性能检测以及在压铸中的应用和盐芯的溶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具有实践意义的资料。实验证明:运用可溶性盐芯可以有效地简化模具没计、降低生产成本,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镁合金通讯件压铸模浇注系统的设计与充型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镁合金特殊的凝固性质和金属铸型的不透明性,借助Pro/Engineer软件,基于PlasticAdvisor模块,设计了镁合金通讯件及其压铸模锥形浇注系统,探讨了该系统在材质为AM60B合金时的浇注环境。模拟结果表明,该浇注系统填充过程平稳,温度场分布均匀,所得压铸件气体夹杂和冷隔缺陷少,整体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对压铸过程的分析 ,总结了产生飞边的各种原因 ,重点分析了刚度和热应力对飞边的影响 ,并指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对压铸模CAE的方法 ,对压铸模设计和压铸生产过程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低频电磁场作用下铸造铝合金过程中结晶器设计的好坏对保证铸坯质量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在结晶器设计时数值模拟技术是一个重要有效的工具.优化的结晶器应该是在电源频率相同较低的电流下在铝熔体内部能够获得所需要的磁场强度.基于这种思想,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设计出工业上实用的低频电磁铸造铝合金结晶器.在结晶器外套材料不同情况下,对低频电磁铸造铝合金过程的电磁场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当结晶器外套为软磁材料时,铝熔体内部磁场强度得到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多工位级进模中变薄拉深和整形工序存在包紧力大、脱模困难的问题,研究设计了浮动式凹模的新型模具结构。分析了铜壳拉深件冲压成形的工艺特性,阐述了铜壳多工位级进模的总体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投产检验证明:该模具结构可实现顺利脱模,保证产品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16.
铸造充型过程的数值模拟技术是铸造领域的前沿技术。采用这些技术进行充型过程的数值模拟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充型过程中金属液流动的自由表面和速度分布。为了给薄壁压铸件选择最佳浇注系统和最佳工艺参数,利用PROCAST软件对铸件的压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铸件充型时间和温度场的分布,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模具结构和压铸工艺。  相似文献   

17.
镁合金压铸件充型过程的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镁合金的压铸工艺特点和充型过程的不透明性,采用Pro/ENGINEER2001进行铸件的实体造型,并生成面网格文件.利用ProCAST软件模拟压铸件充型过程的物理场,预测了镁合金压铸件的缺陷位置,从而使模具的设计过程得到了优化.模拟运行表明,采用闭合式浇注系统充型平稳,温度场分布均匀,具有较少的气体夹杂和冷隔等倾向,使得镁合金压铸件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不锈钢高速连铸中结晶器的热流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高效连铸过程中,结晶器的传热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高速连铸的战略性研究项目时,在Atlas Steel钢铁公司的方坯连铸机上进行了1次工业试验,目的是研究高速连铸不锈钢时结晶器的热流变化。试验中,结晶器4壁共安装了42个热电偶。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温度信号以10Hz的频率记录在计算机中,根据每点的平均温度,针对IHCP(Inverse Heat Conductio  相似文献   

19.
应用Flow3D软件对高压水流快速充型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在相同条件下采用1000~2000帧/s照片的高速摄影方法,对着色高速水流在透明的丙烯酸玻璃为材料制成的模具薄板型腔中的充型过程进行了拍摄,二者结果一致.显示了计算机模拟方法研究流体高压充型行为的可行性.应用同样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探讨了几种情况下的浇口、溢流槽、型腔形状与位置对其充型行为的影响.其结果对高压铸造铝、镁合金工艺参数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heat resistant magnesium alloys,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has introduced several parts to the drive train. The rising number of large magnesium components will result in a higher quantity of automotive post consumer scrap. It was the aim of this work to find a reasonable alloy system for the recycling of these magnesium drive train components. A matrix of potential recy-cling alloys based on the magnesium alloy AM50 was prepared via permanent mould casting. The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via tensile testing, creep tests and salt spray tests. Three alloys were selected for processing via high pressure die casting and the tests were repeated on the new materials. A promising system for recycling has been isolated and will be investigated more deeply for the influence of impur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