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IPv4/IPv6过渡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周利利  张平  梁祖华 《通信技术》2009,42(2):212-214
分析了IPv4/IPv6三种过渡技术:双协议栈技术、隧道技术、翻译技术(NAT-PT和DNS—ALG),重点讲述了NAT—PT和DNS-ALG的工作原理。利用双协议栈技术、NAT-PT和DNS-ALG技术结合,建设一个IPv6实验床。实验结果表明:纯IPv4、IPv6网络可以共存,并通过域名实现互通互联。  相似文献   

2.
李杨  冀潇 《通信技术》2013,(7):34-36
首先介绍了IPv6技术及IPv6网络的演进过程。在分析了中国IPv6网络发展程度之后,介绍了三种过渡时期常用的IPv4/IPv6共存技术,包括双栈技术、隧道技术和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AT-PT,Network Translation-Protocol Translation)技术。通过新增IPv6企业网络实例,具体配置并实现了以上几种共存技术,并指出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最后指出应结合不同场景和需求采用适当的共存技术,制定平稳的网络演进策略才能使IPv6技术更加稳定、成熟。  相似文献   

3.
介绍NAT-PT及与其相关的网间协议转换技术,采用NAT-PT技术设计IPv4/IPv6转换网关。通过该网关在实际网络环境中运行,测试NAT-PT对UDP协议和TCP协议的翻译,最终实现IPv4和IPv6之间的双向通信功能,满足网络高速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IPv4网络因为协议本身的一些缺陷,正逐渐被IPv6网络所替代。在IPv4向IPv6网络迁移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网络迁移技术,主要包括双栈技术、隧道技术、NAT-PT技术。目前双栈技术各大运营商作为主要迁移技术,基于双栈协议的网络平台部署可实现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保障网络资源的高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NAT-PT技术在IPv4和IPv6互联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NAT-Prr及与其相关的网间协议转换技术,采用NAT-PT技术设计IPv4/IPv6转换网关.通过该网关在实际网络环境中运行,测试NAT-PT对UDP协议和TCP协议的翻译,最终实现IPv4和IPv6之间的双向通信功能,满足网络高速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IPv6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中的主流网络层协议,如何实现IPv4网络到IPv6网络的平滑过渡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对各种IPv6过渡技术做了一个全面的描述。首先对目前IPv6过渡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讨论了三类基本过渡技术:双协议栈过渡技术、IPv4/v6协议转换技术隧道技术(基于IPv4的IPv6隧道技术和基于IPv6的IPv4隧道技术)。最后讨论了过渡技术的选择问题并对过渡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IPv4向IPv6过渡方案中各种地址转换技术分析 在IPv4向IPv6过渡阶段,符合4—4—4、4-6—4、6-6—6应用场景的技术方案主要有双栈技术、隧道技术等。在双栈网络,NAT444技术是一种解决IPv4公有地址不足的方案。隧道技术可通过DS—Lite和A+P等来解决地址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SOCKS协议是可用的功能最强大、应用最灵活、安全性较高的代理协议。基于SOCKS的IPv4向IPv16过渡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不错的选择。首先讨论了直接在双栈主机上实现IPv4和IPv6的地址转换的BLA技术,然后讨论了通过一个双栈网关来进行IPv4和IPv6的地址转换的SOCKS64技术,最后对这两种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9.
基于IPv4与IPv6技术相结合高校校园网络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锋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18):82-84,88
针对各大高校新、旧校区校园网络出现的问题,提出新校区采用IPv6网络技术,旧校区采用IPv4网络技术.两个网络之间的连接采用双栈IPv4/IPv6过渡技术,所有校园网三层设备均为IPv4/IPv6双栈设备,既运行IPv4路由协议,也运行IPv6路由协议.通过对域名系统DNS的查询可知,双协议栈主机中目的主机采用的是哪一种地址.对于双栈终端,IPv4网关和IPv6网关均部署在汇聚三层交换机上.在此提出的方法投资小,资源浪费少,运行切实可行,开发周期短,对于高校节约成本办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基础协议用以解决IPv4地址短缺问题。由于IPv6与IPv4网络的不兼容性以及巨大的IPv4设备存量,向IPv6过渡必将是一个渐进而缓慢的过程。本文介绍了目前存在的各种主要IPv6过渡技术包括双栈,隧道,网络地址一协议转换以及IPv6 over MPLS等各种过渡技术,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11.
针对IPv4网络与IPv6网络网络互通问题,对网络地址协议转换(NAT-PT)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NAT-PT技术是通过对IPv4地址和IPv6地址转换同时在IPv4数据报文和IPv6数据报文之间进行报文头语义翻译,实现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互通。给出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NAT-PT网关方案设计、实现、工作流程和验证结果等。提出了NAT-PT技术是一种解决纯IPv4网络与IPv6网络互通的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讨论从IPv4到IPv6的网络过渡问题。首先介绍了IPv4/IPv6过渡的内容,然后针对网络过渡问题介绍了隧道方式、双协议栈、MPLS IPv6,专用IPv6网络和纯IPv6网络多种目前流行的过渡技术和方案。最后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及应用环境,并从运营商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过渡的阶段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熊英 《通信世界》2003,(27):49-49
目前业界普遍认为.支持IPv4到IPv6过渡模式主要有三种.即:网络单元和移动终端的IPv4/IPv6双栈、自动或结构配置隧道模式、网络中设置IPv4到IPv6协议转换器。其中在网络中设置代沟协议转换器是最简单便捷的IPv4/IPv6过渡方法。协议转换器为本地IPv4主机和本地IPv6主机间个中介单元,不需变更主机就可实现两间联络。网络地址转换器/协议转  相似文献   

14.
IPv4/IPv6过渡技术及其标准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IPv4/IPv6共存/过渡技术策略,包括双协议栈、隧道技术、翻译技术,以及IETF相关工作组(包括IPv6ops,Behave,Softwire)在标准制定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有线电视技术》2004,11(19):48-49
1IPv6/IPv4双协议栈技术简单地说,双栈机制就是使IPv6网络节点具有一个IPv4栈和一个IPv6栈,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IPv6和IPv4是功能相近的网络层协议,两者都应用于相同的物理平台,以及承载相同的传输层协议TCP或UDP,如果一台主机同时支持IPv6和IPv4协议,那么该主机就可以和仅支持IPv4或IPv6协议的主机通信。2隧道技术隧道机制就是必要时将IPv6数据包作为数据封装在IPv4数据包里,使IPv6数据包能在已有的IPv4基础设施(主要是指IPv4路由器)上传输。随着IPv6的发展,出现了一些被运行IPv4协议的骨干网络隔离开的局部IPv6…  相似文献   

16.
以思科模拟器为仿真平台,通过对IPv4/IPv6双协议栈和隧道技术的研究,结合校园网络实际情况,在原有网络上启用双协议栈,并借助隧道技术加以辅助,实现IPv6网络的校内部署,同时引入HSRP协议进行网络冗余备份,保证校园网络的稳定运行,最终给出了一套完整的校园网络过渡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针对IPv6核心网络的部署,分析了IPv4穿越IPv6核心网络的应用需求,给出了IPv4 over IPv6隧道技术方案设计,重点介绍了IPv4 over IPv6隧道技术的软件组成、控制流程和数据流程,以及具体的软硬件实现环境。对该技术与基于MPLS的IPv6 VPN隧道技术和NAT-PT技术的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比较。对研制的设备在试验网络中的参数配置和功能验证情况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IPv4和IPv6通信的几种互连互通技术,并分析了各种互通方案的工作机制、安全性及优缺点.把隧道技术、双协议栈、NAT-PT过渡技术应用在本校校园网中.实现了IPv4/IPv6基本服务过渡的整个校园网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王峰松  梁冰 《无线电工程》2007,37(4):1-3,26
对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在地址空间、移动性、安全性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技术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深入探讨了IPv4/IPv6综合组网主要运用的双协议栈、隧道和翻译等几种关键技术,并从使用场合、兼容性和实现的方便性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过渡时期IPv4/IPv6综合组网的策略建议。对当前IPv4向IPv6演进的研究与实践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梁国宁 《电子世界》2012,(20):91-92
IPv6作为Internet协议的下一版本,对IPv4的最终取代将不可避免的成为必然。但,IPv4支撑的互联网,不可能所有节点立即过渡到IPv6.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互联网的特征将是IPv6和IPv4共同存在.采用合理的互通技术是IPv4向IPv6平稳过渡的必要保障。本文对双协议栈(DUALSTACK)、隧道(TUNNEL)和NAT64与DNS64等三种IPv4与IPv6互通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