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电子政务为基础,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方向,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加快建设电子政务速度,提高电子政务建设质量,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首都信息化》2003,(11):9-9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对电子政务的影响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看。从近期来看。这次机构改革对当前电子政务的影响不会太大。这次机构改革的原则是精简、统一、效能,要求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  相似文献   

3.
4.
国外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陆悦 《互联网周刊》2004,(20):82-82
2003年11月联合国发布《2003年全球公共领域报告:处在十字路口的电子政府》报告,针对其191个会员国,公布了“联合国全球电子政府调查”。调查显示,在电子政府准备指数上,美国以0.927拨得头筹,其次为瑞典、澳洲、丹麦、英国、加拿大、挪威、瑞士、德国、芬兰、荷兰等高度发达国家,亚洲的新加坡与韩国分居第十二、十三位,日本排名十八,中国第七十四。  相似文献   

5.
蔡虹 《互联网周刊》2002,(45):37-40
能用的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电子政务发展到现阶段,解决的应是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把该共享的信息完全共享,电子政务才会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一方面要以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依托,另一方面还要与政府机构改革相结合,同时更需要有广大公众的参与,缺少任何一方面作支撑的电子政务建设都将成为空谈。  相似文献   

7.
《数码世界》2003,2(3):10-11
信息化是首都北京面向21世纪和信息社会的最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之一。加快实施电子政务工程,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信息化,是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府执政为民水平的现实需求,也是建设和管理好北京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软金马列电子政务系统总体结构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公自动化》2002,(3):23-27
  相似文献   

9.
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现在的重要目标之一.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当前工作的重点方式之一,是深化政府改革,转变职能,改革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政府行政管理的改革,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推进电子政务对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改革,不仅可以提高行政效率,而且有助于形成公正严明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一方面要以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依托,另一方面还要与政府机构改革相结合,同时更需要有广大公众的参与,缺少任何一方面作支撑的电子政务建设都将成为空谈。  相似文献   

11.
协同电子政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子政务的协同化是国际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它通过协同管理思想和相关的技术实现政府业务流程的重组优化和规范化,最终实现政府各职能部门间能高效协同工作,政府与公众有效地互动.本文分析了电子政务中协同的必要性,协同政务的实现途径及其相关的重要技术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电子政务建设的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群 《福建电脑》2007,(6):63-64
电子政务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政机关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对国内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子政务的声音与生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政务的顺利推进与持续发展,需要包括政府、IT企业、社会大人在内的多种声音的积极参与,更需要由此逐渐培育出基于沟通和互动基础上的良好生态。  相似文献   

14.
近一段时期,举国上下都在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但是在制定总体规划时必须注意的是,全国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一定要避免盲目建设,一定要防止一哄而起。我国有关主管部门对此已经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确定“政府信息化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政策,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而参与电子政务建设的各方也在不断地摸索着前进,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一条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电子政务酝酿很多年,中央发下的红头文件一大叠,财政批下数百亿,项目上了一大堆。看起来,电子政务工程“初步起步”就在一些领域开始产生明显的效益,无疑是出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因为红头文件的影响力,所以电子政务获得了勃勃动力,因为投资上了项目,所以电子政务产生效益。然而电子政务的动力间题绝没有这样简单。电子政务绝不仅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只有利益机制和切实的效益才能让各级政府产生开展电子政务的自觉意识,也只有当他们从电子政务中获得了真真切切的效益,电子政务才有了自下而上去展开的基础和根基。 人民公仆“有为”才能“有位”,政府工程“有利”才能“有立”,IT厂商“有利”才能“有为”。这是一个明晰的道理,从这个清晰的逻辑也可引申出来电子政务不可回避的利益问题。政府部门要靠电子政务在新时期提升行政机构的管理力,增强对社会大众的服务力,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为实现这一宏大立意政府必须投下上百亿。电子政务已经投入的数百亿和将要继续投下的上千亿,都让“惟利是图”的IT界感受到了政府的影响力和电子政务的吸引力。这里存在的,仍然是那个恒久的利益分配和传导机制——只不过,对于IT企业来说,它主要体现为收入,而对政府部门来说则体现为效率的提升。 进入2002年,硬件投资己  相似文献   

17.
18.
其实,这些悄悄发生在人们生活中的变化,正体现了政府部门推进电子政务的成果。在进入2002年以后,电子政务的确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
电子政务深入人心的同时,政府信息安全的产业价值也在凸现本期“电子政务”专题邀请来了金山、江民、瑞星、天融信、F5、CA等信息安全公司的高管,共同探讨“电子政务”与“信息安全”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和产业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