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浩杰 《中国印刷》2011,(10):68-70
在传统印刷企业中引入数字印刷,实现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的优势互补,将是传统印刷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有力途径,具有较好的尝试、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沈剑毅 《印刷杂志》2012,(12):32-33
<正>传统出版印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会继续存在和发展。但随着数字成像技术、数字网络技术和数字传感技术在印刷业的广泛应用,印刷数字化已经成为印刷业发展的潮流,进行印刷数字化转型和探索高新印刷技术应用是传统印刷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传统出版印刷企业的转型发  相似文献   

3.
赵伟 《印刷工业》2009,(9):57-59
从上世纪90年代迄今.数字印刷技术迅猛发展,形成了与传统印刷技术共生共存,相互补充并逐步扩大份额的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7年4月.我国有99787家印刷企业。其中专营数字印刷的企业约占37%,传统企业约占19%,传统与数字印刷兼营的企业约占44%。据此估算,数字印刷企业约为37000家,兼营数字与传统印刷的企业约为44000家。  相似文献   

4.
印刷之未来     
李鹏 《印刷经理人》2011,(11):77-78
企业今天是百强,若明天仍想成为百强,那就要在传统印刷的红海与数字印刷的蓝海中,站在浪尖,只为一个字,赢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作为全球知名的IT公司——惠普,同时也是全球知名的数字印刷设备供应公司,在未来的印刷和今天的印刷中的一些想法和看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未来的印刷第一方面,未来的印刷。谈到未来,我想先问在座的一个问题,我们百强企业的生存现状是什么样的,您去年、今年,累么、苦么?  相似文献   

5.
薛金萍 《今日印刷》2013,(10):24-25
在如今这个信息高效传递、市场高速发展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数字出版与跨媒体出版日渐繁荣,短版、个性化的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需求也越来越多,这都使得采用按需印刷的客户群不断增长。因此,在保证高质、高效的前提下,快速、灵活的印刷方式成为衡量印刷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然而,传统印刷方式已经无法彻底满足这种日新月异的需求变化,促使一种全新的印刷方式——数字印刷孕育而生。也正因如此,大批传统印刷企业的转型目标开始向数字印刷靠拢,以此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并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尽管传统印刷依然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但当数字印刷的发展势头一浪高过一浪之时,已经没有谁能够忽略其未来的巨大成长性。尤其是对于传统印刷设备制造商而言,今后无论是数字印刷充当传统印刷的有益补充,还是二者将会并驾齐驱,进军数字印刷领域都是摆在其面前的一条重要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苏兆春 《今日印刷》2013,(11):10-10
全球有7000台Indigo设备.而中国只有几百台.这说明中国的数字印刷发展方兴未艾。我认为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是共存的,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而已。数字印刷以其独有的特点.可以成为印刷企业向其他类型企业转型的良好桥梁。  相似文献   

7.
罗凌云 《印刷技术》2012,(19):70-72
在drupa2012上,数字印刷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国内的传统印刷企业也已开始重视数字印刷这一不可忽视的印刷"新能量",传统印刷企业怎样才能利用数字印刷方式,在巩固原有业务的同时挖掘新业务?这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在此,我们将为大家介绍3家利用柯尼卡美能达生产型数字印刷系统和设备成功转型进军数字印刷的案例。  相似文献   

8.
《数码印刷》2015,(1):67
<正>随着印刷业经营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对个性化、短版印品需求的不断增多以及数字印刷技术的日益成熟,昔日只属于数码快印企业的数字印刷设备逐渐走进了传统印刷企业的视野,在保留原有传统印刷业务的同时,"试水"数码印刷业务成为不少传统印刷企业的选择。2 0 1 4年1 2月1 0日,国有大型综合性印刷企业—北京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其印刷一厂隆重举办了以"携手数字技术,引领印刷未来"为  相似文献   

9.
目前,越来越多的传统印刷企业正通过引进数字印刷设备开拓相关业务。但由于数字印刷业务的特点是印量小、种类多、个性化,这和传统印刷业务大批量的特点大相径庭,因此,不少传统印刷企业在从传统印刷转向数字印刷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业务拓展的难题。为此,本期特邀请了3家传统印刷企业代表,讲述各自企业的数字印刷业务拓展经验,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0.
传统印刷应对数字印刷的思考与建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民 《数码印刷》2010,(3):24-26,28
<正>数字印刷技术,挟其新锐之势迎面而来,不断引起印刷界,尤其是传统印刷企业自觉、不自觉的关注、思考乃至行动应对。传统印刷企业以至行  相似文献   

11.
《纸和造纸》2012,(9):84
本刊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印刷人对传统书刊印刷的看法。处在激烈竞争的书刊印刷市场中的企业,如何赢得市场制高点,走出一条独特、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书刊印企老总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在多媒体时代,出版印刷产业链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以"内容为王"的出版社话语权正在削弱,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出版、数字印刷、按需印刷、网络出版的市场需求正在把这个产业链变短,"内容与技术并重"将成为多媒体时代出版印刷产业链的特征,印刷业不再只是用纸张承载信息的行业,当印刷企业的业务延伸至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多媒体时,印刷企业就能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高速喷墨印刷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不仅成为各大媒体的焦点,也成为各展览会的明星。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开始考虑投资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同时也有很多厂商积极投入相当大的研发力量来开发新品。其实大部分喷墨印刷设备都在沿用传统印刷机的收送纸和传统马达系统,同时嫁接数字喷墨喷头和控制体系,前端采用数字前端DFE体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的威力是巨大的。数字相机日益普及,传统相机悄无声息地退出市场就是最明显的佐证。同样,数字印刷也逐渐褪去其神秘面纱,个性台历、个性相册、菜谱、通信账单、博客书、年度报告、按需出版,数字印刷已深入我们的生活领域。但是,对于数字印刷,人们尚且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而数字印刷的运作模式,以及如何推销数字印刷业务,都是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备受市场冲击的传统印前服务企业,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数字印刷能否成为转型的最终方向,是企业经营者转型抉择中思考的问题。本期专题就业界关心的这些问题,一一作了阐述,期望能对发展中的中国数字印刷行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数字印刷工艺是成像、输墨和转印为一体的印刷技术,其工作方式和传统的胶印有很大差异,承印材料也与传统胶印有所不同,因此,数字印刷质量的评价和传统胶印评价上也有所差异,传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在此有时就不再适合。  相似文献   

15.
要充分发挥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两种设备的优势,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发展传统印刷和数字印刷相结合的印刷企业,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大众”和“小众”两个市场需求,实现一站式服务。  相似文献   

16.
《印刷技术》2012,(7):20-25
目前,数字印刷设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传统印刷企业所接受和认可,更是有不少传统印刷企业积极引进了数字印刷设备,开拓相关业务。但是,引进数字印刷设备简单,建立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却不易,业务不同的传统印刷企业应该引进何种数字印刷设备?引进后应该如何构建合适的盈利模式?让我们听听大家的看法吧!  相似文献   

17.
传统印刷企业如何选择和应用数字印刷设备,东莞永洪给出了自己的特色答案。胶印机是众多传统印刷企业普遍使用的印刷工具,而数字印刷机在近年来才逐渐被应用。用数字印刷挑战胶印?很多人对此给出的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18.
对于国内诸多的传统印刷企业而言,在数字印刷的时代,如何抓住数字印刷给予的机遇进行企业转型和升级,是必须要面对及思考的一大问题。"告别铅与火,走过光与电,进入0和1",是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的对于现代印刷技术发展路线图的通俗概括。从技术角度看,"铅与火"属于模拟技术时代,"光与电"属于模拟和数字并存的时代,"0和1"则属于数字时代。  相似文献   

19.
正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的竞争越来越明显,在印刷企业和印后加工企业中,由市场驱动的业务模式和企业内部过程的转变随之出现。通常情况下,包装印刷领域的印数较高,数字印刷难以满足要求,对传统印刷并不存在任何威胁。但是,这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数码印刷》2011,(11):69-70
随着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数字印刷分会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数字印刷分会的队伍也日益壮大,越来越多数码印刷企业、数码印刷供应商和相关院校积极加入,并成为数字印刷分会的一份子。为了加强会员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