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
水处理用炭膜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煤基沥青为原料,通过热处理制得中间相沥青,粉碎后经自粘成型、预氧化、炭化过程制得炭膜,把制得的炭膜用于染料水溶液的分离.通过考察各个工艺条件对炭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确定出制备炭膜的最佳工艺参数.并考察了浸渍法对炭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5.
炭膜制备及其气体透过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炭粉为原料,加粘结剂成型制备炭膜并对其气体透过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粘结剂用量,炭化等因素对炭膜的气体透过速率和气体组份理想分离系数的影响,气体透过膜孔的扩散为粘性流和努森扩散。 相似文献
6.
以煤沥青为原料经热处理、预氧化和炭化等工艺制备了炭膜,研究了制备条件对炭膜性能的影响及其气体分离的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炭膜的最佳条件是热处理温度370℃,时间120min;预氧化温度220℃,时间120min,炭化温度900℃。炭膜的气体分离机理是努森扩散,在高压差时伴有粘性流。 相似文献
7.
8.
使用糠醇单体在多孔氧化铝管的内表面成功制备了炭分子筛膜。其制备采用了3种方法:(Ⅰ)将酸性催化剂加入到糠醇中使糠醇聚合,然后采用浸渍法涂膜;(Ⅱ)先将催化剂浸渍在支撑体上,然后将支撑体浸入到糠醇溶液中制膜;(Ⅲ)先将催化剂浸渍在支撑体上,然后将支撑体置于糠醇蒸汽中制膜。方法Ⅱ制备的炭膜质量最大。方法Ⅲ制备的炭膜质量次之,方法Ⅰ制备的炭膜质量最小。方法Ⅲ制得的炭膜具有最好的气体选择性,CO2/N2的理想选择性为79.3,O2/N2的理想选择性为10.6,方法Ⅰ、Ⅱ制得的炭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相近,CO2/N2的理想选择性为20,O2/N2的理想选择性为6。 相似文献
9.
炭分子筛膜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炭分子筛膜是一种用于气体分离的高效,节能的新型材料,具有好的气体分离选择性,高的热和化学稳定性,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广泛的重视和发展,本文从制备炭分子筛膜的原料,制备工艺及其在气体分离应用等方面综合了国内外近年来炭分子筛膜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聚醚砜酮基炭膜的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涂膜法,以商用聚醚砜酮(PPESK)为前驱体制备了管式复合炭膜,考察了涂膜次数、改性剂及其加入量对所制备炭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涂膜次数增多,气体分子的渗透速率逐渐减小而选择性呈增大趋势;加入改性剂后的复合炭膜渗透速率和分离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改性剂不仅改善了涂膜液与支撑体之间的复合效果、减少涂膜次数,同时也促进了气体渗透速率的提高.利用扫描电镜对复合炭膜的微观形貌进行观测,可以看出,复合炭膜由支撑体和分离膜层2部分组成.膜表面很致密均匀,无明显缺陷,分离层薄而均一,厚度在5μm左右,且与支撑体结合紧密. 相似文献
11.
利用浸渍提拉方法,在平均孔径500 nm的管状a-Al2O3陶瓷管载体上成功制备了无缺陷的Beta/碳纳米复合分子筛膜. 通过室温下单组分气体渗透实验,发现当Beta分子筛在聚糠醇/丙酮溶液中的含量逐渐加大时,复合膜的气体分离因数略有增加,同时气体渗透通量明显加大. 经优化后氢气渗透通量比纯碳膜增加了一个数量级,说明Beta分子筛起到了加快气体渗透通量的作用. 由SEM照片可以发现,随着Beta分子筛含量的增加,制备的纳米复合膜的厚度由平均14 mm减少到7 mm左右,从而减少了气体渗透的阻力.结合实验数据,探讨了沸石分子筛/碳复合膜气体渗透路径.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