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龙山公园和焦作市易生元产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及各个景观节点的要求,在消除工作区内因采坑、废弃渣堆及高陡边坡等造成的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占用与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修复工作区内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并为焦作市龙山公园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构建和谐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2.
废弃矿区土地资源再利用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至关重要,是适应新时期国土空间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中的知识图谱分析技术,对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出的近20年的970篇和WoS核心集数据库检索的1 740篇废弃矿区土地资源再利用中英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进展与趋势梳理。研究结果表明:(1)国内废弃矿区土地再利用相关研究具有较强的关注度,刊文量进入快速增长期,核心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网络体系初步建立;(2)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可视化结果显示研究视角随国家政策变化呈现多领域、多学科交叉参与境况,研究主题由废弃矿区土地复垦—生态修复—资源价值评价—景观再生设计—工业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模式等逐渐发展演化;(3)研究内容逐步转向生态价值挖掘与资源潜力评价、资源转型路径探索与创新、构建以经济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资源开发模式。该研究可为资源型城市废弃矿区土地资源再利用与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宁  汪静  付梅臣 《金属矿山》2015,44(11):149-152
矿山公园作为矿山生命周期的延续,可以缓解矿业城市资源枯竭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生态经济问题。不同地区的矿山公园建设由于在空间组织和建设方面的理念不尽相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以新兴的国家级矿山公园--南京市冶山矿山公园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矿山公园的空间组织和产业化发展可行性。对公园空间组织进行分析,基于资源分布特征,提出矿山公园功能分区和矿业遗迹景观分区2种模式,同时论述了公园内部景区协调模式;探讨了旅游产业化建设对其他各产业的推动作用,解决了矿山的经济可持续问题,结合其资源特性,设计矿山公园独特的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对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对矿山公园产业化生态恢复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棕地是城乡区域中带有明显或潜在污染的废弃场地。废弃矿山是棕地的一种,建设矿山公园是实现区域经济、文化、生态整体复兴的重要模式,且这种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通过我国矿山公园建设现状的分析,研究了如何利用规划和景观设计的方法,使矿山公园能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在保证生态恢复和保护矿业遗产的前提下,设计必须以最大限度吸引客流为主要目的,并以此来刺激消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播,最终达到区域整体复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中介绍了我国废弃煤矿概况及其遗留的地质环境问题,通过收集国内外废弃煤矿开发利用的实践,根据废弃煤矿资源的井上下空间位置,介绍了目前废弃煤矿资源再利用的各种方式,如矿山公园、井下空间利用、生态修复等,根据废弃煤矿资源再利用现状分析了我国废弃煤矿资源再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废弃煤矿资源再利用的相关对策,为废弃煤矿资源再利用及实现废弃煤矿区与区域经济、社会、生态融合发展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方针为指导,针对陕西省黄河流域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未来需求,以合阳县黄河西岸废弃露天矿山为新型产业承载地,通过"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生态产业"等措施,实现矿区生态环境再造与产业再生,打造美丽田园,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正>全国首家钻石矿山公园在七〇一矿揭碑开园近日,在建材七〇一矿矿区内建设的全国首家钻石矿山公园——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正式揭碑开园。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是全国首批、山东省首家国家级矿山公园,也是中国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金伯利园区。建材七〇一矿是  相似文献   

8.
汪秋菊  彭苏萍 《煤炭学报》2022,(6):2150-2160
加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对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的规范化与系统化,采用文献综述法和归纳分析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相关成果;针对目前研究缺乏“人地关系”视角和忽视游憩化利用的动态性等问题,阐释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人地”关系内涵,揭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动态演进规律,构建了基于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框架与方法体系。研究认为,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实质是以“人”的需求为起点,通过游憩功能重构,来协调废弃矿区再利用中涉及的“人”与自然环境中“地”关系,实现人地关系的优化。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矛盾阶段、调和阶段和协调阶段。在“人”需求推动下,废弃矿区通过资源化、资本化、产业化和区域化,逐步演化成为“人地”关系和谐的新型休闲游憩功能空间。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未来研究应遵循“人”-“地”-“人地关系”的研究框架,研究“人”的动机目标、价值取向、利益诉求;剖析“地”的休闲游憩资源的构成及废弃矿区转换成为休闲游憩空间的条件;探讨“人地关系”和谐下废弃矿区游憩化利用模式、作用机制及其影...  相似文献   

9.
我国煤矿资源大多处于中西部地区,随着煤炭矿区资源的不断开发,由废弃煤矿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及其引发的其他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分析诱发废弃煤矿各种环境问题的原因,将废弃煤矿环境负效应归为五大类,包括岩土体环境负效应、水资源与水环境负效应、土地资源环境负效应、地貌景观负效应和大气环境负效应,并给出每种负效应的典型图形,提出了针对环境负效应的治理措施,分别为工程治理模式、生物修复模式和生态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汪静 《金属矿山》2013,42(11):143
针对日益突出的矿区废弃地再利用问题,以冶山铁矿区的部分废弃地为研究对象,从矿区环境现状着手,对该区域废弃地整治设计了方案并运用了削坡降坡、排截水沟及坡脚挡土墙等技术,最终实现了消除矿山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有效保护了矿业遗迹,充分利用了矿山被破坏和废弃的土地资源,促进了矿区废弃地的景观重建。  相似文献   

11.
《煤炭工程》2021,53(10)
木里矿区地处黄河重要支流大通河的发源地,是祁连山区域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地位极为重要。由于无序、掠夺式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地貌景观的破坏、植被破坏、土地损毁压占、冻土退化、水系湿地破坏、边坡失稳(滑坡、崩塌)等。文章对木里矿区的生态环境特点及煤炭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受损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地质+生态""自然恢复+工程治理"的治理思路,并以木里矿区江仓一号井为例,构建了"采坑回填缓坡+边坡与渣山整治+土壤重构与植被复绿+湿地与岩壁景观塑造"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渭北嵯峨山一带历史开山采石活动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和土地损毁,严重影响了大西安都市圈外围景观。以往治理工程多针对采坑底盘及工业广场等平缓场地,在原地形基础上进行植被修复,受损的地貌景观未得到根本的改观,废弃采矿用地也未得到充分的复垦利用。本次研究以嵯峨山CK1、CK2废弃采坑生态修复设计项目为依托,提出通过台阶式整治进行地貌重建、复垦利用废弃土地的综合治理方案,实现对废弃采石矿山开发式治理,修复工程产生的多余石料依规通过政府公共交易平台拍卖回收资金,形成“修复-利用-资金回收”闭环的废弃采石矿山修复模式,旨在为渭北“旱腰带”众多的废弃采石矿山生态修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位于绵阳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梓潼宫石灰岩矿区矿山开采引起的山体破损、植被破坏和废石碓等环境破坏进行调研,发现矿区存在危岩松动垮塌、滑坡、泥石流等潜在地质灾害,光山秃岭水土流失剧烈.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影响了地质公园建设和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拟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整治,消除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恢复矿区生态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4.
刘红禹 《煤炭技术》2013,(9):226-228
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构建生态化、低碳化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推进资源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六盘水市以化乐以及黑塘矿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为依托,以煤炭开发加工为龙头,发展电力,综合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良性循环,通过构建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克服了该区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各种问题,有效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主要就六盘水市化乐、黑塘建设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背景、可行性以及园区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以西北某区域废弃硫铁矿区为研究对象,以矿区的污染源、迁移途径、污染受体等现状调查结果为基础,分析其环境风险影响因素及特征,构建了废弃矿硐、废石堆、废弃矿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废弃矿硐、废石堆和废弃矿区的环境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根据划分的环境风险等级,评估识别出研究区19个高风险矿硐、18个高风险废石堆和7处高风险矿区,并制定了优先管控清单,按高、中风险废弃矿硐、废石堆、废弃矿区优先治理时序,提出了“一矿一策”、“一堆一策”、“一硐一策”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废弃露采矿山生态恢复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废弃露采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废弃露采矿山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生态恢复的对策,着重分析了岩质边坡绿化和景观综合治理技术,介绍了盱眙象山国家矿山公园的生态恢复实践.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露天开采的废弃大理岩矿山,明确得出:矿区现有63个采坑,18处高陡边坡,3处废弃渣堆,20处石料堆,6处危岩体,1处不稳定斜坡,6处废弃建筑,土地损毁面积297679.41 m2,原有地质环境条件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为了消除矿区地质灾害、修复地形地貌景观及土地资源,基于地质工程情况,采用结构面赤平投影理论进行了分...  相似文献   

18.
武汉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范工程包括江夏区和蔡甸区,启动资金1亿元。江夏区主要是对十月矿区进行恢复治理示范,采取采场边坡治理、废弃矿坑填埋、地形地貌景观植被修复、土矿废弃地整治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治理面积3.39 km~2。治理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治理区的景观,土地资源得到恢复,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旅游和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内柯家山采矿场经几十年的露天采矿,已形成一废弃采石场,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公园内地质环境遭到较大破坏,对周边环境景观造成严重影响。结合地质公园总体建设规划,提出采石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策,采取了清方、绿化及复垦等措施,使之与所在自然环境匹配相融。该区治理的成功经验,对四川省岩质边坡的综合整治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简称EOD模式)是破解生态环境治理现状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项目上的具体实践。通过EOD模式,可以将矿山环境治理与抽水蓄能产业融合,新能源开发可以反哺生态环境管理,使市场主体可以将相关行业未来收益提前投入到生态环境管理中,再通过后期的工业增加值回收治理成本,“矿山修复+新能源”模式更是对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矿坑废弃土地再利用有积极促进作用。分析了EOD模式的要义与主要案例,并从“矿山抽蓄+生态修复”融合发展研究、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矿区废弃地下空间再利用等方面对EOD模式下的“矿山抽蓄+生态修复”开发前景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