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怀柔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工程担负着向城区应急供水的任务,自2003年8月运行至2017年底,累积调水13.55亿m~3,怀柔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由开采前的17 m下降至44.16 m。南水北调水进京后,随着水源地的热备减采及南水北调水源在潮白河及雁栖河的少量回灌,怀柔平原区内地下水位逐步回升。本成果为后续的水源地可持续运行及有效涵养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回顾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地供水历程,介绍了南水北调水进京后区域开展的地下水调蓄工程措施,并分析了经过水源地热备或停采、南水北调水人工回灌等调蓄措施后,区域地下水恢复涵养效果;提出了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及建议。本次研究对恢复涵养密怀顺地区地下水资源储备和进一步提高北京市供水安全保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北京怀柔应急水源地地下水开采引起水质变化的机理,依据实测水位、水质监测资料,对水源地水质状况及开发利用地下水对水质的影响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怀柔应急水源地地下水由于长期大量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并引起水质变化:①补给水源入渗途径变长,淋滤作用时间增加;②潜水越流补给承压水。基于以上结论,根据水位、水质直接关系式预测2012—2014年怀柔应急水源地地下水水位、水质情况,建议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资源进京后对怀柔应急水源地采取必要的停采、回灌措施,以保障首都的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4.
综合怀柔应急水源地开采期间地下水水位、水源井出水量、动水位等系列动态监测资料,分析评价了应急开采对区域地下水系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水源井出水量和动水位的变化主要因素,分析了不同水位埋深条件下怀柔应急水源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针对应急水源地续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障续采供水能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地是北京市第一批建成规模最大的地下应急水源地,2003年建成连续开采13年,截至2016年8月底,累计供水超过13亿m3,为缓解北京的供水紧张形势、保障首都的供水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怀柔应急水源地供水历程、地下水位变化等进行了分析。由于当前水资源依然紧缺,异地调水存在风险,怀柔应急水源地在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于2015年9月正式减采,进入热备涵养阶段,目前地下水位有所回升,今后争取通过补水回灌及涵养,逐步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彻底转变为北京市应急备用水源地,为北京城市稳定及供水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怀柔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自投入运行以来,历经"设计供水阶段""减量续采阶段",目前进入"热备涵养阶段".结合怀柔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不同阶段的开采、回补、地下水位监测及设备状态维护工作,利用地下水数值模型对地下水位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热备涵养阶段"的可持续供水工作方案与涵养方式建议,为维护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是北京供水的主力水源,持续过量开采已经导致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目前急需评估南水进京以来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与范围,为制定科学的地下水涵养方案提供坚实的基础。通过分析南水进京前后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对北京地下水的影响。结果显示,2014年以前因连续多年干旱多个大型水源地持续开采,形成了中心水位最大降幅超过46 m的大型漏斗,北部地区的地下水漏斗已经连成一体,平原区水位整体下降。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北京利用南水替代部分地下水进行供水,多个大型水源地减采地下水,通过潮白河道对怀柔应急水源地、水源八厂和怀柔水源地等多个大型水源地进行人工补给,置换大量的自备井等综合措施,使北京地区地下水水位由整体下降转变为部分地区上升。怀柔应急水源地与水源三厂地下水水位最大上升幅度超过了11 m。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对北京地下水的涵养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8.
结合马池口水源地工程设计中对水源地的论证、规模确定以及供水方案的比选等,对应急水源地设计中应优先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应急供水工程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1)方案应与当地规划相结合,使工程在应急任务完成以后还能够持续发挥工程效益,实现近期与远期、城区水源地与当地供水结合的多目标多效益模式;(2)由于应急备用水源地工程是城市的备用水源工程,设计中供水规模和供水方案应当考虑到其应急备用性质,因此在用水需求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关系的协调中应考虑这一因素,同时供水方案确定中应当尽量利用已建工程,减少工期和投资。  相似文献   

9.
1北京市供水现状北京市现有总供水能力约300万m3/d,其中地下水厂供水能力123万m3/d,地表水厂供水能力177万m3/d。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源八厂等地下水井取水量仅为正常值的70%左右。截至2004年7月29日,全市16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为11.6亿m3,比2003年同期减少4.8亿m3。密云水库水位连续下降17m达到目前的132m以下,水库库容已减少到7亿m3左右。由于连续5年遭遇干旱,水库库容量急剧下降,在2006年南水北调京石段调水进京前,我市仍有1亿m3/年的缺口,必须继续开发新的水资源。根据《平谷地下水源地应急供水工程供水水文地质可行性研究报告》,平谷县东部和西部有两个地下水水源地可以作为北京市的应急水源,可以开采的地下水量初步确定为1亿m3/a,可弥补上述北京市每年的需水量。开辟新的水源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地开采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怀柔应急备用水源地动态监测工作的总结,细致深入地分析了备用水源应急开采1年地下水水位下降情况与对取水区的影响程度;在应急水源动态监测管理方式、监测成果以及续采方案论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归纳和论述;总结了怀柔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动态监测、预测评价与管理保护等方面的若干经验,为北京市科学化管理和保护应急水源提供可鉴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台州城市规划区城市供水设施现状,在满足水量、水质及开采条件的基础上,优选了3处河谷孔隙潜水和2个孔隙承压含水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并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了孔隙承压水地下水流与溶质运移数值模型。计算的河谷孔隙潜水允许开采资源量为455.53×10~4m~3/a,孔隙承压水年均补给总量为472.3×10~4m~3。在遵循应急供水的原则下,设置了三级、二级和一级预警开采方案,计算结果均能满足应急供水要求。并预测评估了应急开采后的地面沉降、咸水入侵等地质环境问题,结果表明产生的地面沉降最大量为一级预警的14.2mm,相对可控,咸淡水界线移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远东 《中国水利》2010,(19):49-51
饮水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之一,保障饮水安全是许多自然灾害和人为事件发生后最迫切的一项任务。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开展城市应急和战略储备水源规划及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地下水应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地下水的应急管理体系与机制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城市应急与战略储备水源的建设与管理应成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立法工作,明确城市地下水应急水源地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3.
从海口市地下水类型、分布及富水性等方面分析海口市地下水的基本特征,并根据地下水水质、水量、开采潜力等条件,优选长流、东营为海口市应急供水水源。  相似文献   

14.
李宇 《北京水务》2004,(2):10-11
深入分析了应急水源地建设中的前期勘察工作及建设完成后进行开采性抽水试验、建立地下水流模型及水源地信息管理系统和加强长期动态监测工作的必要性,总结了怀柔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地建设的若干经验,为北京市建设更多应急备用水源地提供可鉴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评价宁波市蛇蟠岛淡水资源量的基础上,估算其应急供水规模。通过构建地下水数值模型,预测在应急开采条件下地下水位恢复能力,并对应急开采产生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和咸水入侵等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蛇蟠岛地下淡水具有应急水源地建设可行性,为该地区进一步勘查应急水源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北京顺义区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括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内涵的基础上,从水质安全、水量安全、源安全、生态安全和管理安全五个方面构建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北京顺义区6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第二水源地安全状况最好,其他5个水源地也处于较安全状态,但是每个水源地依然存在不同方面的安全隐患。文中所构建的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研究区水源地的安全现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富宁 《中国水利》2005,(19):43-45
防汛预案的编制、修订、完善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作,与防汛抗旱的其他各项工作密切相关,历年来是各级防汛部门、水利部门提前部署、狠抓落实的重点之一.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本着立足现实、针对问题、面向未来、加强保障的方针,从预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系统性、联动性、前瞻性入手,将预案的编制工作纳入正规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的轨道,为快速建立北京市的防汛应急预案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含水层调蓄的长春市应急供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长春市资源形势,强调了周边地下水水源对长春市城市解决应急供水的重要作用,提出了4种情形下的应急供水方案,并结合饮马河中游地下水源地实例对方案进行了论证。论证的重点在于长春市城市遭遇供水危机时应急水源保障长春市城市供水的可持续时间,论证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开采模式下,应急水源地可以向长春市提供相当可观的应急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用水危机。  相似文献   

19.
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吸出高程大、安装高程低,厂房埋深处于下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百米以上的深度。尾水事故闸门能够及时阻断下水库及尾水隧洞的水流,以便于机组的检修,在紧急情况下可动水关闭,防止下水库水流淹没厂房。如何合理地设计尾水事故闸门,使其成为厂房名副其实的挡水墙,是抽水蓄能电站金属结构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尾水事故闸门的设计特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PCCP管道工程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PCCP管道因其经济可靠得以引进推广,现已应用于北京市应急备用地下水源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因PCCP管道首次在北京市供水工程中应用,且没有国家标准,在设计过程中对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