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多酸(盐)——氧脱木素的新型催化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杂多酸(盐)的结构和催化性能,并展望了杂多酸(盐)应用于纸浆脱木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将纺织助剂中各种形式的磷转化成正磷酸盐,再在酸性条件和锑盐存在下与钼酸铵反应生成磷钼杂多酸,用抗坏血酸把磷钼杂多酸还原成磷钼蓝络合物,使用890 nm处短波近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纺织助剂中的磷酸盐.该方法灵敏、干扰少,测定底限为1.6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8.4%~103.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9%~3.56%.  相似文献   

3.
对杂多酸(HPA)、五氧化二钒(V2O5)、己烯糖醛酸(HuA)性质、结构进行研究,探讨三者对ClO2漂白的影响,为实现高效率、低污染ClO2漂白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ClO2漂白过程中添加0.5%~0.6%的杂多酸、0.14%的五氧化二钒助剂和漂前进行适当的酸处理(A)去除纸浆中的己烯糖醛酸都能够提高ClO2的漂白效率。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3种杂多酸离子液体催化剂[PyPS]H_2PW_(12)O_(40)、[PyPS]_2HPW_(12)O_(40)和[PyPS]3PW_(12)O_(40),用于催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其中杂多酸离子液体[PyPS]H_2PW_(12)O_(40)的催化活性最高。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PyPS]H_2PW_(12)O_(40)催化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时,醇油摩尔比、催化剂[PyPS]H_2PW_(12)O_(40)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生物柴油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醇油摩尔比(甲醇/大豆油)为12,催化剂[PyPS]H_2PW_(12)O_(40)用量为6%,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6 h时,生物柴油收率94.8%。重复使用性能试验表明,杂多酸离子液体[PyPS]H_2PW_(12)O_(40)重复使用6次后,生物柴油收率仍可达90.5%。  相似文献   

5.
杂多酸在纸浆漂白过程中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杂多酸(HPA)在纸浆氧漂过程中的催化性能。并简要介绍了有关HPA的基本知识和性质,以使人们对HPA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硝酸介质中,磷酸盐与钼酸铵形成磷钼杂多酸,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存在下,磷钼杂多酸与乙基罗丹明B(ERB)生成可溶于水的络合物,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直接测定皮革废水中磷酸盐的新方法。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当磷酸盐(PO43–-P)浓度在2~200μg/L时,浓度与峰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5μg/L;重复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5%(50μg/L磷酸盐,n=15)。利用本法分析皮革废水中的磷酸盐,回收率在94.9%~101.2%之间,测定结果与国标法一致。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对杂多酸在电化学方面的应用情况做了简要的概括,总结了杂多酸作为修饰剂制作修饰电极的方法以及在电催化、化学传感器、元素分析方面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对杂多酸修饰电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4种典型的Keggin型杂多酸,即磷钨酸(PTA)、硅钨酸(STA)、硅钼酸(SMA)和磷钼酸(PMA)处理溶解浆纤维,通过对比浆料特性黏度变化,确定PTA较优处理条件为:H+浓度0.01 mol/L,温度90℃,处理时间30 min;通过对比4种杂多酸处理对溶解浆纤维微观形貌结构、孔径、孔体积和保水值等参数的影响,发现PTA处理优于其他3种杂多酸处理。相应地,经PTA处理后,溶解浆黏度可控性和反应性能提升最为显著,浆料黏度由561 mL/g降至437 mL/g,反应性能由49.1%增至74.1%。回用实验结果表明,回用1次时,PTA、STA和PMA回收率均在87%以上,SMA回收率为83.6%,且回用的杂多酸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其中,PTA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循环6次后仍能保持87.1%的回用率,具有优异的可回收性和再利用性。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非铬鞣法的意义和对非铬鞣体系的要求.从配位化学和鞣革化学的角度阐述了常用的几种金属盐鞣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钛(Ⅳ)盐的鞣性应该高于锆(Ⅳ)、铝(Ⅲ)、铁(Ⅲ)等盐而仅次于铬(Ⅲ)盐的观点;从常用几种金属盐鞣革的综合性能差异和它们的资源、毒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钛(Ⅳ)盐是理想的铬盐替代品,钛鞣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杂多酸(HWP)为催化剂,以顺了烯二酸酐与仲辛醇为原料催化合成渗透剂T。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酯化、磺化反应时间、酸醇摩尔比对反应的影响。催化剂能使用多次,催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钛鞣剂、钛鞣法及鞣制机理的研究(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皮革》1999,28(13):7-10
分析了非铬鞣法的意义和对非铬鞣体系的要求。从配位化学和鞣革化学的角度阐述了常用的几种金属盐鞣性差异的原因,提出了钛(Ⅳ)盐的鞣性应该高于锆(Ⅳ)、铝(Ⅲ)、铁(Ⅲ)等盐而仅次于铬(Ⅲ)盐的观点;从常用几种金属盐鞣革的综合性能差异和它们的资源、毒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认为钛(Ⅳ)盐是理想的铬盐替代品,钛鞣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孙悦  李雪  任铁强 《中国油脂》2015,40(4):60-63
采用二水钼酸钠、十二水磷酸氢二钠和偏钒酸钠为原料,制备了磷钼钒杂多酸(H4PMo11VO40)催化剂。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方法对H4PMo11VO40的化学结构和化学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将H4PMo11VO40作为催化剂用于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中。结果表明:H4PMo11VO40红外谱图含有明显P—O键、Mo—O键和Mo—O—Mo桥键特征吸收峰;该杂多酸在308 nm处有明显紫外吸收峰;该杂多酸热稳定性在209℃以上。在酸醇摩尔比1∶6、反应时间7 h、催化剂用量为油酸质量9%的条件下,油酸酯化率为90.7%;H4PMo11VO40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油酸酯化率仍在85%以上。因此,该磷钼钒杂多酸可循环使用,且易与产物分离。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甲酸、磷钨酸和磷钨杂多酸季铵盐3种催化剂对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的环氧化.考察了氧源、溶剂和催化剂的不同组合、表面活性剂和工艺条件对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环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和适宜溶剂可缓解体系的非均相特性,显著加快受传质控制的脂肪酸甲酯环氧反应速率.对于碘值(I)为105 g/100 g的混合脂肪酸甲酯环氧化,磷钨杂多酸季铵盐催化体系所得产品环氧值最高,达5.78%,磷钨酸体系次之,为4.76%,甲酸体系仅为4.2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低盐鱼糜的凝胶特性,以凝胶强度和持水性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高压制备低盐白鲢鱼糜凝胶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将优化后的超高压低盐鱼糜(1. 5%NaCl,300 MPa)与常压低盐鱼糜(1. 5%NaCl,0. 1 MPa)和常压普通鱼糜(2. 5%NaCl,0. 1 MPa)的凝胶品质(质构、凝胶强度、持水性、蛋白构象和微观结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超高压制备低盐白鲢鱼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0 MPa,保压时间10 min,温度25℃。此时,超高压低盐鱼糜凝胶强度可达258. 24 g·cm,较低盐对照组(203. 92 g·cm)提高了26. 04%,也显著(P 0. 05)高于普通鱼糜对照组(214. 87 g·cm),持水性也显著(P 0. 05)提高。超高压处理的低盐鱼糜凝胶内聚性、回复性显著(P 0. 05)增加。此外,超高压处理的低盐鱼糜凝胶的肌球蛋白重链(MHC)条带强度明显变弱,且形成的凝胶网络结构也更致密均匀。超高压技术能有效提高低盐白鲢鱼糜的凝胶品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健康中国计划的推进,酱油的减盐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广式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盐分对不同发酵阶段的群落结构影响的基础研究仍较薄弱,难以支撑减盐酱油产品的普及。该研究基于Illumina HiSeq高通量基因序列分析及理化指标监测,研究不同盐分条件下不同发酵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及理化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盐组(120 g/L)pH值最低,发酵后快速积累总酸、氨基酸态氮和还原糖;在细菌菌群结构方面,随着盐浓度降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均在低盐酱醪中持续增长;在真菌群落构成方面,假丝酵母属(Candida)和米勒氏酵母属(Millerozyma)含量在低盐组酱醪中明显较高。低盐(120 g/L)酱醪发酵中乳酸菌含量及总酸明显比中盐(150 g/L)及高盐(170 g/L)组较高,并在发酵初期快速形成了更加适合酵母菌目生长的酸性环境,促进酵母菌目在发酵中期形成了明显的优势菌群。该研究结果为减盐发酵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开发酱油低盐发酵微生物调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介绍渗透现象开始,重点介绍压力延滞渗透法(PRO)和反电渗析法(RED)盐差能利用技术.在总结盐差能利用研究与实践基础上,阐述了盐差能利用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盐金坛公司年产100万t真空盐项目(精制散湿盐产品)及双膜法液体盐制备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双膜法液体盐产品)通过专家鉴定。专家组认为,中盐金坛公司两技术(产品)节能效果显著,且双膜法技术液体盐制备(产品)属集成创新产品,实用性强,建议加大该项目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8.
对盐地碱蓬籽的基本成分、盐地碱蓬籽油的部分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盐地碱蓬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约75%),主要为10.79%油酸、58.84%亚油酸和4.91%亚麻酸;采用胰脂酶水解方法对盐地碱蓬籽油的Sn-2位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通过1,3-随机-2-随机分布学说计算得出盐地碱蓬籽油的甘三酯主要以LLL(20.36%)、LLP(15.22%)、LLO(10.22%)和POL(7.20%)的形式存在,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得盐地碱蓬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为0.81 mg/g。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郑州燃气电厂化学水处理使用连续电除盐装置(EDI)的运行控制经验,供同样使用连续电除盐装置(EDI)的电厂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用27Al-NMR分析铝(Ⅲ)配合物的组成分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 2 7Al- NMR研究了不同种类铝 ( )盐的水解配合物及同一种铝 ( )盐配合物溶液在不同的 p H值时的组成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