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窄带OFDM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及标准化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及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应用,分析了窄带OFDM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国际标准化情况。首先分析了低压配电网电力线信道的特点,揭示了新一代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均采用窄带OFDM调制技术的原因;然后针对我国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电力线载波本地网络,提出了一种协议栈模型,目的是为标准化建立一个分层协议框架,实现不同厂家载波终端的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最后分析了物理层工频过零点传输的必要性,并对几个主要的窄带OFDM物理层标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高速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的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 ,对单载波和多载波方案进行了比较 ,并介绍了一种适用于高速低压配电网载波通信的多载波技术———正交频分复用 (OFDM)技术。阐述了OFDM的原理、基于OFDM的高速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解决方案、其技术优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结合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对单载波和多载波方案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一种适用于高速低压配电网载波通信的多载波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阐述了OFDM的原理、基于OFDM的高速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解决方案、其技术优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扩频通信和OFDM两种先进的调制技术,分析了两种调制方式的应用效果,提出提高低压集抄系统的抄表成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特征的基础上 ,综述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的发展状况 ,比较了扩频通信 (SSC)技术、多载波正交频分多址 (OFDM)技术和传统低压载波通信技术的性能 ,分析了X - 10、Lon Works、CEBus等多种通信技术标准 ,并提出了基于已有技术的低压电力载波通信网络的解决方案及试验研究 ,同时 ,展望了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智能电网、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OFDM的概念,然后从噪声、衰减两个方面入手对中、低压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进行建模,最后结合OFDM技术特点提出将OFDM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中,以解决中、低压配电网通信通道的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嵌入式的电力线载波数据通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实现楼宇自动化、自动抄表和宽带上网的关键技术。鉴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需求,提出了运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实现载波通信的方案。采用MAXIM公司生产的电力线集成数字收发器MAX2986和电力线模拟前端收发器MAX2980以及Winbond公司生产的W90N740微处理器设计了电力线载波数据通信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案,为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OFDM电力线载波远程智能抄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鲲 《电力系统通信》2009,30(10):9-13,22
介绍了智能电网及AMI对新一代远程智能抄表系统所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对低压电力线载波信道特性的分析,以及对目前低速PLC调制技术性能局限性的分析,提出了采用新一代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OFDM多载波调制.详细介绍了OFDM低压电力线载波调制原理、编码及接收机技术.并阐述了APLNET—iM的物理层设计、MAC层设计及专用芯片设计。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量实测数据,得到了3种典型情况的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基于此,对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技术实现高速载波通信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仿真研究。讨论了这种通信系统的抗多径干扰性能以及通信系统的参数问题,针对几种不同的信号调制方式和不同的发送功率,对OFDM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了时域仿真,结果表明,在具有一定的允许发送功率时,使用OFDM技术完全可以实现低压电力线的高速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10.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特点   总被引:43,自引:4,他引:43  
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定义、技术分类以及特点,讨论了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还特别就高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压配电网电力线载波数据通信和低压用户配电网电力线载波通信,以及与其有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柴守亮  侯思祖  程雪 《低压电器》2007,(3):41-44,48
在分析宽带电力线通信的基础上,介绍了多载波通信技术--正交频分复用,讨论了带Turbo IC的HomePlug1.0协议,介绍了INT5500的功能特点和结构,并以该处理器为核心,同时采用INT1200、AC101LKQT等外围芯片,开发了低压配电网的宽带通信Modem.  相似文献   

12.
基于INT5130芯片的电力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线通信(PLC)的通信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电力线上网的通信系统硬软件设计。该系统利用电力线网传输以太网数据,速率可达到14Mbit/s,以INT5130为核心芯片。同时外围芯片采用INT1000、AT89C51和AT8989UP。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为家庭网络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雷电预警技术应用到高山微波通信站防雷中的原理、实现方法和取得的效果.低压供电线路是高山微波通信站雷电波侵入的主要途径,有效阻断低压线路雷电波侵入途径,对保护微波通信站的通信设备至关重要.文章阐述了利用雷电预警技术控制高山微波通信站低压供电线路断路器,在雷电来临时从物理上隔离低压供电线路和微波站通信设备联系,实现阻断雷电波从低压供电线路侵入微波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孙海翠  张金波 《电测与仪表》2006,43(8):54-57,43
在详细分析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并针对传统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扩频载波通信技术以及正交频分复用技术阐述了其性能特点以及适用性。同时,结合国内电力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阐述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应用现状。文章最后阐述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城市路灯监控系统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实现路灯单灯控制。有利于城市路灯的数字化管理,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响应了国家绿色照明计划。由于采用电力线作为通讯介质,其本身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低压电网是一个时变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信号衰减、阻抗变化和噪声干扰是影响低压电网信道特性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必须采用具有很强自适应能力的路由中继方案与调制技术才能满足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需要。提出了OFDM调制解调方式及采用蚁群算法的路由中继策略完成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最优路径规划问题选择使用,提高电力载波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6.
在低压集抄系统中,低压集抄本地通信经常存在不同厂家的计量自动化终端和电能表之间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不兼容的问题,导致不同的厂家的载波通信模块不能互联互通。文章基于多个厂家载波通信特性分析,设计和实现载波多模多频自适应通信器,完成低压集抄载波多模多频自适应通信机制设计,并优化相应的抄表方案和流程。开展低压集抄载波多模多频自适应通信试验,并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载波多模多频自适应通信为低压集抄推广、维护和技术升级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我国低压电力线载波信道特征和传统载波通信电路的机理 ,指出传统载波通信芯片的抗干扰和抗衰减性能不足以克服低压电力线路的障碍。设计出一种符合我国低压电力线载波信道传输特性的数字载波抄表系统 ,通信电路放弃使用传统的载波芯片 ,以MCU或DSP为硬件平台用软件进行调制解调来嵌入通信功能 ,其模式采用载波频率可自适应跳变的窄带扩频方式 ,各项参数能够自适应调整以适应时变性大的电力信道 ,该系统的抗衰减和干扰的性能具备极大的优势 ,能够实现可靠的电力载波抄表  相似文献   

18.
跳频技术在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线信道恶劣的情况,分析了跳频技术应用于电力线通信的抗干扰能力,抑制频率选择性衰减能力和多址性。利用电力系统三相交流电压过零点和高速数字频率合成器解决了跳频系统中同步和快速频率合成的两个关键问题。分析结果表明跳频技术应用于高速电力线通信不但可以提高传输数据的可靠性,还可以使传输速率达到每秒兆比特数量级。  相似文献   

19.
低压电力线扩谱通信系统及抗干扰性能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利用低压电力线实现可靠通信,目前主要采用抗干扰能力较强的扩谱通信技术.本文建立了低压电力线扩谱通信系统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低压电力线扩谱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通信实验.结果表明,该低压电力线扩谱通信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该扩谱通信系统能较好地抑制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的干扰,可广泛应用于低压电力线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