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DZ-4000(Ⅲ)型电火花沉积/堆焊机,以WC为电极材料,采用氩气为保护气对H13钢基体进行了电火花表面强化.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等对沉积层的成分、组织、硬度和表面粗糙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电火花沉积工艺可获得组织均匀、致密,且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沉积层,沉积层平均厚度约60μm.沉积层主要由Fe3W3C、(CrFe)7C3和W2C等相组成.沉积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1321.4 HV0.05,约为基体硬度的3倍.  相似文献   

2.
40Cr钢表面电火花沉积WC的界面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WC合金作为电极,氩气为保护气体,采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在40Cr钢表面沉积WC合金层,通过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等测量方法,研究了40Cr钢表面电火花沉积WC层的显微硬度、表面状态、界面行为及相结构组成.结果表明,WC合金电火花沉积层存在微裂纹及气孔,主要由W、Fe6W6C、Fe3C和Cr23C6等相组成;沉积层显微硬度达820 HV,为基体的4.5倍;沉积层断面连续、致密,厚度为30 μm;沉积层与基体之间发生了元素的相互扩散与合金化过程,呈冶金结合,无明显界面.  相似文献   

3.
以WC合金为电极,采用电火花沉积技术在35CrMo钢表面沉积WC合金强化涂层,考察了涂层的断面显微硬度,并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EDX)、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了强化涂层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涂层的表面显微硬度约为基体的2.5倍.涂层的耐磨性显著提高;涂层与基体的主要元素发生了相互扩散,所获涂层是由基体与WC合金电极发生反应的冶金结合层,涂层的主要成分是Fe7C3、Fe3W3C、Fe7C3、Fe7W6、Fe3W3C和Fe7W6.  相似文献   

4.
BT20钛合金表面电火花沉积WC涂层微观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WC为电极,氩气为保护气,采用电火花沉积方法在BT20钛合金基体上制备了强化沉积层。利用SEM、EDS和XRD分析了沉积层的微观结构和物相,利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沉积层截面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沉积层主要由TiC、WC、W和W2C相组成,TiC是电极材料与基体材料反应形成新相,是沉积层的主要组成相;沉积层与基体结合致密,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沉积层表面呈"泼溅状"形貌,截面组织形貌中观察到纳米级微晶堆垛结构和少量的树枝晶,反映了电火花沉积过程的快速加热和冷凝机制。沉积层显微硬度呈梯度变化,涂层最大硬度是基体的3倍。  相似文献   

5.
电火花沉积制备WC涂层高速钢钻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Z-1400型电火花沉积机,以WC为电极,以氩气为保护气,在W18Cr4V高速钢麻花钻头表面制备了WC硬质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了涂层金相,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涂层的硬度和厚度.在干式切削条件下进行切削试验,分析比较了涂层钻头与未涂层钻头寿命和磨损情况.结果表明,WC涂层可显著提高刀具切削能力,延长其寿命,在钻削45钢和铸铁时,涂层钻头平均寿命分别比未涂层钻头提高了10倍和13倍,同时钻头磨损速度明显减缓.  相似文献   

6.
钛合金表面电火花沉积WC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WC为电极,采用不同的电火花强化工艺,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强化涂层。为了比较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涂层的组织结构,确定最佳的电火花沉积工艺,通过金相、SEM、EDS等试验方法对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仅改变电火花沉积参数对获得性能优良的沉积涂层效果不明显,当复合超声加工,并且达到一定频率范围时,可以明显改善涂层质量。所获涂层是由基体中Ti元素与WC电极发生反应生成的反应涂层,涂层的主要成分是TiC、W和W2C。  相似文献   

7.
轧辊表面电火花沉积涂层的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火花沉积工艺,用WC陶瓷硬质合金在铸钢轧辊表面制备了一层合金涂层。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显微硬度计等对沉积层的相结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耐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层主要由Co3W3C、Fe3W3C、W2C、Si2W等相组成;沉积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细小的硬质相弥散分布于沉积层中;沉积层的平均硬度为1915 HV0.3,约是基体硬度(352 HV0.3)的5.4倍;其室温耐磨性能比基体提高了2.1倍,高温耐磨性能比基体提高了1.9倍。室温下沉积层的主要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高温下沉积层的主要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SP200型数控高速电火花小孔床的组成,功能。  相似文献   

9.
45钢表面电火花沉积Deloro 50工艺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Z-4000 (Ⅲ)多功能表面强化机,以Deloro 50为电极,保护气体为工业氩气,在45钢试件表面沉积.利用基体上Deloro 50沉积层的厚度、硬度和截面形貌综合分析沉积时间、输出电压、频率和电容对沉积层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时间6 min、沉积电压80 V、沉积电容150 μF、沉积频率3 500 Hz时、沉积层厚度为187.3 μm,硬度为HV 1 097,沉积层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一种微小孔电火花加工机床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了一种面向工业应用的微小孔电火花加工机床及其技术开发,兼顾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两方面的要求,推进微细电火花加工的实用化。内容涉及摩擦传动微进给机构、高频脉冲放电电源、微小电极的旋转进丝机构、加工状态检测与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火花加工方法的硅强化45钢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晶硅作电板,用电火花成形机在煤油介质中对45钢进行表面强化实验研究。分析了脉冲宽度、脉冲间隔、峰值电流、加工时间对强化层厚度的影响,并对强化层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工艺参数和加工时间,能使工件的表面获得具有一定的厚度、较高硬度和耐磨性的强化层。  相似文献   

12.
45钢激光表面合金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45钢的表面硬度,达到表面改性的目的,对表面镀镍的45钢进行了激光表面合金化,对合金化的表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合金化层组织为细小的枝晶,明显优于基体组织;合金化层平均硬度比基材提高3倍.  相似文献   

13.
45钢电火花成型表面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峰 《表面技术》2005,34(4):27-29
在煤油介质中,以YT15硬质合金作为电极加工45钢.正极性加工时,在45钢表面得到显微硬度高于基体的白亮层,且其厚度和表面质量可通过改变放电参数进行调整.利用电子探针对白亮层进行了成分分析.本研究为利用电火花成型机完成表面强化加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灰铸铁表面WC颗粒-高铬铸铁铸渗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铸渗技术,研究了在灰铸铁表面获得良好WC颗粒-高铬铸铁铸渗层工艺以及铸渗层组织和耐磨性。结果表明,在适宜工艺条件下,铸渗层平整、均匀、与基体结合良好,具有优良的抗磨粒磨损性能。用WC颗粒-高铬铸铁铸渗法制造的灰铸铁基搅拌机叶片,其使用寿命是Q235钢制叶片的三倍以上。  相似文献   

15.
在45钢表面进行W、Mo、Ti离子三元共渗,以形成类似高速钢成分的合金化渗层;对该合金化渗层进行渗碳、淬火、回火处理。结果表明,离子渗金属后,渗层组织为合金铁素体,表面合金元素浓度(质量分数,%)为8W、10Mo、1.8Ti;渗层经渗碳后,显微组织为粒状合金珠光体 不同形状的合金碳化物,合金碳化物的分布与普通高速钢相比更为细小、弥散、均匀;渗碳试样经淬火、回火处理后,渗层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和均匀细小的粒状碳化物,合金碳化物为M。C(Fe,w,C)、M。C,[(FewMo)7C3]和MC(TiC、r-MoC),硬度为800~890HV0.1(相当于64~67HRC),红硬性为760HV0.1左右(相当于63HRC)。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某些重要零件或有特殊要求的零部件的硬度、耐磨性、红硬性等力学性能,或改变零件表面的合金成分和组织结构.用电火花喷涂技术使得一种硬度较低的导电材料附着于另外一种硬度较高的导电材料表面,从而改变或提高硬度较高的导电材料的耐磨性或其他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旋转电极的方孔电火花加工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方孔电火花加工新方法,利用具有勒洛三角形截面形状的工具电极在等宽方形约束孔中转动,使电极沿横截面扫过一个正方形区域,从而通过电极底面放电加工出方孔。分析了勒洛三角形电极在与其等宽的方孔中的运动方式和轨迹,设计了基于旋转电极的方孔电火花加工装置,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在不同的开路电压下,分别利用旋转的勒洛三角形电极和不旋转的方形电极进行方孔加工,发现旋转的勒洛三角形电极加工效率更高、电极损耗更低。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种新的表面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电磁感应熔渗法。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特点,成功制备了以ZG45为基材,以WC颗粒作为增强相的钢基表面耐磨复合材料。通过光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复合层组织、组成相及WC陶瓷颗粒与ZG45基体的界面结构。对正火态45钢与复合材料进行了两体磨损性能对比试验,并进行了磨损形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层厚度均匀,厚度达4mm以上。WC颗粒在复合层中分布均匀。WC与基材间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元素扩散层,两者间为明显的冶金结合。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复合层硬度有明显提高,平均硬度为基材的2~3倍。两体磨损性能测试发现,相对于正火态45钢标样,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提高了36.6倍。  相似文献   

19.
在45钢表面进行了碳化钨(WC)激光合金化实验,利用金相显微镜、维氏硬度计等设备检测了合金化层的组织和性能.实验表明:激光合金化层组织致密,晶粒细化,与基体呈冶金结合.其中,合金化区为含碳量过饱和的奥氏体树枝晶组织,热影响区为板条状淬火马氏体组织.合金化区平均硬度700 HV0.2,相变硬化区平均硬度550 HV0.2,硬度呈梯度过渡.通过与氮化试样的比较,表明激光合金化试样的强化层深度、平均硬度均高于氮化试样.45钢零件经激光合金强化后,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不同电火花加工条件对Cr12MoV钢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火花加工模具所产生的残余应力会使材料的抗疲劳强度下降,造成表面裂纹等缺陷.采用X-350型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和DJP-2型电解抛光仪逐层去除的方法,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分别测到了冷作模具钢(Cr12MoV)电火花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分布,结果表明,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和控制取决于放电规准、工作液、电极和工件材料、热处理等因素的选择,为减小残余应力可采用高温回火热处理,但回火温度不得超过电火花加工前的最高回火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