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长、短桩相结合的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长、短桩相结合的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作用在下卧层桩间土层顶面附加应力的计算公式以及复合地基沉降的计算公式 ,指出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Rkd 计算必须考虑粉喷桩的有效桩长问题。给出了一个用长、短水泥粉喷桩相结合的加固形式处理深厚软弱地基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2.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采用粉喷桩处理的沉降预测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铁路不仅要求路堤稳定,而且对路堤工后沉降的控制有极严格的标准,《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暂行规定》规定:路基建成后铺设无缝轨道时,路基工后沉降量一般地段不应大于5cm,年沉降速率小于2cm/a。同时从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仅上海—南京段软土地基总长度达到103.6km,因此,软土地基工后沉降的有效预测与控制成为高速铁路路堤设计与施工的关键。粉体喷搅桩(简称粉喷桩)是近年来软土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天然软土地基经过粉喷桩处理后,形成粉喷桩复合地基,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的目的。围绕满足高速铁路严格的工后沉降要求出发,改进和完善了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理论,推导出粉喷桩复合地基固结度计算公式,从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机制、处理效果、桩土变形特性及复合地基固结特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粉喷桩复合地基剩余沉降计算方法研究。以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为基础,推导出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区平均固结度的计算公式,考虑了桩体刚度对固结的影响因素。提出与沉降相关的粉喷桩复合地基平均固结度计算公式,修正了以往计算平均固结度时不考虑沉降的不合理性。建立了粉喷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及铺轨后某一时刻剩余沉降计算公式。现场实测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及其反映规律的正确性。(2)对粉喷桩复合地基临界桩长的机制和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临界桩长的确定对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应用意义较大,提出粉喷桩复合地基临界桩长存在与否的新观点,较为合理地解释了目前临界桩长研究中出现的矛盾。在目前常用的水泥掺入比、桩径等条件下,粉喷桩复合地基的临界桩长并非总是存在,其存在与否与地质条件、桩身强度的分布等因素有关。对于桩体打穿软土层至相对硬层、桩身强度比较均匀的粉喷桩复合地基,并不存在临界桩长。(3)首次将粉喷桩复合地基技术应用于工后沉降要求严格的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软土地基,研究了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软土路基的适用性。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成功应用,将为我国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建设节省巨大的投资,同时也拓宽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应用前景,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4)系统地进行了粉喷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和应力的原位观测,分析粉喷桩复合地基地表沉降、深层沉降、侧向位移、桩土沉降差、桩土应力比,研究复合地基土体的固结特性,得到许多有价值的结论。进行粉喷桩复合地基工后沉降预测与控制研究,得出采用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本试验段类似条件的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可以在较短的工期内满足工后沉降要求的结论。根据理论计算沉降与实测沉降的差异,提出在高速铁路软土路基处理中采用动态设计的新概念。对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沉降推算方法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对于柔性基础下粉喷桩复合地基,在桩顶有柔性基础、桩底为较硬土体的情况下,其加固区的沉降计算采用复合模量法较符合实际;而对于下卧层的压缩值采用应力扩散法比较合理,压缩量采用分层总和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3.
兰渝高速铁路在陇南车站的站场工程,路基要通过松软土地基.由于松软土地基天然承载力低,采用了粉喷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通过现场粉喷桩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推算复合地基复合模量,并对该种地基处理方法进行评述,为粉喷桩在松软土地区的应用积累了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4.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在高压缩性软土地区.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计算方法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确定软土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从研究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和沉降方面入手,分析论证粉喷桩的有效桩长,再根据复合地基附加应力分布来确定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区上、下部分界面,提出以沉降变形控制的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速公路粉喷桩复合地基工程实例,在复合地基沉降观测的基础上,用指数曲线模型和双曲线模型等方法探讨了高速公路粉喷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的规律,对同类工程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柔性基础下粉喷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现场实测及有限元计算,讨论了采用粉喷桩处理饱和黄土与淤泥质土所形成的复合地基,在柔性基础作用下,基础刚度及复合地基中的桩体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基础刚度有利于桩间土体承载力的发挥;桩体对饱和黄土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大于对淤泥质土体承载力的影响程度。最后依据实测及有限元分析结果,在原有刚性基础下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基础刚度影响系数与桩间土体承载力提高系数,并给出了各影响系数的建议取值范围,使其适用于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相似文献   

8.
复合地基技术在软土地基处理上已有着大量的应用研究,不同的处理技术适用于不同的条件。软基处理中最为常用的是粉喷桩复合地基,该法对于工期紧,软土性质较差的地基有着较理想的处理效果,但是粉喷桩在处理软土地基中常出现一些问题。粉喷桩与排水固结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全新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工法(简称2D工法)。比较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这种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地基处理方法遇到的问题。现在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已经日趋完善,排水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理论都不够成熟,而且还没有很好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在以后地基处理技术的完善中一定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向莹  王俊 《山西建筑》2008,34(1):129-130
根据粉喷桩复合地基的静载荷及沉降观测试验资料,对粉喷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地基承载力、桩土应力比等进行了研究,并对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为粉喷桩的工程应用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锚杆粉喷桩复合地基是一种具有较高抗拔抗压承载力的新型复合地基形式。本文探讨了锚杆粉喷桩的抗拔承载机理 ,提出了确定锚杆粉喷桩上拔承载力的理论公式和根据试验成果确定其抗拔承载力标准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抗拔桩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着重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桩)作为抗拔桩的设计要点、计算方法及相应的构造措施。对桩的承载力计算,桩身抗拉强度、接桩焊缝强度、管桩与承台的连接强度的验算方法等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对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说明设计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桩基础承台间连系梁的设计方法,阐述了承台间连接时连系梁的计算方法,指出设计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应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以使其设计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3.
薛海强  刘兵  王夏  杨炯  车轩 《煤气与热力》2012,32(11):32-35
探讨了城镇燃气用高压三通的设计计算方法,分析了设计规范、材质、腐蚀裕量对高压三通设计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小桥涵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峰 《山西建筑》2011,37(14):157-158
对工程实践中常用的小桥涵设计流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简介,对每个公式的参数取值进行详尽解释,并指出每种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4种计算方法概念清楚,参数取值明确,对小桥涵设计流量的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唐山兴盛名园小区异形柱结构设计的实例,介绍了8度设防区异形柱框架及框架剪力墙住宅结构计算分析及设计情况,比较了两种设计软件的计算结果,提出了相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英混凝土规范受剪承载力计算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波  李振斌 《山西建筑》2008,34(7):120-121
分别介绍了我国和英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两种不同思路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对其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对我国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将直接影响到配箍量,甚至是工程的可靠性。为此,各国根据自己不同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制定了不同可靠度水平的设计准则和设计方法。论文在综合阐述了中国、欧盟和澳大利亚三国规范关于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对一简支梁进行了斜截面抗剪计算。结果表明,中国规范无论是在可靠度上,还是在经济性上,都是比较适中的。  相似文献   

18.
单角钢压杆的屈曲及稳定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兵 《建筑结构学报》2004,25(6):108-111
在钢结构工程中经常采用等边或不等边单角钢作为轴心受压构件,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2)提供了等边单角钢压杆的截面类别及稳定计算方法,但对不等边单角钢压杆的规定相对粗糙。本文根据弹性稳定理论和角钢截面特征规律,推导了等边及不等边单角钢轴心受压构件的屈曲条件和长细比简化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稳定设计方法。扭转屈曲换算长细比仅与角钢肢宽与肢厚的比值有关,这使得弯扭屈曲换算长细比的计算也进一步简化。经过验证,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目前常用于设计弯矩和偏心受拉普通螺栓群连接的简化计算方法,指出了其不足之处,然后推导了其更为精确的计算方法,对弯矩和偏心受拉的普通螺栓群连接设计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统计广州地铁多个深基坑设计文件,对地铁基坑设计计算中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包括采用弹性地基梁时的经典和弹性法、全量和增量法、水土分算和合算等计算方法,并对目前土体与围护结构共同作用的有限元法常用的本构模型进行了分析。结合基坑计算实例,分析计算结果,比较各种算法的优缺点,为地铁基坑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