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提高采煤机滑靴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抗磨损性能,采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对滑靴用18Cr2Ni4W合金钢表面进行渗铜铈处理,通过环-块摩擦磨损实验机在不同载荷和滑动速率下考察其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并与45#钢和18Cr2Ni4W合金钢的摩擦学性能和磨损机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表面渗铜铈的18Cr2Ni4W合金钢在不同载荷和滑动速率条件下表现出最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45#钢呈现出最高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这表明通过表面渗铜铈改善了18Cr2Ni4W合金钢的减摩抗磨性能;摩擦过程中,45#钢的磨损机制为犁沟和黏着磨损,18Cr2Ni4W合金钢的磨损机制为犁沟和轻微的黏着磨损,表面渗铜铈的18Cr2Ni4W合金钢表现出犁沟和轻微的剥落磨损特征。  相似文献   

2.
采用3种谐波减速器用刚轮材料——2Cr13不锈钢、40Cr中碳合金钢、45钢,通过对其显微组织、硬度、三维及二维形貌的显微磨损、摩擦因数的分析,探究不同材料耐磨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2Cr13、40Cr的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45钢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2Cr13、40Cr硬度相近且远大于45钢。2Cr13磨损形貌为黏着与剥落,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40Cr、45钢磨损形貌为犁沟与剥落、犁沟与黏着,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3种材料的摩擦因数相差可忽略不计。2Cr13、40Cr、45钢截面的磨损面积分别为5 008、1 645、6 535μm2。硬度相近下,40Cr表现出比2Cr13更优异的耐磨性能。45钢与摩擦副材料的硬度值相差最大,耐磨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3.
载流条件下的1Cr18Ni9Ti/浸金属碳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试验了载荷、速度、电流对1Cr18Ni9Ti/浸金属碳对磨时的摩擦因数、磨损量及磨损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载荷对1Cr18Ni9Ti/浸金属碳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和销试样的磨损率有显著影响:载荷越大,摩擦因数越大,磨损率越低;摩擦因数、磨损率与速度的关系受载荷的制约。当低载时,以电流影响为主。销试样的磨损表面出现了粘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电弧烧蚀。  相似文献   

4.
在MMW-1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ZrO2陶瓷球与1Cr18Ni9Ti不锈钢环在不同体积分数的H2O2介质中的摩擦磨损行为进行研究,并通过激光干涉表面形貌测量仪考察球试样与环试样的磨损表面形貌,对比分析摩擦因数、磨损量、摩擦副的磨损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体积分数的H2O2介质中,ZrO2/1Cr18Ni9Ti摩擦配副的摩擦学性能存在着明显差异;低浓度H2O2溶液在磨损过程中对不锈钢材料具有类似抛光打磨的过程,导致腐蚀磨损表面较为光滑;一定浓度的H2O2介质能有效地起到改善摩擦磨损特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摩擦磨损试验台上进行了40Cr摩擦环和TiO_2陶瓷喷涂摩擦环分别与45钢摩擦块和锌基合金摩擦块的环-块试样摩擦磨损试验。试验所用润滑油分别为32号抗磨液压油、32号导轨油以及阻尼油与油性剂T451和极压抗磨剂T306复配的润滑油。结果表明:TiO_2陶瓷涂层摩擦环匹配下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均小于40Cr摩擦环匹配下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锌基合金摩擦环的摩擦因数远小于45钢的摩擦因数,锌基合金摩擦环的磨损量大于45钢的磨损量;32号抗磨液压油润滑时的摩擦因数略小于32号导轨油的摩擦因数,但是磨损量较大。阻尼油与油性剂T451和极压抗磨剂T306复配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优选透平式能量回收一体机关键零部件耐磨材料,以TC4钛合金与共聚甲醛、均聚甲醛、PEEK及改性PEEK组成的配对摩擦副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立式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开展干摩擦、纯水及海水环境介质下配对材料的摩擦磨损试验,定量获得各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并对摩擦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干摩擦环境下共聚甲醛摩擦因数和磨损量最小,在纯水和海水环境下改性PEEK摩擦因数和磨损量最小;TC4钛合金与均聚甲醛、共聚甲醛、PEEK配副时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主要表现形式为涂抹和擦伤,TC4与改性PEEK配副时磨损较轻微,主要表现形式为轻微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7.
以1Cr18Ni9Ti为自配副摩擦材料,在MMUD-10B销-盘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不同温度(分别为21、100、200、300、400℃)对其摩擦学行为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磨痕、磨屑形貌进行表征,采用SEM配备的能谱仪(EDS)对磨屑进行微区元素分析。结果表明:1Cr18Ni9Ti自配副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均随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温度为200℃时摩擦因数和磨损率获得最大值;在温度为21~200℃之间,磨损机制以黏着磨损和颗粒磨损为主,而在温度为200~400℃之间,黏着磨损、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三机制共同作用于摩擦过程; 1Cr18Ni9Ti自配副在高温摩擦中发生了较为强烈的氧化反应,在摩擦配副表面形成了稳定存在的含Ni、Cr的耐磨氧化层,使得摩擦因数降低,磨损率减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获得了QAL9-4/40Cr和ZCuAl8Mn13Fe3/40Cr两种闸门底枢摩擦副在不同接触应力的脂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特性,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其达到许用磨损量的磨损失效进行了评价。低速重载条件下,两种摩擦副的实际接触应力在许用应力之下时,其磨损形式均以犁切为主,且磨损量随接触应力的增大而增大,摩擦因数随着接触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反之,其磨损形式均以黏着为主,且磨损速度、摩擦因数均会急剧增加。受同一接触应力作用时,QAL9-4/40Cr具有更好的耐磨性。理论模型对磨损失效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度达到95%。  相似文献   

9.
钠冷快堆换热器中的冷却剂与构件之间的流致振动会导致传热管发生微动磨损。以钠冷快堆换热器传热管候选材料2.25Cr1Mo钢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法向载荷(10、20、30 N)下的切向微动磨损行为和损伤演变规律;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EDS对磨痕的形貌及摩擦化学反应进行分析;通过白光干涉仪获得传热管的磨损量。结果表明: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2.25Cr1Mo钢的微动模式由完全滑移转变为部分滑移,摩擦因数、磨损体积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载荷为10~20 N时,2.25Cr1Mo钢的主要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分层剥落以及氧化磨损,当载荷为30 N时,主要磨损机制为黏着磨损、塑性变形和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10.
在SRV Ⅳ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不同热处理技术对18Cr2Ni4WA钢磨损行为的影响,并分析磨损机制.在试验条件下,渗碳激光复合处理试样的维氏硬度约为HV760,耐磨性最好,其次为渗碳、低温回火试样和淬火、低温回火试样;正火、高温回火试样的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淬火、低温回火试样的金相组织为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渗碳、低温回火试样和渗碳、激光表面淬火试样的显微组织均为针状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颗粒渗碳体,且渗碳激光复合处理试样的金相组织较为均匀、细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正多边形相似变换性质的分析 ,提出了新型打捆预成型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不仅可以打出钢管等的六角包 ,在改变了机构的整体尺寸后 ,也可用于其它行业六角包的成型 ;在对捆形圆柱度要求不高的包装场合 ,也可采用该机构进行圆捆的预成型。该机构也可以作为圆柱体或近似圆柱体的夹持机构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轴承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钢种混料问题,研制了轴承钢种鉴别仪,经过使用,效果良好,解决了混料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不锈钢SA-376与碳钢20钢的焊接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制定了有关的焊接工艺参数,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核电波动管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模具钢现状及发展(Ⅰ)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综述了中国模具钢的发展状况 ,分为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和塑料模具钢三类 ,可以认为中国已建立了较完整的模具钢钢种系列 ,其中一些钢的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对中国今后模具钢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微合金非调质钢的新发展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微合金非调质钢的新发展进行了评述,列举了各类非调质钢的典型应用,讨论了非调质高强度钢板的种类、应用及其在满足汽车工业三个法规(油耗、排放和安全)中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汽车轻量化用高强度钢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汽车轻量化是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世界各国汽车及钢铁企业纷纷研制开发汽车用新型高强度钢。主要介绍了高强度钢板的特点、分类以及在汽车上的应用,重点叙述了双相钢和相变诱发塑性钢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汽车板作为制造汽车用主要材料,应具备很好的刚性、成形性、耐蚀性、焊接性等特点。如今,消费者对汽车在安全、节能、耐用、外观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其中,为了减重节能而大量采用高强度钢板和高强度变截面板,以及为提高耐蚀性而大量采用镀锌钢板等已成为汽车板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与此相适应,用于生产汽车板的轧机生产线应具备更高的性能以适应生产高强钢的需要,而镀锌机组不但应具备生产高强度镀锌板的能力,而且应尽早实现电镀锌机组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18.
对GB 150.2—2011《压力容器第2部分:材料》的主要条款进行了解释,对标准中涉及到的相关材料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目的是为了设计、制造、检验人员理解和方便使用新标准。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the wear and friction of uncoated sintered steels,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microstructure and toughness when tested against austenitic steel were investigated. The metallographic investigation and the quantitative testing are interrelated in such a way that one can explain the other, and together they explain the wear behaviour of the sintered parts. The paper identifies the main wear mechanisms in this particular type of testing for the investigated materials. For the same materials, the paper also proves in quantitative term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material fracture toughness and its wear behaviour - a correlation demonstrated before for other materials by theoretical studies.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的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下,分析铁素体相在钢锭截面上的分布状况及铁素体相的数量和形态的变化规律,制定奥氏体型不锈钢热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